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建立暖胃舒乐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方法对处方中的主要药味黄芪、延胡索、鸡矢藤进行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TLC方法能很好地检测出黄芪、延胡索、鸡矢藤;芍药苷在0 .3~2 .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6 % ,RSD为1.2 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能对处方中的主要药味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复方黄明降脂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超临界萃取技术、结合主要指标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萃取以2h、压力30mPa、温度35℃、夹带剂20%为最佳条件。结论综合多个指标,考察了超临界萃取对有效成分的提取,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冠心静分散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主要药味赤芍、川芎、苏合香、冰片进行鉴别;用HPLC测定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薄层鉴别方法能很好检测出赤芍、川芎、苏合香、冰片;丹参酮ⅡA在0.084~0.5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7%,RSD为1.52%。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对处方中的主要药味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提高咳露口服液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完善咳露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在国家药品标准的基础上,新增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麻黄、薄荷脑、甘草、川贝母、枇杷叶、紫菀进行定性鉴别,改进黄芩TLC鉴别方法,同时新增HPLC法对吗啡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吗啡在0.0456~0.182 4μg(r=0.999 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1.2%(n=6)。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全面有效控制咳露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复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或晒干。本品性温,味辛,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闭经、痛经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等。目前,对红花的研究资料较多,但缺乏对其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为科学评价红花质量及合理利用红花资源,笔者对12个产地的红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聚类分析用于丹参药材质量评价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药典标准对丹参药材进行鉴定,以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对不同产地的10批丹参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将10批丹参分为2类,分析结果同产地、采收时间、储存条件等因素有关。结论:就药典所规定检测指标而言产地对其影响不显著,采收时间、储存条件等因素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肝爽颗粒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肝爽颗粒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肝损伤模型组、软肝颗粒组、肝爽颗粒大(4.8g/kg)、中(2.4g/kg)、小(1.2g/kg)剂量组,造模后,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给药,1次/d.正常对照组及肝损伤模型组大鼠灌等量蒸馏水,观察6周后,取血及肝组织标本,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肝爽颗粒大、中剂量组可明显改善四氯化碳(CCl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胶原蛋白、糖原、HA、Hyp含量.结论:肝爽颗粒在本实验中具有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HPLC法测定培坤丸中阿魏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培坤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培坤丸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阿魏酸在0.036-0.1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1.15%。结论HPLC法能够准确、快速测定培坤丸中阿魏酸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全蝎药材市场流通现状,为全蝎商品规格等级及其资源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市场调查,取样。结果:全蝎分布全国9个省份,传统产地山东全蝎数量减少,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宁夏、甘肃产量增多。结论:全蝎市场用量增长,野生资源消耗增大,应大力开展全蝎养殖技术研究,推行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以明确全蝎药材生产、流通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