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菅向东  隋宏  张玲  阚宝甜  张华  李兴福 《职业与健康》2006,22(24):2187-2188
2004年2月,山东省某城市家属楼发生煤气泄漏事件,正在家中午休的父女2人中毒昏迷,后被送至当地医院抢救,2人分别于中毒后24和26 d转入我院,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12岁,学生,因“煤气中毒昏迷25 d”于2004年2月25日10时收入院。2004年2月1日下午其母亲下班后发现她  相似文献   
2.
<正>百草枯中毒是当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中毒急危重症,具有病情重、进展迅速、多脏器损害及极高的病死率等特点,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毒与职业病科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在诊治大量百草枯中毒病例的基础上,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成立了百草枯中毒救治攻关课题组,积极开展百草枯中毒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出  相似文献   
3.
大鼠急性百草枯中毒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TGF-β1、PDGFI、GF-1在急性百草枯中毒动物模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染毒组,分82、4、72 h 3个观察时段,观察不同剂量组在染毒后不同时间大鼠静脉血细胞因子TGF-β1、PDGFI、GF-1的动态变化,同时作病理检查。结果染毒大鼠于染毒后出现的中毒表现,8、247、2 h各剂量组所监测细胞因子的水平增加,24与72 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72 h高剂量组各指标与同时间点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高、中、低3个剂量组与8 h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示染毒后8 h出现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中性白细胞浸润,24 h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及炎性粒细胞浸润更加明显,有大量渗出液;72 h出现广泛弥漫的间质纤维化的表现。结论在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机制中细胞因子TGF-β1、PDGFI、GF-1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实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百草枯大鼠中毒脏器损害的治疗保护机制。方法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百草枯250 mg/kg剂量染毒对照组、百草枯250 mg/kg剂量染毒 血必静注射液高剂量治疗组(1.72 g生药/kg)、百草枯250 mg/kg剂量染毒 血必静注射液低剂量治疗组(0.86 g生药/kg)3组。取原液加蒸馏水稀释至1 ml灌胃染毒。治疗组于染毒后1 h经鼠尾静脉给予相应剂量的血必静注射液缓慢注射,观察染毒组和治疗组动物表现。染毒8 h后处死动物,留取动静脉血及大鼠肺组织,行动脉血气分析、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尿素氮(BUN)、肌酐(C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测定,同时行常规病理观察。结果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组大鼠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pH值明显好于非治疗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肝肾损害减轻,表现为ALT升高幅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变化治疗组明显小于非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因子TNF-αI、L-6血必净治疗组与染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0I、L-1β、PDGF和IGF-1高剂量血必净治疗组均明显小于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GF低剂量治疗组也明显小于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示百草枯染毒8 h后肺泡毛细血管的扩张充血,内皮细胞肿胀,出现大量以中性白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充血,有蛋白水肿液的渗出。血必净治疗组上述改变明显较轻。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抑制部分炎性因子的活力。对百草枯中毒脏器损害有治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2月28日公布的调查数据表明,世界范围内约有27%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症。失眠,表现为人睡困难、易醒、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短期使人憔悴、加快衰老;严重者会产生一系列的病态反应,如疲乏、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心慌、出汗、情绪波动,甚至神经衰弱等。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褪黑激素分泌减少,易出现失眠;中青年人的睡眠障碍主要是由于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以及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这些人在平时还会表现出紧张焦虑,甚至偏执的倾向;而妇女经带胎产和更年期等特殊生理时期,也会由于种种身体不适而出现失眠。  相似文献   
6.
报道2例老年急性重度CO中毒并发脑梗死死亡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认为老年CO中毒存在脑血栓形成、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一旦并发脑梗死,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临床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脑CT或MRI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7.
姜广启  隋宏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98-1300
一般认为,灾害又称灾难,是指危险的、无法抗拒的、通常称为突然发生的创伤性事件。Myers等将灾害划分为自然灾害、技术灾难与恐怖主义活动。自然灾害包括火灾、洪水、泥石流、地震、海啸、飓风、龙卷风、干旱与暴风雪等,他们具有不可抗拒性。自然灾害特别是重大自然灾难,打击突然、受害面积广泛,通常给灾区带来许多公共卫生问题。如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8.
尘肺病是我国各类职业病中对劳动者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疾病.它可造成劳动者劳动能力过早丧失,且无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方法,给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国家造成严重负担.自1986年流行病学调查之后,某矿尘肺病的发病情况尚不明确.为了解其煤工尘肺发病及预防控制现状,并为探讨煤工尘肺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于2008年1月初对某矿业集团下属某煤矿自有尘肺病诊断史以来至2007年12月31日止确诊的591例尘肺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姜广启  刘晓川  隋宏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275-1277
目的分析天津市西青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西青区2006—2007年麻疹的的发病情况,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6与2007年发病率较高,分别为22.1431/10万,34.6634/10万;发病集中在4—6月份,占发病总数的74.64%;〈8月龄和≥15岁为高发年龄段,分别占总发病数的25.84%和47.19%;流动人口占发病总数的58.43%。结论控制医院内感染,在流动人口中开展高质量的MV强化免疫,是控制、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许珊珊  雷艳丽  陈晶    刘晨    隋宏    王文苹   《中国药学杂志》2015,50(4):344-347
 目的 探讨口腔贴膜不同表面粗糙度与黏膜黏附性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不同粗糙度的砂纸为母版制作聚二甲基硅氧烷反模板,并进一步采用流延法制备口腔贴膜。观察所得贴膜微观形态,并分别测定其体外黏附力、剪切力及黏附时间。结果 壳聚糖贴膜的黏膜黏附性能较优于白及胶贴膜。表面粗糙度不同的贴膜之间体外黏附性能差异显著,其中#400贴膜的性能最优。结论 表面粗糙度对口腔贴膜的体外黏膜黏附性能存在显著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