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88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300篇
耳鼻咽喉   68篇
儿科学   204篇
妇产科学   98篇
基础医学   662篇
口腔科学   129篇
临床医学   1648篇
内科学   882篇
皮肤病学   111篇
神经病学   237篇
特种医学   3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854篇
综合类   3672篇
预防医学   2051篇
眼科学   140篇
药学   1360篇
  23篇
中国医学   1446篇
肿瘤学   332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306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590篇
  2013年   589篇
  2012年   657篇
  2011年   742篇
  2010年   721篇
  2009年   754篇
  2008年   632篇
  2007年   624篇
  2006年   594篇
  2005年   524篇
  2004年   517篇
  2003年   497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495篇
  2000年   506篇
  1999年   353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308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260篇
  1993年   226篇
  1992年   202篇
  1991年   169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97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85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2篇
  1975年   9篇
  1965年   12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雷公藤红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周期、凋亡、迁移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将0,0.25,0.5,1,2,4μmol/L雷公藤红素处理Hela细胞12、24 h后,采用MTT试验考察细胞增殖情况;将0,0.25,0.5,1μmol/L雷公藤红素处理Hela细胞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迁移变化情况,采用RT-qPCR、Western blot检测Pin1及Cdk2、Cdk6、Cyclin D1、Akt、P65、Jnk表达情况。结果雷公藤红素在12、24 h抑制Hela细胞增殖、迁移,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雷公藤红素可显著降低G_1期细胞比例(P0.05),升高G_2期细胞比例(P0.05),降低S期细胞比率(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雷公藤红素可增加早期凋亡、晚期凋亡比例(P0.05)。雷公藤红素在mRNA、蛋白水平显著抑制Pin1及其下游Cdk2、Cdk6、Cyclin D1、Akt、P65、Jnk的表达(P0.05)。结论雷公藤红素可能通过下调Pin1发挥对Hela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对比不同矫治器对错[牙合]畸形患者面高度及前后牙咬合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于笔者医院接受矫治的83例错[牙合]畸形患者,根据患者矫治器类型分为直丝弓组和Begg组,分别为42例和41例。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咬合关系、硬组织、磨牙及面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矫治后,两组患者OJ-PPV、OB-PP、LMA-MPV、LMA-MPV均降低,Begg矫治组OJ-PPV水平显著高于直丝弓矫治组,OB-PP、LMA-MPV、LMA-MPV水平显著低于直丝弓矫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AFH、LAFH/TAFH、PFH/TAFH水平均升高,其中Begg矫治组患者LAFH水平显著低于直丝弓矫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MA-MP、LMC-MP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前后,两组患者SNA、SNA、ANB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矫治器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硬组织变化均无明显影响,其中Begg矫治对患者前后牙咬合关系改善作用更强,直丝弓对患者面高度的改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4.
项大伯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老伴周大妈善良体贴、能干,老两口恩爱相处,相依相伴从未红过脸。他们生有一儿一女,如今都已在同一座城市成家生子。虽然儿子女儿成家后先后独自生活,但他们对父母都非常孝顺关心,隔三差五,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不是相约到父母家团聚,就是把父母接到自己的小家住上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5.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感染的发生率、死亡率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临床上出现脓毒血症的表现,CT检查发现气泡征可以考虑感染,细针穿刺检查(FNA)有助于我们找到病原学依据。SAP继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包括合并糖尿病、器官功能衰竭、低钙血症、有创操作等,我们需针对具体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预防。继发感染的细菌仍以革兰阴性菌多见,耐药率高,目前均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应建立在确立的感染基础上。继发感染的外科治疗以创伤递升式治疗为理念,外科干预应相对延迟至发病后4周左右,首选引流,若引流效果不佳则升级为清创。  相似文献   
6.
陈慧  陈芳   《护理与康复》2021,20(12):96-97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TIVAP)又称完全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或全埋藏式药物输注装置,简称静脉输液港或输液港,可长期体内留置,全程埋藏在皮下,是国际上首选的静脉输液装置之一,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中[1].TIVAP一般由外科医生或麻醉医生植入,护士维护,但由于患者因素、药物因素及操作因素等易影响输液港使用效果[2 ].为提高护士在TIVAP维护中插针成功率,绍兴第二医院静脉维护门诊自行研制带耳柄环形固定扣,并应用于TIVAP患者插针定位中,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患者,男,60岁,因“头痛20余天、右眼视力下降5 d及睁眼困难3 d”于2019年3月20日就诊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门诊。患者多年前诊断为鼻窦炎,长期头痛伴鼻塞未行治疗。此次就诊前20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颞部头痛,疼痛持续无缓解,1周前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行鼻咽部肿物活检,病理结果示:镜下见小片鳞状上皮及少量炎性渗出物和凝血块。5 d前突然出现右眼视力下降,3 d前右眼出现睁眼困难,未予治疗。  相似文献   
9.
吴丰果  陈芳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4):1330-1331
2000年5月~2004年8月,我们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1263例,造成尿道裂伤18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尿道裂伤的预防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十二指肠溃疡经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等强效抑酸药物治疗,8周之内可有90%以上的溃疡获得治愈。但在此后不作维持治疗的情况下,于1年之后会有60%-90%出现复发,因而目前普遍推行长期的抗溃疡治疗。现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除菌治疗可解决这一问题。日本一组经双盲多中心协作研究(497例)的除菌治疗成功后1年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1.4%和6.8%。Miwa(2004)最近报告一组4940例大规模回顾性研究的复发率更低,胃溃疡为2.3%/年,十二指肠溃疡为1.6%/年,并指出胃溃疡复发例中以非甾体抗炎药(NSAID)服用者、吸烟者和饮酒者为多,提示较之十二指肠溃疡其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还有报道称对活动期(开放性)溃疡的治疗,采取联用Hp除菌的治疗方案可以提升溃疡治愈率,更有称单纯除菌治疗的胃溃疡治愈率与已往的抑酸药治疗效果无异,可见Hp除菌治疗的实用价值之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