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温胆汤为历史名方,现广泛应用于临床,收到满意疗效.据考证温胆汤出于南北朝名医姚僧垣之《集验方》,后为《备急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引用,主"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由"生姜四两、半夏二两洗、橘皮三两、竹茹三两、枳实二两炙、甘草一两炙"组成,指出其病机是"胆寒固也",寒者温之,故重用生姜、陈皮.宋代陈无择《三因方》进一步扩大了温胆汤的适应范围,言其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眩惑……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或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其组成为《千金要方》原方加茯苓、大枣,生姜由四两减为五片;指出其病机是"心惊胆怯,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痰涎"与"气郁"变生诸证都可以运用温胆汤,至此后世之同名方剂多是在《三因方》温胆汤基础上灵活加减变化,最终形成了温胆类方[1].  相似文献   
3.
刘弼臣教授用“角药”治疗肺系疾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刘弼臣常用于治疗肺系疾病的八组"角药"的主治、功效、临床运用以及运用角药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xercise assessment,Mini-CEX)在中医儿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优化具有中医儿科学特色的Mini-CEX量表,提高教师对其内涵的理解。方法 选择儿科临床实习本科生50名,随机分为Mini-CEX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总共实习4周。通过临床综合能力考核评价Mini-CEX应用效果;通过对Mini-CEX量表中各项内容的认可度、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临床教学中引入Mini-CEX的评价。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Mini-CEX组实习生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总成绩及各分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问卷发现,学生对改进后的Mini-CEX量表中项目的认可度较高,尤其是临床沟通技能、人文关怀这一类“软能力”,认为其适合中医儿科的实习学习及效果评价。结论 Mini-CEX具有提升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教学方法灵活、评价方式客观及注重医患沟通交流等技能培养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关节炎(RA)属于中医学"痹病"范畴,目前以整体辨证为基础、关节局部辨证为补充,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微观辨证强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检测分析患者生理、病理等多方面的各项指标、阐明不同"证"的客观物质基础,其目的在于建立证的微观标准,增强辨证的客观性与正确性。将中医微观辨证运用到RA辨证论治中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提高辨证的准确性、指导病情判断及疗效评价以及指导选方用药,弥补了整体、局部辨证的不足,拓宽了医师的辨证视野,是现代RA辨证论治体系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儿童流感疑似病例的疗效。方法:多中心、开放式研究。入选患儿93例,按各年龄组用量服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5 d,记录不同时点体温及其他各症状的情况及并发症、合并用药。结果:体温下降1℃所需时间平均为(27.80±23.09)h,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为(48.87±35.49)h,流感总症状缓解的平均时间为(101.42±36.01)h;中医证候疗效评价4 d痊愈率11.8%(11例),7 d痊愈率61.3%(57例);4 d总缓解率95.7%,7 d总缓解率97.9%;抗生素合用率21.5%,并发症发生率4.3%。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儿童流感疑似患儿可以较快地缓解流感症状,在合并使用抗生素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文献中报道的磷酸奥司他韦治疗临床诊断流感疑似病例的报告相当。  相似文献   
8.
刘弼臣教授行医几十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在继承"体禀少阳"学说的基础上,又将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融汇其中,用来揭示小儿生理和病理特点,并指导临床诊疗。现介绍刘弼臣教授应用“体禀少阳”学说临证案例4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9.
化学因素诱发的多发性抽动症动物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对化学因素诱发的4种多发性抽动症(TS)模型效度的比较,为TS动物模型的选择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不同化学造模剂建立4种TS模型-AMP模型、APO模型、IDPN模型、DOI模型,通过自主活动次数、爬杆时间、脑纹状体单胺类递质检测,分别从模型的表面效度、预测效度、结构效度方面比较评价4种TS动物模型.结果 AMP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自主活动次数增加(t=4.746,P=0.000),脑纹状体DOPAC含量升高[(0.99±0.18)ng/mg,P=0.029],NE含量下降[(0.11±0.033)ng/mg,P=0.012];APO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爬杆时间延长(t=3.353,P=0.004),脑纹状体DA、5-HT含量升高[分别为(10.19±1.23)ng/mg,(0.54±0.08)ng/mg,P=0.019,P=0.002],DOPAC、HVA含量降低[分别为(0.63±0.11)ng/mg,(0.45±0.04)ng/mg,均P<0.01];DOI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脑纹状体DA、DOPAC、HVA含量下降[分别为(13.66±1.55)ng/mg,(0.80±0.11)ng/mg,(1.04±0.14)ng/mg,P=0.029,P=0.001,P=0.004];IDPN300组与空白组比较,脑纹状体5-HT含量升高[(0.77±0.09)ng/mg,P=0.031].结论 AMP模型表面效度短暂,IDPN模型表面效度稳定、持久,AMP模型、APO模型、DOI模型具有预测效度,AMP模型、APO模型、DOI模型、IDPN模型具有成为结构效度模型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
整体与局部辨证是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论治中两种不同的视角,其中整体辨证是基础,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类型,不同病情阶段的机体状态,患者所处的自然环境、气候状况、社会环境及患者情绪状态等特殊内外环境;局部辨证是补充,主要是临床医生通过对关节病变特点临床意义的辨析进而获得确切的病情资料。梳理与分析两种辨证方法在类风湿关节炎辨证中的关系,认为局部辨证包含于整体辨证之内,二者密不可分,临证需在整体中预测局部,从局部中推断整体,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类风湿关节炎辨证的正确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