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小板活化功能定量检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 6 8例急性期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分子标记物CD4 1、CD6 2p和CD6 3的含量水平 ,与 4 2例正常老年人对照 ;并对脑梗死组病灶大小、梗死部位、病情分级等与血小板活化分子表达的变化进行分析 ,应用统计学进行处理。 结果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粘附分子CD4 1、CD6 2 p和CD6 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与梗死灶大小及病情分级密切相关 ,与梗死部位无关。 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外周血血小板活化功能明显增强 ,为早期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期甲基强的松龙的脉冲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需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 ,但皮质激素治疗失败可引起哮喘患者死亡 [2 ]。我们自 1998年 6月~ 2 0 0 2年 6月随机比较了甲基强的松龙两种剂量及氢化可的松治疗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对象 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 38例 ,均符合 1997年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分级标准[1] 。男 13例 ,女2 5例 ;年龄 (35± 12 )岁。伴端坐呼吸、发绀、呼吸频率>30次 /分、脉率 >12 0次 / min,两肺布满哮鸣音 ,经一般支气管扩张剂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而收入院。1.2 方法 重度支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抗肿瘤转移机理。方法: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荧光标记法,体外研究高转移性肺癌细胞(PG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性、黏附分子表达以及复方丹参抗肿瘤转移作用。结果:复方丹参可明显抑制PG细胞表面CD44,CD54的表达。复方丹参对PG细胞与激活和静息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性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黏附分子CD44,CD45的表达,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复方丹参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抑制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及黏附分子表达可能是复方丹参抗肿瘤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茶多酚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 ,观察膀胱癌细胞系 (T2 4及SCaBER)经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处理后对细胞生长以及PTEN、E 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茶多酚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 ,加入 0、5 0、10 0、2 0 0、4 0 0 μg·ml-1茶多酚的T2 4细胞和SCaBER细胞抑制率分别为 0 %、11 2 %、33 4 %、36 9%、6 7 5 %和 0 %、16 5 %、19 1%、30 3%、31 4 %。流式细胞仪直方图上可见亚二倍体峰 ,癌细胞出现凋亡 ,凋亡率分别为 6 8%、2 5 1%、2 8 6 %、36 6 %、4 1 1%和 2 1 4、2 7 2 %、2 8 5 %、36 8%、4 7 7% ;同时 ,随茶多酚作用浓度的增加 ,出现G1/S阻滞细胞逐渐增多 ,细胞分裂增殖指数 (PI)降低 ;而细胞PTEN蛋白表达水平由 (37 6 6± 0 4 9)、(38 2 8± 0 6 1)逐渐增加至(16 3 92± 3 36 )、(177 36± 10 79) ,E 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由 (37 5 2± 1 14 )、(38 5 9± 4 2 4 )逐渐增加至 (12 1 86± 1 5 0 ,15 3 5 8± 2 5 1) (P <0 0 1,P <0 0 1)。结论 :茶多酚对T2 4及SCaBER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TEN蛋白表达影响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PTEN、E 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具有逆转细胞恶性生  相似文献   
5.
复方藤梨根制剂上调PG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复方藤梨根制剂对高转移性人肺癌细胞(PG)的生长及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体外观察不同浓度复方藤梨根制剂对PG细胞的杀伤作用;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用药后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GJIC)的变化。结果:4个浓度的复方藤梨根制剂对PG细胞均有杀伤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一定浓度的复方藤梨根制剂能上调GJIC。结论:复方藤梨根制对PG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二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男,78岁,因左侧卧位气急5个月余,咯血4d于2001年8月入院,体检:体温36.1℃,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右胸呼吸运动,语颤减弱,右肺呼吸音减弱,心脏听诊无异常,肝脾未及。胸部X线立位片示右上肺,中肺野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内有空气支气管征,右心缘及右膈而显示不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KAI1/CD82和CD44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45例肺癌患者(肺癌组)手术切除的新鲜癌组织标本和癌旁3 cm组织(对照组1)、癌旁5 cm组织(对照组2)及30例肺部良性病变组织(对照组3)中KAI1/CD82和CD44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中KAI1/CD82表达水平低于其他3组(P<0.01),CD44表达水平高于其他3组(P<0.01);对照组1中KAI1/CD8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2和对照组3(P<0.05) , CD44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2和对照组3(P<0.05).KAI1/CD82和CD44 表达水平在对照组3和对照组2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KAI1/CD82和CD44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但在不同性别、年龄、肿块大小和病理类型的患者之间其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肿瘤原发灶中KAI1/CD82表达水平高于转移灶,而CD44表达水平低于转移灶(P<0.01).KAI1/CD82蛋白表达水平与肺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CD44蛋白表达水平与其呈正相关;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 KAI1/CD82和CD44表达在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9.
患者男性,21岁,未婚,军人.2013年3月29日入院. 主诉:发热,咳嗽,咳痰5d。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相关膜分子的表达 ,进一步探讨肺癌的免疫功能。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双色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对 5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相关膜分子CD3 PE和CD2 5 HLA DR CD69 FITC表达进行荧光免疫检测 ,并与正常对照组 (n =2 5)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5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3+ CD2 5+ 、CD3+ HLA DR+ 和CD3+ CD69+ 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手术后外周血CD3+ CD2 5+ 、CD3+ HLA DR+ 和CD3+ CD69+ 表达高于手术前 (P <0 .0 1或P <0 .0 5) ,化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肺癌伴淋巴结转移CD3+ CD2 5+ 、CD3+ HLA DR+ 和CD3+ CD69+ 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1 ) ;Ⅲ期、Ⅳ期和Ⅰ期、Ⅱ期之间CD2 5、HLA DR和CD69表达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CD3+ CD2 5+ 、CD3+ HLA DR+ 和CD3+ CD69+ 表达与肺癌组织学分级及年龄有明显相关性 (P <0 .0 5或P <0 .0 1 ) ;与鳞癌和腺癌及患者的性别没有相关性。结论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 CD2 5+ 、CD3+ HLA DR+ 和CD3+ CD69+ 的表达水平对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病情判断、预后评估及进行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