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修复方法修复个别后牙缺失单侧基牙倾斜的疗效。方法 选择 13例个别后牙缺失 ,一侧基牙倾斜约大于 30°的病例 ,用全冠固位扣锁式固定桥进行修复 ,观察 1~ 10年 ,平均 4 .5年。结果  13例中 11例使用良好 ,约占 84 .6 % ,修复体无松动、脱落或下沉等不良现象。 2例修复不满 5年 ,出现桥体扣锁松动 ,占 15 .4 %。结论 全冠固位扣锁式固定桥解决基牙倾斜的共同就位道问题 ,对倾斜基牙磨除少 ,固位力强 ,边缘封闭良好 ,可选择作永久性修复  相似文献   
2.
颞下颌关节封闭诱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广东普宁县中医院陈普生患者女43岁。哎硬物后右侧颖下颌关节开口和咀嚼时疼痛两天前来就诊。口腔检查:患考张口受限,开口度约2cm,开口型无偏斜,右侧颗关突后方明显压痛,上下牙咬合关系正常,残冠。按右额颌关节盘后区损伤...  相似文献   
3.
随着艾条悬起灸在临床上的逐渐推广,其基本作用机制得到初步的证明。如何提高灸法的临床疗效成为如今灸法研究的重中之重。不同于古代的直接灸和间接灸,艾条悬起灸是近代产物。临床上艾条悬起灸主要分成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3种方式。文章通过分析艾条悬起灸的源流,分别回顾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的起源和发展,阐述此3种方式内在的联系和早期的临床适应证特点,还原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以利于临床医家科学规范使用此3种方式。同时参考当下关于艾条悬起灸施灸特点的现代科学研究,主要从单次施灸时间、施灸间隔、施灸疗程等角度分析。客观解读艾条悬起灸的使用方式,以指导现代临床实践,提高艾条悬起灸的临床疗效,促进艾条悬起灸的学术推广,推动艾条悬起灸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陈普生 《华夏医学》2004,17(3):395-396
目的:观察截根术治疗上颌第一磨牙舌根骨上深牙周袋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45例上颌第一磨牙舌根牙周袋7mm骨上袋的患者,男28例,女17例,年龄25-55岁,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行截根术,对照组20例用牙周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经3年疗效观察,成功23例(92%),对照组成功6例(30%)。结论:截根术治疗上颌第一磨牙舌根骨上深牙周袋有利于彻底消除炎症,治疗和保存患牙。  相似文献   
5.
竖柄牙刷的使用情况调查广东省普宁市中医院(515300)陈普生刷牙是清除口腔内菌斑、牙垢及食物残渣的有效方法。但人们普遍习惯用横刷法,这样既不能彻底地清除牙缝里的污垢,又是造成牙颈部契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多年来牙防组织及口腔科临床医生对如何正确刷牙...  相似文献   
6.
雀啄灸作为艾条悬起灸的一种临床操作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学术界展开了诸多雀啄灸方面的研究工作,探索了雀啄灸临床作用机制,扩展了雀啄灸的临床适应证。但是对于雀啄灸的源流发展,略显关注不足。文章通过文献的梳理,雀啄灸可能是于上世纪50年代由朱琏提出,分析当时前后学术背景,认为雀啄灸的出现其可能和温灸器灸、太乙神针和雷火神针、雀啄术针法以及针灸补泻原理存在较为紧密联系。早年的雀啄灸被认定为艾灸的泻法,主要起兴奋的作用。早年的临床适应证主要是小儿疾病、晕厥、关节疼、腹痛、腹泻、胎位不正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临床适应证越来越广。结合雀啄灸本身的操作特点,开发类似的刺激仪器以代替临床人工操作,更有利于雀啄灸法在临床的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断根术是治疗多根牙某一牙根牙周组织严重破坏,从根分叉处切除患根,以达到消除深牙周袋和牙周炎症的一种方法。常规的断根方法需经翻瓣后切断取出患根。临床中需要施行断根术的患牙,多数患根牙周袋很深且为骨上袋型,围绕患根的牙周组织几乎全部破坏,有时牙周袋可直达根尖,甚至个别出现根尖外  相似文献   
8.
彭红  陈普生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295-1295,123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疱疹性口炎的疗效。方法把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药组33例,西药对照组31例。两组均口服阿昔洛韦和外用洗必泰溶液,中西药组加服中药。5、7、10d复查,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中西药组5d治愈率为24.2%,7d治愈率为60.6%,10d治愈率为15.2%;对照组5d治愈率为0,7d治愈率为51.6%,10d治愈率为48.4%。经统计学处理,两者疗效存在差异显著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疱疹性口炎疗程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123颗根管治疗失败的患牙进行再治疗,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和类型,讨论根管治疗失败后再重新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提高患牙的保存率。方法对123颗根管治疗失败的患牙进行根管的再治疗,术后半年和一年复查。结果追踪半年,回访牙数为97颗,再处理成功率为79.7%;一年回访牙数为87颗,再治疗成功率为57.7%。结论根管治疗失败的再治疗较困难,在临床上只要综合分析其失败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方法还是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抗衰老学是祖国传统医药文化背景下不断衍化渐进而成的一门独特学科,是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的艰辛实践中,用惊人的智慧与顽强的毅力创造出的珍贵遗产,作为明代最伟大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蕴藏着众多令世界科学界十分惊叹的抗衰老知识,在有关药物的附方中收录了抗衰老方剂285首,涉及衰老性病症211种,为后世研究衰老性疾病的治疗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李时珍在抗衰老方面的立论十分宏深邃密,垂范人类400多年,广泽后世今人,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当今,在“人体科学”成为21世纪最重大的科研领域之一和新的历史性“回归自然”的热潮中,李时珍的抗衰老学术思想精髓为人类寻求抗衰防老开辟了一条简便、实用、安全、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