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人感染禽流感还处于散发态势,还没有发现有人传人的证据,但我们要按人传人的方法、措施去防控它和干预它,以确保禽流感不在人群中流行,尤其是不能在幼儿园内流行。幼儿园人口密集、流动性大,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主要场所。要保证禽流感不在幼儿园流行,这就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在禽流感流行期间,全力以赴、极积主动、周密完善、措施得当地做好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3.
脊柱相关疾病病因学“六不通”理论是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根据多年临床诊疗实践总结而来的宝贵经验,邵敏教授跟师韦教授后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提出“六不通”理论同样适用于膝痹病诊疗的观点。在目前精准医疗的环境下,肌骨超声视角下基于“六不通”理论论治膝痹病的再认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借助肌骨超声对膝周软组织有较好的分辨力以及动态对比成像的优势,可以实现膝痹病的“六不通”病灶靶点的定位和定性,为针灸、针刀、推拿手法等多种治疗方法提供可视化的参考依据与辅助引导。  相似文献   
4.
文题释义:牛膝甾酮: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主要含有甾酮类、皂苷类及多糖类成分,具有调节糖代谢、抗炎、镇痛、降血糖、免疫调节等作用,牛膝甾酮是其活性成分之一,目前尚无文献报道其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成骨细胞:由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而来,直接参与骨形成,其增殖、分化缺陷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改善成骨细胞功能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 背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以及分化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关于牛膝甾酮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却没有报道。 目的:研究牛膝甾酮对SD乳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 方法:通过酶消化法获得SD乳鼠成骨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并鉴定;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牛膝甾酮(1,5,10 mg/L)对成骨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试剂盒评价成骨细胞的早期分化能力;采用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的形成数量,评估成骨细胞的矿化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成骨分化标志物的表达水平;采用MDC染色检测自噬小体数量。 结果与结论:①相对于不加药对照组,牛膝甾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P < 0.05),但却能够显著促进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矿化结节的形成(P < 0.05),同时上调成骨分化标志物CollagenⅠ、OPG、OPN、OCN的表达水平,此外牛膝甾酮还能够促进自噬小体的形成;②结果提示,牛膝甾酮能够通过上调成骨分化相关基因及刺激自噬体的形成而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 ORCID: 0000-0002-2837-6347(姜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法的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肿瘤防治一直都是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取决于肿瘤血管的形成,因此可以通过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生长,使肿瘤得不到营养来遏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并最终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一些中药或其有效成分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3例符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以四黄水密局部冷敷并口服扶他林治疗,对照组以秋水仙碱口服,进行为期一周的治疗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对照组总有效率87.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四黄水密冷敷联合扶他林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加味四物汤对荷骨肉瘤小鼠肿瘤VEGF及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味四物汤对对荷骨肉瘤小鼠肿瘤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KHOS成骨肉瘤原位移植模型,通过加味四物汤灌胃干预动物模型,采用RT-PCR方法定量检测移植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和Flt-1的表达.结果:加味四物汤高剂量组有明显抑制肿瘤组织VEGF、Flt-1、KDR表达的作用(P<0.05);中、低剂量组抑制肿瘤组织VEGF、Flt-1、KDR表达的作用不明显(P>0.05);中药高剂量组抑制肿瘤组织VEGF、Flt-1、KDR表达的作用优于中、低剂量组(P<0.05).结论:加味四物汤通过抑制VEGF、KDR、Flt-1的表达控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长而达到阻止恶性骨肿瘤体内生长、转移的目的,但与药物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半环形外固定支架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感染性骨不连病例26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半环形外固定行骨不连端加压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3~42月,平均21.3个月.26例感染性骨不连患者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3个月.25例患者骨端感染均得到一期控制,1例患者术后感染复发,骨折仍不愈合,再次手术后感染得到控制,6个月后骨折愈合.结论:半环形外固定支架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有效控制骨端感染治愈骨不连,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股肌下入路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及其优点。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的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标准全膝关节置换术,改良微创组行改良股肌下入路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病例的切口长度、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伤口引流量、主观无痛时间、住院时间、负重站立时间、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和术后下地行走时间以及膝关节活动度(ROM)达90°的时间、术后1周、2周、6周、6个月的膝关节HSS评分,评价两组手术的疗效。结果全部获得6~12个月随访,平均7.9个月。对照组和改良微创组的切口长度、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伤口引流量、主观无痛时间、住院时间、负重站立时间、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和术后下地行走时间以及膝ROM达90°的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改良微创组的切口长度、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主观无痛时间、住院时间、负重站立时间、主动直腿抬高时间、术后下地行走时间以及膝ROM达90°的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术后1周、2周和术后6周的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股肌下入路微创膝关节置换术不干扰伸膝装置,切口小、损伤小、出血量少,可减轻术后疼痛,术后康复快,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笔者采用Salter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5例17个髋关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