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索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模型大鼠脊髓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的磷酸化是否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调节作用,研究nNOS磷酸化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只暴露脊神经,不结扎;实验组:制作SNL模型,鞘内注射钙依赖性蛋白激酶Ⅱ(phosphorylated calcium/calmodulin dependent kinaseⅡ,p-CaMKⅡ)抑制剂KN93;阴性对照组:制作SNL模型,鞘内注射DMSO;模型组:制作SNL模型,不给药?于术前1 d?术后1~5 d以及鞘内给药后1~4 h测定机械痛阈值?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腰段脊髓组织p-CaMKⅡ?nNOS与p-nNOS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共沉淀以及免疫荧光实验检测nNOS与其接头蛋白CAPON是否具有相互作用?结果:SNL可导致大鼠机械疼痛阈值降低(P < 0.01),脊髓组织p-CaMKⅡ的表达增加(P < 0.05),p-nNOS的表达下降(P < 0.05),髓鞘内注射KN93可反转神经结扎所致的上述趋势;nNOS与其接头蛋白CAPON在大鼠体内存在相互作用,nNOS的磷酸化能降低其与CAPON的相互作用强度?结论:nNOS的磷酸化参与了SNL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维持,p-CaMKⅡ通过对nNOS的磷酸化,降低nNOS与其接头蛋白CAPON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强度,针对nNOS的磷酸化信号途径的治疗可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患儿女,第3胎第2产,胎龄34周.产前胎心监测示胎心率220次/min,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2.5 kg,阿氏评分1 min 8分,5 min 10分.生后呼吸80~90次/min,心室率190~220次/min,立即气管插管给予固尔苏气管内滴入,随后上nCPAP辅助通气,参数设定为:FiO2:45%;Flow:9 L/min;PEEP:4cmH2O.2 d后呼吸转平稳,给予撤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时高间接胆红素与高胆汁酸并存的相关因素及其转归.方法 对12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蓝光照射为主的综合治疗前后化验血清胆红素、胆汁酸、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对各种不同因素所致的间接胆红素与血胆汁酸程度进行比较,将间接胆红素与血胆汁酸、白蛋白、谷丙转氨酶水平做相关分析.结果 血清间接胆红素分别与血胆汁酸、白蛋白存在相关关系(P<0.05),与谷丙转氨酶无相关关系(P>0.05);溶血所致黄疸的血清间接胆红素[(285.8±63.3)μmol/L]、胆汁酸[(22.6±11.2)mmol/L]水平较围产及母乳两因素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愈102例(80.6%),好转21例(16.6%),平均住院时间(5.5±3.4)d,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无一例死亡.结论 新生儿黄疸中常见高间接胆红素与高胆汁酸并存,与肝脏暂时清除能力不足有关,转归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08例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为36.1%,其中足月儿为30.5%,早产儿为67.7%,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高于足月儿(P<0.05)。喂养不耐受发生时间多为生后4 d内,其症状表现以呕吐、腹胀、胃潴留及血便为多见。早产儿腹胀及胃潴留发生率高于足月儿(P<0.05);足月儿呕吐及血便发生率高于早产儿(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鼻内给予右美托咪定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在患儿CT检查中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CT检查需实施镇静的患儿60例(ASAⅠ~Ⅱ级,年龄2~7岁),将患儿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M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30例。于CT检查前M组患儿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2 mg/kg,D组患儿鼻内给予右美托咪定2μg/kg。比较两组患儿给药后起效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镇静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M组患儿比较,D组患儿苏醒时间短(P0.05),舌后坠、烦躁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儿给药后起效时间、检查时间、镇静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内给予右美托咪定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均可在患儿CT检查镇静中有效应用,鼻内给予右美托咪定患儿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闵宇懿  刘璇 《黑龙江医学》2022,46(6):698-699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浆硫化氢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50例HIE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出生的5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检测血浆硫化氢(H2S)水平,并对HIE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与血...  相似文献   
7.
8.
李伟生  杨辅直  苏格炘  闵宇懿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2968-2969,2971
目的探讨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8月某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止咳化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35/35),对照组为71.4%(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和FEV1/FVC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缓解、消失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7%(2/35),对照组为22.7%(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迅速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复发,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采用α-干扰素雾化治疗4例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2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儿,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每天雾化吸入2次,连续治疗5 d)。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4例患儿症状均明显好转,复查胸部CT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采样时间间隔>1 d),病情痊愈出院。结论早期及时采用α-干扰素雾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抚触联合穴位按压防治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出生后4 h内开始经口喂养并给予奈韦拉平抗病毒阻断治疗,必要时可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抚触联合穴位按压治疗;抚触时按照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及背部的顺序,依次进行全身抚触;穴位按压取穴:足三里、中脘及天枢,每个穴位按压的时间从1 min开始逐渐延长至2 min,每日2次,治疗疗程1周。分别观察两组新生儿腹胀、呕吐、胃潴留、血便及奶量增加困难的发生情况,以及每日奶量增加速度、完全经口喂养日龄和恢复出生体重日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完全经口喂养日龄及恢复出生体重日龄早于对照组,每日奶量增加速度快于对照组,腹胀、呕吐、胃潴留及奶量增加困难等喂养不耐受情况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联合穴位按压对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