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1和VEGFR2)在子宫肌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5年6月至9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住院接受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30例.超声测量患者子宫肌瘤数量及其径线值.术中取小块子宫肌瘤及正常肌层组织,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其中VEGF及其受体蛋白含量.结果 子宫肌瘤组织中VEGF及VEGFR1、VEGFR2蛋白表达水平(0.74±0.30、0.44±0.13、0.75±0.40)均显著高于正常肌层组织(0.15±0.07、0.36±0.14、0.31±0.21,P<0.01);无论是增生期或分泌期,它们在子宫肌瘤组织中均持续高表达(P<0.01),但各自月经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R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VEGFR1(P<0.01);VEGF和VEGFR2表达水平与子宫肌瘤数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VEGF及其受体与子宫肌瘤的发病密切相关;如能研制VEGF及其受体蛋白的拮抗剂,则可能导致子宫肌瘤萎缩或消亡,可能是子宫肌瘤药物治疗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宫颈环型电切术(LEEP)后病理诊断为标准,对照分析巴氏涂片、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阴道镜、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对400例患者宫颈病变的筛查结果。结果巴氏涂片灵敏度64.9%,特异度85.4%,假阴性率35.1%,假阳性率14.6%;TCT灵敏度77.8%,特异度80.7%,假阴性率22.2%,假阳性率19.3%;阴道镜灵敏度92.5%,特异度74.3%,假阴性率7.5%,假阳性率25.7%;阴道镜诊断不足19例(8.2%),诊断过度54例(23.2%);细胞学联合阴道镜灵敏度92.9%,特异度64.1%,假阴性率7.1%,假阳性率35.9%。巴氏涂片与TCT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和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P<0.05)。结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是较为理想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仍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尚无法代替LEEP。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对官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宫颈环型电切术(LEEP)后病理诊断为标准,对照分析巴氏涂片、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阴道镜、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对400例患者宫颈病变的筛查结果.结果 巴氏涂片灵敏度64.9%,特异度85.4%,假阴性率35.1%,假阳性率14.6%;TCT灵敏度77.8%,特异度80.7%,假阴性率22.2%,假阳性率19.3%;阴道镜灵敏度92.5%,特异度74.3%,假阴性率7.5%,假阳性率25.7%;阴道镜诊断不足19例(8.2%),诊断过度54例(23.2%);细胞学联合阴道镜灵敏度92.9%,特异度64.1%,假阴性率7.1%,假阳性率35.9%.巴氏涂片与TCT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和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P<0.05).结论 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是较为理想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阴道镜诊断官颈病变仍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尚无法代替LEEP.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7例。对照组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予丹莪妇康煎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生存质量、SAS、SDS评分,以及血清糖类抗原(CA12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10%和81.6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痛经程度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痛经程度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缓解痛经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生存质量、SDS及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组间治疗后比较,CA125、TNF-α及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抑郁焦虑,抑制机体炎症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5.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导致女性不孕与流产的诸多病因之一,故其在不孕症患者中占据一定的比例,因此子宫肌瘤是否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ⅣF-ET)技术的结局以及是否需预先加以手术切除值得探讨.目前国外的研究表明浆膜下型子宫肌瘤对结局无不良影响;黏膜下型子宫肌瘤有不良影响;多数认为,肌壁间型子宫肌瘤只要不累及子宫腔亦无明显不良影响,无需预先加以手术切除,但仍存在争议,如何提高此类患者的受孕成功率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孕期病情变化,评价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2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中除8例原甲状腺功能亢进未复发或加重,无明显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外,其余14例孕期均发生显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前8例患者无明显母婴异常。后14例中初发和加重各3例,复发8例;孕早期发病5例(35.71%),孕中晚期发病9例(64.29%);3例(21.43%0早产,6例(42.86%)发生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4例(28.57%)发生胎盘功能低下;而且这14例新生儿中发生窒息4例(28.57%),发生新生儿甲状腺功能调进、甲状腺功能减退、足月低体重儿各1例(7.14%)。结论 妊娠各期均可能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使其复发或加重,尤其多见于孕中、晚期;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并对胎儿及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妊娠合并状腺功能亢进孕期应及时治疗,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7.
311例经产妇剖宫产手术指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经产妇再次分娩时的剖宫产率及手术指征进行分析,总结临床经验。方法:1999年1月-2003年12月期间在仁济医院产科分娩且符合条件(下述)的经产妇311例,统计其刮宫产率及手术指征,并加以分析。结果:经产妇的剖宫产率为29.90%,其手术指征中首位是胎儿宫内窘迫,占13.50%;其次是巨大儿,占6.11%;相隔10年以上再次分娩的经产妇更易发生相对性头盆不称。结论:胎儿宫内窘迫是经产妇剖宫产术的首要原因,及时手术是避免围产儿预后不良的重要措施;因巨大儿手术者居其次,对分娩方式应个体化考虑;相隔10年以上再次分娩的经产妇剖宫产率较高,更易因相对性头盆不称而不得不手术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8.
卵巢上皮性癌(EOC)患者的病死率长期位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这与其极高的侵袭和转移力、耐药性以及复发率等一系列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研究发现EOC的上述特性又与上皮-间质转化(EMT)密切相关。EMT即上皮细胞失去原有上皮细胞的极性、形态、排列方式,重新获得间质细胞的细胞骨架、形态,同时细胞的移动表型发生很大变化。深入研究和探讨诱导EOC发生EMT的机制,有助于寻找EOC治疗的新途径,阻断或干扰EMT的发生可能成为EOC治疗的新靶向。文章就EOC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分析1996年1月—2009年12月79例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9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中76例获得活婴,3例失败,手术总成功率为96.20%。其中26例行选择性宫颈环扎术,成功25例,失败1例。44例行治疗性宫颈环扎术,无一例失败。9例行急诊宫颈环扎术,成功7例,失败2例,成功率为77.78%,明显低于非急诊宫颈环扎术的成功率(96.15%)。(2)与孕20周后相比,孕20周前行选择性环扎术者妊娠天数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明显增加(261.83±9.89d比243.64±26.04d;3106.67±423.14g比2550.36±792.68g)。(3)在治疗性宫颈环扎组和选择性环扎术组中,有3次以上流产史者宫颈环扎后分娩时妊娠天数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明显高于流产次数少于3次者(261.50±10.97d比237.10±27.05d;3025.00±524.81g比2458.50±818.63g)。结论: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疗效肯定;急诊宫颈环扎术是可行的,它可以明显改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预后;在孕20周前行选择性环扎术可以明显增长分娩孕周和增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无论是选择性还是治疗性宫颈环扎,流产3次以上的患者更能从手术中获益。  相似文献   
10.
1 诊断①残角子宫 (其宫腔与其单角子宫腔相通 )妊娠破裂 ;②失血性休克。2 诊断依据及分析2 1 患者停经 5 0余天时尿妊娠试验阳性 ,B超未发现宫内外妊娠迹象 ,提示“双子宫畸形” ,考虑可能系受精卵在残角子宫着床后 ,残角子宫内膜发生蜕膜变 ,胎儿尚未成形 ,致残角子宫增大并与单角子宫一样大 ,形似双子宫畸形。再根据患者平常月经规则 ,量中 ,无痛经 ,考虑可能系残角子宫内膜有功能且与正常宫腔相通使其经血流出所致。2 2 患者停经 3月余 ,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痛 ,系残角子宫壁发育不良 ,不能承受胎儿生长发育 ,而发生残角自然破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