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推拿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基于“筋出槽,骨错缝”的发病机理,阐述“筋骨平衡”对维持颈椎“筋柔骨正”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通过探讨颈椎筋骨系统的“骨张筋,筋束骨”作用受限和颈椎经筋软组织及骨骼生物力学异常改变的情况,综合分析推拿治疗颈椎病在“理筋”“微调骨”的调衡作用下恢复颈椎内源性稳定和外源性稳定、重塑筋骨平衡,以期为颈椎病的临床治疗和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该病症患病率高、迁延难愈,严重则可能致残,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对社会形成沉重负担。临床指南指出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保守疗法即可取得很好疗效。导引功法作为典型的中国传统运动疗法,植根于中医理论,历史悠久,具有安全有效、易于推广、简便实用的临床特色。近年来应用导引功法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已有较多报道,现从4种常用的导引功法阐述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概况,以期为相应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医推拿"筋骨理论"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对现今推拿学临床及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筋骨评估是在此理论指导下的具体应用,既是推拿医师病情判断、手法选择、疗效评定的基础,又是推拿治疗的特性及临床疾病复杂多变的应有之义.传统筋骨评估方法赖于医师四诊,古今应用经验积累丰富;现代诊疗设备的普及,拓宽了传统方法的广度及深度.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灸神阙穴和关元穴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推拿和艾灸方法治疗。治疗组取穴:神阙、关元、肾俞、大肠俞;对照组取穴:肾俞穴、大肠俞。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价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0.0%,治疗组有效率9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AS评分(2.96±0.29)分,JOA评分(23.9±1.2)分;治疗组VAS评分(1.99±0.15)分,JOA评分(29.2±1.1)分。两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神阙、关元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避免了患者艾灸时俯卧位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5.
焦虑症作为情志类疾病,符合脑不调神,肝失疏泄的病机特点。总体治疗思路当以调神为主,兼调脏腑。本文从焦虑症的病机特点,结合脏腑的生理病理特征,探讨“心”“脑”与焦虑症的相关性。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临床推拿治疗本病取穴规律,进一步探讨推拿治疗焦虑症的取穴思路,以期为临床推拿治疗焦虑症选穴的合理化、标准化提供参考。推拿治疗时从“心脑同治,腹背双调”角度出发,以脏腑、经络等理论为依据,治“脑”取百会、风池、太阳、印堂、四神聪,调“心”取心俞、神门、内关;再者治“腹”取中脘、气海、关元,调“背”取肝俞、脾俞、胃俞、胆俞。这种推拿取穴思路相辅相成,发挥协同作用,达到心脑同治,腹背双调的效果,有助于较好地缓解焦虑症的各种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滚针拔罐联合腰痛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符合标准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滚针拔罐组、中药组、联合组3组,每组40例。针刺组患者给予滚针拔罐治疗,中药组给予腰痛汤加减治疗,联合组给予滚针拔罐联合腰痛汤加减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有效率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后VAS结果明显低于滚针拔罐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直腿抬高试验评分明显优于滚针拔罐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临床有效率为90.0%,滚针拔罐组临床有效率为77.5%,中药组临床有效率为77.5%,联合组显著优于滚针拔罐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滚针拔罐联合腰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1例临床病案,依据其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上给予医用臭氧水治疗穴位注射及骶髂关节注射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医用臭氧水穴位及骶髂关节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达到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功能活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最终达到治疗目的。结论医用臭氧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并在前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延长临床观察时间,为以后大样本、长期临床观察打下基础,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慢性筋骨病损是骨伤科常见疾患,其病程常迁延不愈,易于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石氏伤科筋骨理论特别强调筋骨与气血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认为“筋出槽、骨错缝”是慢性筋骨病损的关键病机。本文对石氏伤科筋骨理论进行了概述,并基于该理论对慢性筋骨病损的病机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为慢性筋骨病损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1月8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患者采用浓度为20μg/m L的臭氧水穴位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2次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应用臭氧水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总有效率为93.8%,VAS评分为(3.06±0.11)。结论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腰痛是腰部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中医手法对于腰痛的镇痛研究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研究中医手法治疗腰痛的镇痛机制和探索科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基础,目前已有多种动物模型应用于腰痛的研究,主要有CCD、SNL、ELFS和佐剂注射等神经病理痛和慢性炎性痛模型。通过比较分析4种腰痛动物模型,归纳其造模方式特点与临床应用,以期为今后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