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老年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未发现异常。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在脑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有较大价值。探讨帕金森患者与健康老年人脑灰质体积变化,为帕金森病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信息。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本院临床诊断帕金森病患者48例,纳入标准:除运动迟缓外,至少符合下列表现之一:1肌强直;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磁共振T2弛豫时间图(T2 mapping)技术评估兔坐骨神经放射性损伤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取21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选取一侧后肢坐骨神经行单次立体定向照射,照射剂量35 Gy,照射中心位于神经层面距腓肠肌后缘3 cm,照射野直径1 cm,照射体积约0.79 cm3,对侧为对照侧。所有兔于照射前、照射后1 d、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评价肢体功能变化,并行T2多回波及T2WI/SPIR序列扫描。扫描完成后于上述各时间点随机处死2只兔,取照射段坐骨神经行电镜检查。结果照射后1 d,照射段神经T2值明显升高,神经肿胀、T2WI/SPIR信号稍增高;照射后1个月T2值较1 d降低,接近正常水平,T2WI/SPIR上信号未见升高;照射后2个月起T2值进行性升高,并至4个月达高峰,T2WI/SPIR上2个月起神经及周围肌间隙出现小片长T2信号影,3、4个月异常信号逐渐加重并出现条索状短T2信号影。结论 T2值能较好地反映周围神经放射性损伤的急性改变,但它对于评价放射性损伤时神经的细微改变可能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骨转移患者化疗后骨硬化改变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搜集32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SCLC并随访证实存在骨转移患者化疗前后的CT资料,32例患者均为首次接受铂类联合化疗,将肺癌患者分为化疗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化疗无效组(稳定+进展)。结合化疗前后的CT资料将化疗后SCLC骨转移患者分为骨硬化组和无骨硬化组,分析骨硬化改变与SCLC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32例SCLC患者经过两个化疗周期后,26例化疗有效(有效组),6例化疗无效(无效组);22例出现骨质硬化(硬化组),10例未出现骨质硬化(无硬化组)。22例骨硬化患者中21例(21/22)化疗有效,1例化疗无效;而10例无骨硬化患者中化疗无效和有效者各5例。两个化疗周期后骨转移瘤骨硬化组的化疗有效率(95.5% )明显高于无硬化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SCLC骨转移瘤患者化疗后的骨硬化改变有可能作为评估化疗疗效的一个影像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方及拆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的影响。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益气清热组、益气化瘀组、益气逐饮组及中药全方组,每组6只。益气清热组、益气化瘀组、益气逐饮组、中药全方组给予对应中药浸膏12.2 g/(kg·d)连续灌胃7天,其余组均以等量蒸馏水灌胃。尾静脉注射LPS建立ARDS大鼠模型,造模后16小时麻醉处死各组动物进行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法检测肺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Rap1b、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eukocyte function-associated antigen-1,LFA-1)、巨噬细胞表面抗原-1(macrophage surface antigen-1,MAC-1)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Rap1b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Rap1b、LFA-1及MAC-1蛋白表达均有所上调。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成像(IVIM-MRI)监测肾积水肾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 动态分析新西兰大白兔左侧输尿管不全梗阻肾积水模型成模后4、8、12、16周的左肾IVIM-MRI定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纯扩散系数(D)值、假性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变化特点,并将该参数与核素肾小球滤过率(GFR)值做相关分析.结果 成模后4、8、12、16周白兔左侧积水肾的皮髓质D值、D*值、f值、ADC值随着肾功能受损程度加重数值逐步下降,其中D值、f值及ADC值组间两两LSD对比:12周、16周与对照组、4周,8周与16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值组间两两LSD对比:8周、12周、16周与对照组、4周,12周、16周与8周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积水肾成模后不同时间点的D值、D*值、f值、ADC值与核素GFR呈中度正相关.结论 IVIM-MRI能有效动态监测肾积水肾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主支气管低度恶性肿瘤的CT及PET/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气管主支气管低度恶性肿瘤患者的CT、PET/CT表现及病理资料,其中粘液样表皮癌(MEC)11例,腺样囊性癌(ACC) 10例及类癌7例.24例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3例行CT平扫,6例同时行PET/CT检查,1例仅行PET/CT扫描.结果:11例MEC,CT表现为宽基底腔内结节9例,腔内外肿块2例.10例ACC呈管壁弥漫管壁增厚5例,腔内结节4例,腔内外肿块1例.7例类癌为腔内外肿块4例,腔内结节3例.MEC与类癌均明显强化.8例ACC,轻度强化6例,中度强化2例.7例SUV值范围约2.1~8.9.结论:原发性气管主支气管低度恶性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EC及类癌多为腔内或腔内外结节伴明显强化.ACC多为弥漫管壁浸润型伴轻度强化.SUV值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HRCT图像的纹理分析技术在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实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69例经本院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肺实性病变(良性28例,恶性41例)患者的CT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胸部HR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经后处理获得5组图像,包括骨和软组织重建算法平扫肺窗图像及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软组织重建算法纵隔窗图像。采用MaZda软件通过手动勾画ROI的方式提取病变的纹理特征参数,纹理特征选择方法包括Fisher系数、分类错误概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POE+ACC)、交互信息(MI)及上述3种方法联合法(FPM)。纹理特征分类统计方法包括原始数据分析(RDA)、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分类分析(LDA)和非线性分类分析(NDA)。各纹理特征参数的诊断结果以误判率形式表示。结果:5组HRCT图像中,对良恶性肺部病变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纹理特征参数主要来自软组织重建算法肺窗及静脉期纵隔窗图像。特征选择方法中,Fisher系数、POE+ACC和MI及FPM鉴别两类病变的误判率分别为10.14%~44.93%、10.14%~52.17%、10.14%~42.03%及7.25%~50.72%。特征统计方法中,NDA对两种病变的误判率(7.25%~17.39%)较RDA(21.74%~50.72%)、PCA(27.54%~52.17%)和LDA(8.70%~36.23%)均低。结论:基于HRCT图像的纹理分析方法能为孤立性肺实性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提高HRCT对肺部实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 )在鉴别周围型肺癌及感染性肉芽肿的价值及最佳b值。方法收集胸部CT发现肺部孤立性病变的患者38例,周围型肺癌30例,感染性肉芽肿8例,均经过临床病理资料证实。所有患者术前或治疗前均进行DWI,b值为0、600、800、1000 s/mm2,测量不同b值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 ADC)值并比较。结果当b值为600、800、1000 s/mm2,周围型肺癌的平均ADC值均明显小于感染性肉芽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周围型肺癌、感染性肉芽肿ADC值均随b值增加逐渐变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857,P<0.001)。 b值取600、800、1000 s/mm2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7、0.804、0.783;其中b值为600 s/mm2时诊断效能最高,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最佳阈值为1.35×10-3 mm2/s,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7%和75.0%。结论平均ADC值可作为鉴别周围型肺癌与感染性肉芽肿的有效补充手段,当b值为600 s/mm2时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正常实验兔肝脏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与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肝脏分别行IVIM-DWI及CT灌注扫描,分别生成IVIM-DWI的假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以及CT灌注成像的血流量(BF)和血容量(BV).对BF和D*,BV和f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正常实验兔肝脏的D*为(34.61士8.5)×10-3 m2/s,f为(30±8)%.BF为(27.76士4.59) mL· 100mL-1 ·m in-1,BV为(9.2±2.2) mL/100mL.BF和D*,BV和f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55和0.018,相伴概率分别为0.222和0.886,2组参数之间均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正常实验兔肝脏的CT灌注成像和IVIM-DWI参数中,BF和D*、BV和f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杜怀棠教授师承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先生,临证灵活运用秦伯未先生所言"补、疏、升、降"4法治疗外感、内伤之气病.杜教授认为,痹证发病除与外感风、寒、湿等邪气密切相关外,亦需重视外邪痹阻经络而伤及气血,尤其针对痹证日久者,更强调条达气机、温通气血的重要性.杜教授临床治疗1例久病寒痹者,先予柴胡桂枝汤、越鞠丸加减条达气机解阳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