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96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黄褐斑治疗。就近年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文献做一综述,提出穴位注射在治疗黄褐斑中的优势,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临床研究及探索其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朱氏调经促孕方加味联合克罗米芬(CC)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ER)的影响。方法:纳入15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给予CC促排卵治疗,B组患者给予CC促排卵结合朱氏调经促孕方加味口服治疗,C组患者给予CC促排卵结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CC至多服用1个疗程,停药后随访3个月经周期。比较3组患者的周期排卵率及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的发生率;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进行阴道超声监测,比较3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内膜类型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与阻力指数(RI);于黄体期中期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_2)水平;比较3组患者的妊娠率。结果:①B组患者的周期排卵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A组患者的LUFS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②HCG注射日,B组患者的子宫内膜较A组、C组患者明显增厚(P0.05);B组患者的A型内膜例数多于A组、C组(P0.05),C组患者的A型内膜例数多于A组(P0.05)。③HCG注射日,B组患者的子宫动脉PI、RI均低于A组、C组(P0.05),C组患者的子宫动脉RI亦低于A组(P0.05)。④黄体期中期,B组患者的血清E_2水平高于A组、C组(P0.05);A组和C组患者的血清E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B组患者的妊娠率高于A组、C组(P0.05),C组患者的妊娠率高于A组(P0.05)。结论:朱氏调经促孕方加味能有效提高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CC促排卵后的排卵率,降低LUFS的发生率,升高血清雌激素水平,改善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升陷乌梅汤对激素干预哮喘大鼠TGF-β1/Smad信号通路和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激素组、布地奈德组、升陷乌梅汤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卵蛋白致敏、雾化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并予各给药组大鼠腹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干预,在此基础上予升陷乌梅汤组大鼠灌胃、布地奈德组大鼠雾化吸入。观察各组大鼠肺功能及支气管病理改变,并采用Western blot及RT-qPCR法检测TGF-β1/Smad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哮喘组大鼠肺组织中胶原蛋白表达、WAi/Pbm、WAm/Pbm及WAe/Pbm升高(P<0.05),信号通路因子TGF-β1、Smad2、Smad3的蛋白和mRNA表达及p-Smad2、p-Smad3的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而肺功能中FEV0.1、FEV0.1/FVC、FEF50%及FEF75%均降低(P<0.05),肺组织中Ai/Pbm以及通路因子Smad6、Smad7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降低(P<0.05)。②与哮喘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减少肺组织中WAi/Pbm、WAm/Pbm和WAe/Pbm(P<0.05),降低TGF-β1、Smad2、Smad3的mRNA表达及TGF-β1、Smad2、p-Smad2、p-Smad3的蛋白表达(P<0.05),并升高FEV0.1、FEV0.1/FVC、FEF50%和FEF75%(P<0.05),增加Smad6、Smad7的mRNA表达(P<0.05);且升陷乌梅汤组较激素组可进一步减少WAi/Pbm、WAm/Pbm、WAe/Pbm,降低TGF-β1、Smad2、Smad3的蛋白和mRNA表达及p-Smad2、p-Smad3的蛋白表达(P<0.05),并升高FEV0.1、FEV0.1/FVC、FEF75%,增加Smad6的蛋白和mRNA表达以及Smad7的mRNA表达(P<0.05)。结论升陷乌梅汤可在激素干预基础上进一步阻止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抑制气道重塑发展,延缓肺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养血活血汤水煎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用复合维生素B和谷维素各1片口服,每日3次.两组同时外搽5%米诺地尔溶液,1日3次.疗程结束后对痊愈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治疗组治愈29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25%.两组相比,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的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斑秃临床疗效好,愈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热导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活血祛斑汤辨证加减配合美白中药热导膜治疗黄褐斑56例。结果:基本治愈29例,显效16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6%。结论:内外配合治疗黄褐斑活血祛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谢韶琼 《山西中医》2002,18(3):11-11
李月萍主任医师从事皮肤病临床研究 40余年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有幸师承于李月萍老师 ,亲见其用健脾益肾法治疗老年皮肤病 ,每获良效 ,现举例介绍如下。1 皮肤瘙痒症王某某 ,男 ,62岁 ,2 0 0 1年 1 0月 5日初诊。皮肤瘙痒 2年余 ,每逢秋冬加重 ,春夏缓解 ,无原发皮疹 ,伴腰酸乏力 ,纳谷欠馨 ,大便难。体检 :形体偏瘦 ,面色萎黄 ,全身皮肤干燥 ,有细小鳞屑 ,以四肢及背部为甚 ,可见多处抓痕 ,舌淡、苔薄白 ,脉细弱。治宜健脾益肾 ,养血润肤止痒。方用四物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药用 :当归 1 2 g,生熟地各 1 2 g,白蒺藜 1 0 g,川芎 1 0 g,…  相似文献   
7.
8.
自1997年以来,我师吴淞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5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52例均为门诊患者,符合扁平疣诊断标准。其中男13例,女39例;年龄最大36岁,最小9岁;病史最短5个月,最长11年;单纯面部发生22例,面及手背同病21例,面、颈、手背及胸背部泛发9例。12 临床表现 其特征为好发于面部和手背,皮损为表面光滑的扁平丘疹,如针头、米粒或黄豆大小,呈淡红、褐色或正常肤色,为圆形、椭圆或多角形,境界明显,数目很多,散在分布或簇聚成群,偶有痒感,因搔抓,…  相似文献   
9.
放线菌病是一种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多脓肿和多窦道,从窦道中排出的脓液中有坚硬的硫磺颗粒。放线菌主要侵犯头颈部(55%)、腹部(20%)、肺部(15%)、其它部位(10%)。本病多侵犯男性,男女比例为3:1中枢神经系统放线菌感染较罕见,且容易误诊、漏诊,造成不良后果,但如果能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预后较佳。国内外先后约有数十例中枢神经系统放线菌感染的报道,现就本病的一些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6岁,因全身丘疹、结节6年于2010年4月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4年前背部出现数个淡红色绿豆大丘疹、结市,质较硬,无明显自觉症状,以后皮损逐渐增多,肤色或淡褐色。2年前皮损出现轻度瘙痒,腰背部丘疹、结节增多,逐渐泛发至头皮、颈部、四肢等处,部分皮损融合,在多家医院诊治,外用糖皮质激素类、维A酸类药效果不明显。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未发现类似疾病,且无其他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