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细胞三烯(Leukotrienes,LT)C4、D_4和E_4是一组花生四烯酸5-脂氧酶途径的代谢产物,其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与过敏性慢反应物质(SRS-A)相似。因此,目前都认为SRS-A就是三者的混合物。LTC_4、LTD_4和LTE_4的化学结构已于八十年代早期被证明,其后进行了人工合成,大大推进了对它的研究工作。有关LT在炎症和过敏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已有许多综述,本文将重点讨论LT在呼吸、心血管和肾脏病生理方面的作用和有关LT受体性质、传导机理以及拮抗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包兆胜  李和权  邵传森  章辉  谢强敏 《中草药》2005,36(9):1356-1360
目的建立脾虚证哮喘小鼠模型,观察隐孔菌发酵物(CVFS)对脾虚证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及炎症的影响。方法以卵白蛋白(OVA)致敏 饮食不节 劳倦过度伤脾法建立脾虚证哮喘小鼠模型;测定小鼠的肺阻力(RL)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炎症细胞,观察肺组织和免疫器官脾脏的病理变化。结果脾虚证哮喘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B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目,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炎性病理变化以及脾脏指数与单纯哮喘小鼠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CVFS能明显改善单纯哮喘小鼠和脾虚证哮喘小鼠由乙酰甲胆碱(MCH)诱导的气道高反应性,减少B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目,以及改善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炎性病理变化,而对脾虚证哮喘小鼠作用更为明显。CVFS能明显增加脾虚证哮喘小鼠脾脏指数,而对单纯哮喘小鼠的脾脏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OVA致敏 饮食不节 劳倦过度伤脾法可建立脾虚证哮喘小鼠模型;CVFS可明显改善脾虚症状,抑制脾虚证哮喘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和炎症反应,提示CVFS可用于临床脾虚证哮喘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格瑞1号油及2号油对致敏豚鼠抗原攻击后引起肺阻力增高和动脉肺顺应性降低的影响,评估两的平喘作用。方法:采用卵白蛋白10mg和氢氧化铝凝胶200mg后腿部肌内注射致敏豚鼠,3-4周后予以抗原攻击(1%卵白蛋白)引起肺阻力(RL)和动态肺顺应性(Cdyn)变化来观察格瑞1号油和2号油药效。结果:格瑞1号油和2号油4g/kg、8g/kg均能明显抑制抗原攻击引起的RL增高,1号原油8g/kg和2号原油8g/kg能明显抑制抗原攻击引起的Cdyn降低。模型组(0.9%NaCl 4ml/kg于抗原攻击前1h,ig)在抗原攻击后RL非常明显的增高。Cdyn非常明显的降低,攻击后1-10min变化最为明显,10min后趋于逐渐恢复。1号油和2号油4g/kg、8g/kg组和沙丁胺醇4mg/kg组在抗原攻击后5、10、15min均显示出对RL增高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05)。在抗原攻击后3min及20min,只有1号油8g/kg组和沙丁胺醇4mg/kg组对Cdyn降低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05),而1号油4g/kg组、2号油4g/kg、2号油8g/kg组有抑制趋向,但无明显差异(P>0.05)。在抗原攻击后5min,1号油8g/kg组和沙丁胺醇4mg/kg组对Cdyn降低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05),而其他组无明显差异(P>0.05)。从上述结果可以观察到格瑞1号油和2号油在对致敏豚鼠抗原攻击后引起RL和Cdyn变化的高峰期内的作用比较明显,恢复的比较快。结论:格瑞1号油和2号油对致敏豚鼠抗原攻击后建立的哮喘模型呈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组胺侧脑室注射对抗原攻击致敏大鼠引起的支气管收缩反应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致敏大鼠侧脑室注射组胺后测定抗原激发前后的气道阻力和肺动态顺应性。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病理切片观察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组胺(0.1μg.只-1)侧脑室注射明显抑制抗原攻击致敏大鼠所致的气道阻力升高和肺动态顺应性的降低,也明显降低BALF内的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P<0.01,P<0.01),减少气道粘膜下和血管周围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论组胺侧脑室注射能抑制大鼠支气管收缩反应及气道炎症,提示中枢组胺水平升高可能对大鼠哮喘样反应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石莼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降血脂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药材石莼为石莼科Ulvaceae绿藻石莼 (UlvalactucaL )或孔石莼(UlvaPertusKjellm)的干燥叶体[1 ] 。始载于《本草拾遗》 ,曰 :“石莼生南海 ,附石而生 ,似紫菜 ,色青” ,主“味甘无毒 ,入水 ,利小便” ;《本草纲目》中记载谓 :“出闽、浙者 ,大叶似菜” ,故也名海青菜 ,有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利水降脂等功效。药理研究表明 ,石莼藻体或多糖具有降胆固醇、抗病毒、抗凝血等作用[2~ 3 ] 。本文拟对浙江舟山海域产石莼中多糖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 ,并就其降血脂活性进行检测。1 实验材料1 1 石莼药材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迟缓抗原-4(very late antigen-4,VLA-4)拮抗剂BIO-1211对大鼠支气管收缩和白细胞黏附反应的影响。方法:卵白蛋白致敏大鼠,抗原攻击诱发大鼠支气管收缩反应,采用整体肺功能测定法测定肺阻力(Rt,)和动态肺顺应性(Cdyn)。分离大鼠中性粒细胞,用纤维黏连蛋白(Fn)或血清诱导中性粒细胞产生黏附反应。用组胺和乙酰胆碱诱导豚鼠哮喘反应。结果:给大鼠气雾吸入BIO-1211(1、3、10mg/ml)呈剂量依赖抑制致敏大鼠抗原攻击引起RL的升高和Cdyn降低;BIO-1211(25、50、100、200μg/ml)明显抑制纤维黏连蛋白(Fn)和血清诱导的中性粒细胞黏附反应,其抑制率分别为23.5%、24.6%、61.4%、58.1%和29.99/6、35.9%、35.3%、15.49/6;但BIO-1211(10mg/ml)给豚鼠气雾吸入不能抑制乙酰胆碱和组胺诱导的药物性哮喘。结论:BIO-1211预防致敏大鼠抗原攻击引起的支气管收缩反应,可能与其抑制炎症细胞进入肺组织有关,而对炎症介质无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β2激动药班布特罗的支气管扩张作用。方法:通过测定致敏豚鼠抗原攻击前后的肺阻力(RL)和肺动态顺应性(Cdyn)变化,观察班布特罗对气道的扩张作用。结果:对照组的致敏豚鼠在抗原攻击后1min即达到反应高峰,RL比攻击前增高205.5%,在攻击后1~15min内(每3min测一次)比攻击前平均增高169.5±44.0%;Cdyn下降52.6%,平均下降50.0±4.2%。班布特罗2.0、5.0和10.0mg/kg组在攻击后1min时,RL值比攻击前分别增高80.6%、27.9%和15.0%,攻击后1~15min内(每3min测一次)比攻击前分别平均增高150.3±64.6%、47.7±18.9%和36.9±19.3%;Cdyn在攻击后1min时分别下降35.5%、16.3%和-1.3%,分别平均下降45.5±7.7%、18.6±4.6%和11.8±11.1%。经统计处理,班布特罗5.0和10.0mg/kg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5,P<0.01)。结论:班布特罗(灌胃给药)对豚鼠有较强的气道扩张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β2激动药班布特罗的支气管扩张作用。方法“通过测定致敏豚鼠抗原攻击前后的肺阻力(RL)和肺动动态顺应性变化,观察班布特罗地气道的扩张作用。结果:对照线的致敏豚鼠在抗原攻击后1mm即达到反应高峰,RL比攻击前增高205.5%,在攻击后1-15min内比攻击前平均增高169.5±44.0%;Cdyn下降52.6%,平均下降50.5±4.2%,班布特罗2.0、5.0和10.0mg/kg组在攻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