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河豚毒素分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豚毒素是非蛋白类海洋神经毒素,其强毒性及在医学、军事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中外学者所重视。本文对近年来河豚毒素检测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SELEX)是一种从大容量寡核苷酸文库中经反复分离扩增步骤得到针对靶分子的高亲和力高特异性核酸配基—适配体的体外筛选技术。SELEX技术自1990年发展至今,已涌现出多种筛选模式和分离方法。筛选特异结合蛋白质的SELEX技术发展直接影响和指导了适配体在蛋白质功能调控方面的应用。文章综述了多种SELEX技术在筛选蛋白质方面的发展近况,适配体在蛋白质功能研究中的应用,筛选过程中关键性因素的确定及适配体的前后期修饰。  相似文献   
3.
分子印记聚合物技术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印记聚合物(MIP)技术是一种具有预定选择性的新型技术,固相萃取技术(SPE)是样品分离的一种有力手段.两种技术的结合成为纯化、富集和分析样品中的待测物质的有力手段.本文讨论了MIP和SPE的原理、应用、发展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Caco-2细胞模型在药物体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Caco-2细胞模型是一种筛选药物离体口服特性的模型,已广泛用于评价药物在小肠的吸收特性和各种转运机制的研究.现综述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基本特点及其在药物的小肠吸收、代谢以及高通量筛选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苯甲酸利扎曲普坦和有关杂质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mol·L-1磷酸二氢钾-三乙胺(25:75:0.5,用磷酸调pH 5),流速为1.0mL·min-1,在220nm波长处检测.含量测定采用外标法,杂质检查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结果:本品与有关物质能较好分离,苯甲酸利扎曲普坦在0.04~0.4mg·mL-1范围内呈直线关系,最低检测限4ng·mL-1.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用于含量测定和杂质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择合适的环糊精作手性选择剂,建立那格列奈对映体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拆分方法。方法:使用Tris- H3PO4缓冲液研究了运行液pH、背景电解质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环糊精种类和浓度及有机添加剂对分离的影响,确定了拆分那格列奈的最佳实验条件:200 mmol·L-1Tris-H3PO4缓冲液,pH=7.8,含40 mmol·L-1 SDS,5 mmol·L-1 HP-β-CD, 10%(v/v)正丙醇,检测波长215 nm。结果:在所建立的最佳条件下,那格列奈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为1.68。结论:方法简单、快速,可作为那格列奈的手性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佐米曲普坦的含量及纯度.方法: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分别以甲醇:0.025mol/L磷酸二氢钾(16:84)和甲醇:0.025 mol/L磷酸二氢钾:三乙胺(25:75:0.5,pH=3.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在检测波长为220nm处检测.结果:本品在0.01mg/mL~0.15mg/mL浓度范围内呈直线关系,本品中杂质的最小检测限为0.01%.对4批样品进行检测均未检出杂质,而粗品检出明显杂质.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的检查.  相似文献   
8.
蛋白多肽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多肽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与传统药物不同,目标蛋白多肽给药量小,而各种内源性蛋白含量很高,这种干扰使准确测量目标分子非常困难。此类研究必须以建立灵敏、专一、准确的测定方法为前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研究蛋白多肽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各种分析方法,包括生物检定法、同位素标记示踪法、免疫分析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质谱、核磁共振、液相色谱-质谱(LC-MS)和毛细管电泳-质谱(CE-MS)联用技术等,其中LC-MS和CE-MS联用技术可望成为较有前途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子烙印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分子识别能力的机制及影响因素。方法以抗胆碱能药物盐酸新托品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在乙腈中合成MIP,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考察MIP对乙腈溶液中的模板分子和结构类似物盐酸苯环壬酯、盐酸戊乙奎醚及结构有一定差异的化合物樟柳碱和氯苯那敏的固相吸附行为。结果MIP的分子识别能力与其合成条件和实验条件密切相关。结论MIP对待测物的非特异性吸附主要由氢键作用引起;MIP的特异性识别过程中,识别位点与待测物的空间结构匹配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芥子气(HD)是一种糜烂性化学战剂,能造成皮肤、眼睛及呼吸系统的损伤。HD的中毒机制虽早有研究,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HD有两个亲电碳原子,是典型的双功能烃化剂,它的化学性质和代谢机制主要取决于它们的亲电反应,生理条件下,可与体内多种亲核性基团如氨基、巯基、羟基、羧基、磷酸基及咪唑基等反应,产生广泛复杂的生物学作用。从化学反应的结果来看,HD进入体内后通过烃化、水解、氧化、裂解等代谢步骤,形成硫二甘醇(TDG)、谷胱甘肽结合物、蛋白加合物、DNA加合物等多种生物标志物,而检测和研究这些标志物对于我们了解HD的损伤机制及HD的分布代谢过程是很有帮助的。TDG及硫二甘醇亚砜(TDGO)是HD的主要水解、氧化产物,也是HD在体内的重要代谢产物,研究快速、灵敏、简便的TDG分析检测方法成为HD医学防护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谷胱甘肽分子中的巯基具有较强的活性,能迅速与进入体内的HD等有毒物质络合,起到解毒的作用,研究发现,HD可与两分子谷胱甘肽结合生成SBSANE,而SBSANE经β裂解酶作用,同时硫原子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SBMTE, SBMSE, MSMTESE等无毒的代谢物,这些化合物在正常人体中不存在,因此它们是HD中毒后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文章就这些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做了介绍。HD与蛋白质及DNA反应形成共价加合物,相比于游离代谢产物,它们可在体内存在较长时间。HD与蛋白的加合物种类较多,而报道较多的是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加合物,血红蛋白中的谷氨酸、缬氨酸,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组氨酸残基均可被HD烷基化,其中血红蛋白N端缬氨酸加合物(HETE Val)可实现灵敏的检测,而且它也是HD染毒的长效生物标志物;白蛋白34位半胱氨酸作为亲核位点可与各种亲电试剂反应,链霉蛋白酶酶解烷基化的白蛋白成三肽(HETE-S-Cys-Pro-Phe),检测限可低至体外染毒1 nmol·L-1;另外,研究发现人表皮角蛋白也是HD结合显著的重要靶点。HD与DNA的主要反应位点是脱氧鸟苷的N7位,产物有N7-HETEG和HD双(鸟嘌呤-7)加合物,还可与其它位点反应产生N3-HETEA, O6-HETEG和O6-(2-HETE)-2′-脱氧鸟苷等加合物, 而N7-HETEG占DNA烃化总产物的60%~70%,是HD中毒的重要生物标志物,HD发挥细胞毒性被认为是从DNA的烃化作用开始的,因此分析HD-DNA加合物在研究HD中毒机制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放射标记HD染毒发现,HD进入动物体内后,毒剂迅速分布到组织各部,血液中HD原型浓度在染毒后半小时内迅速减少;而占毒剂染毒量的50%~80%在3 d内随尿液排出体外;大鼠皮肤染毒后,约25%存留于皮肤,至少70%进入血液循环并迅速分散到组织各部,其中5%~8%与血液反应;家兔HD皮肤染毒模型中,与珠蛋白N端缬氨酸反应的HD只占HD染毒总量的0.15‰左右,进入家兔血液系统且与血液反应的HD仅占家兔染毒总量的1%左右,动物种属间对HD的耐受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文章最后就国际反恐形势及处理和销毁化学武器的需要,对HD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