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血站员工的培训现状及需求,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方法:发给血站员工自行设计的电子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部分员工对目前培训现状持肯定和积极态度,对培训数量较满意,但经常主动学习并有计划持续进行的较少;影响培训效果因素主要是培训形式单调、培训时间安排不合适、员工参与培训的意识不强;岗位专业技能和个人自我管理技能相关知识的培训最受欢迎。结论:新形势下,血站需要建立一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员工培训课程体系,培训宜选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每次时长控制在1.5小时内,适当增加外聘专家和资深员工授课,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素养,促进采供血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镰刀菌对太子参品质的影响和太子参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在其煎煮过程中的迁移规律。方法:采用反式培养法,探讨镰刀菌侵染太子参后DON毒素积累变化及对太子参质量的影响,计算水煎煮后汤液DON毒素的迁移率。结果:受镰刀菌侵染后,太子参表面会形成1层白色菌丝和黑色沉积物,DON毒素在太子参中随时间推移显著增加;受镰刀菌侵染的太子参中总皂苷和多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5、2.0倍,而太子参环肽B含量显著降低。镰刀菌侵染太子参20 d后,DON毒素质量分数达到45.40μg·kg–1,DON毒素煎煮后转移率为12.50%~27.90%。结论:研究结果为制定中药材DON毒素限量标准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4.
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不断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无偿献血者加入到献血者的队伍中来,特别是一些多次献血的献血者已经成为血站比较固定的、安全的血源来源。本文就多次参加无偿献血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建立太子参药材中14种真菌毒素的同步分析方法,分析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为监测中药材质量和用药安全提供技术指导.以80%乙腈作为提取溶剂,振荡提取1h,经改良QuEChERS净化剂(0.1 g PSA +0.3 g C18+0.3 g无水MgSO4)净化;采用Waters HSST3色谱柱(2.1 mm× 100 mm,...  相似文献   
6.
褐腐病是天麻种植生产上的高发病害,但其病原菌尚不明确。该文从77份感染褐腐病天麻块茎中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致病性试验、形态和分子鉴定明确病原菌,比较了各病原菌的致病力及其对天麻营养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褐腐病害天麻块茎样本中共分离获得119株真菌,其中,土赤壳属真菌的分离频率最高,为42.01%。经致病性验证表明有6株真菌的致病特征与田间自然发病症状一致。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该6株真菌分属于粪壳菌纲丛赤壳科土赤壳属真菌Ilyonectria cyclaminicola和I.robusta;2类真菌均能产色素、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其中I.cyclaminicola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I.robusta。致病力比较结果显示,接种I.cyclaminicola所形成的病斑显著大于I.robusta接种组,提示I.cyclaminicola对乌天麻的致病力高于I.robusta。对峙培养结果显示,I.cyclaminicola和I.robusta均能够显著抑制蜜环菌的萌发及菌索的生长;蜜环菌亦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且I.cyclaminicola受抑制程度小于I.robusta。该研究首次揭示了I.cyclaminicola和I.robusta是天麻褐腐病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解答不合格献血者的咨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卫生部对血站此岗位的设立作了相关的规定。本人从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让献血者了解标准的问题血液筛查合格的标准与献血员的健康标准不一样,血站对血液的检测某项目不合格,并不代表献血员在某一方面有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爱华  袁青松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97-1698
现代临床输血已进入成分输血的时代.成分输血正逐渐被人们接受,其临床应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及医院输血水平的指标。现将本血站2001~2004年为临床供血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本院2000年7月-2000年12月收集到的143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46例ESBLs阳性菌进行研究,了解其ESBLs阳性率、质粒分型及其耐药性。方法 收集鉴定分离菌株,进行药敏实验和ESBLs的检测、PCR扩增。结果 共收集到81例大肠埃希菌,20例ESBLs阳性,62例肺炎克雷伯菌,26例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的TEM型占65.4%,肺炎克雷伯菌的TEM型占70.0%。大肠埃希菌的SHV型占34.3%,肺炎克雷伯菌的SHV型占30.0%。TEM和SHV混合型1例。结论 ESBLs菌的阳性率高、耐药性强、耐药谱广,本地区的ESBLs阳性菌以TEM型为主,占69.6%,SHV型82.6%。  相似文献   
10.
<正> 盐析法提制人血白蛋白的整个流程长、透析脱盐用水多,过滤用帆布亦多。易被热原污染、致使制品热原不易合格。但在生产过程中只要按“生物制剂操作规程”严格把握易被污染的环节,制品中的热原问题是可以控制的。我厂自1985年元月起到1987年12月止,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