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中药透析液对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透析液对血液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影响。方法: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中药透析液(益气固肾液+常规碳酸氢盐透析液),与应用常规透析液者进行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用3种透析膜:双醋酸纤维素膜、血仿膜、聚酰氨膜。测量透前、透析30min和透后的IL-1β、TNF-α、IL-6及CRP水平。结果:(1)透后IL-1β、TNF-α、IL-6及CRP均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应用中药透析液后,CRP升高程度明显降低(P〈0.05);IL-1β、IL-6、TNF-α升高程度也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2)用3种透析膜进行透析时,IL-1β、TNF-α、IL-6及CRP有所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中药透析液能降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CRP升高程度,提示中药透析液能显著改善血液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2)用不同透析膜进行透析时,IL-1β、TNF-α、IL-6及CRP有所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双醋酸纤维素膜、血仿膜、聚酰氨膜的生物相容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3.
腰痛是临床上极其常见的症状,在肾脏内科门诊就诊患者中占较大比例.但腰痛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病因复杂,有时多种因素纠缠,病情更复杂而导致诊断困难,因其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而成为诊治的难点.本文拟对在肾脏内科门诊就诊的360例腰痛患者诊治情况做临床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肾脏内科门诊以腰痛为主诉就诊且临床资料完善的患者360例,年龄16 ~ 77岁,平均(45.6±6.5)岁,其中男230例,女130例;360例病例中病程最短的为1.5 h,病程最长的是30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 )的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66例复发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和40例健康成人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和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MBL启动子和外显子1第54号密码子的基因多态性位点,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MBL浓度。结果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中高表达MBL的基因型血清MBL浓度均高于低表达MBL的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MBL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有前驱感染病史者,MBL的基因型低表达者多于高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测MBL的基因变异导致血清MBL浓度降低,诱发感染发生,引起肾病综合征患者经常复发。  相似文献   
5.
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例1.男,53岁,以"尿量减少伴双下肢水肿、腰背部疼痛半月余"入院。查体:T36.5℃,P 72次/min,R 20次/min,BP176/94mmHg。轻度贫血面容,精神困倦,眼睑轻度水肿,颈软,心肺查体无明显异常。腹部稍膨隆,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脾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通脉口服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干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死亡率的目的。方法:选取80例MHD患者,根据患者SGA评估营养状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控制血压、血糖等常规处理;通脉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口服通脉口服液1支,每日3次,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体重指数(BMI)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胆固醇(TC)等营养状况;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通脉组治疗后Hs-CRP、IL-6均低于治疗前(P〈0.05),BMI、TSF等,以及血红蛋白(Hb)、Alb、TRF、TC、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通脉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口服液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MIA综合征,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防治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IDH)的临床疗效及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将66例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采用西医常规防治措施;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次透析1.5 h后开始滴注参麦注射液100 m L。2组均治疗12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及治疗中最低血压情况,比较2组透析超滤量及治疗前后心率、血清白蛋白及尿素清除指数值(Kt/V)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82%,对照组总有效率54.5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中最低血压及治疗后血压均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2组治疗前后心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治疗组超滤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白蛋白及Kt/V值较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白蛋白及Kt/V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预防IDH的发生,升高血压,提高临床疗效,还可以增加血清白蛋白水平,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加超滤量,增加Kt/V值,提高透析充分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扁桃体摘除治疗IgA肾病的适应证、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7例经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患者分为手术组及对照组,手术组患者术后治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随访时间为1年,观察两组病例的蛋白尿水平、红细胞数量及血压、肾功能情况变化。结果:手术组3个月后尿红细胞数量、尿蛋白定量明显好于对照组,手术组血压、内生肌酐清除率及对照组血压无明显变化,但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则出现下降。结论:扁桃体摘除治疗合并慢性扁桃体炎的IgA肾病临床疗效肯定,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肾移植手术患者术后口服加减芪萸仲柏汤对肾功能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肾移植手术患者12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肾移植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免疫抑制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萸仲柏汤进行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3个月并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淋巴细胞总数(TLC)、CD_4~+T淋巴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CD_4~+/CD_8~+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内生肌酐清除率、TLC及CD_4~+/CD_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CD_4~+T淋巴细胞内AT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移植后口服芪萸仲柏汤可有效降低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及CD_4~+T淋巴细胞内ATP水平,内生肌酐清除率、TLC及CD_4~+/CD_8~+明显升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移植肾肾炎复发与新发患者的存活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移植肾穿刺病理活组织检查(活检)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活检结果分为复发组(28例)、新发组(33例)、无肾炎组(34例)。统计并分析3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情况并计算相应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5年生存情况。对复发组和新发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移植肾肾炎复发和新发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新发组及无肾炎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97%和100%,均显著高于复发组的86%(均为P0.05)。新发组及无肾炎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82%和91%,均显著高于复发组的61%(均为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移植肾肾炎复发患者的生存率与肾移植次数、冷缺血时间(≥12 h)、免疫抑制方案、术后血清肌酐(Scr)恢复时间(≥14 d)、术后1个月内情况(急性肾小管坏死、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及肾炎类型(IgA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相关(均为P0.05);移植肾肾炎新发患者的生存率与冷缺血时间(≥12 h)、免疫抑制方案、术后Scr恢复时间(≥14 d)及术后1个月内情况(急性肾小管坏死、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相关(均为P0.05)。结论移植肾肾炎复发患者的生存率低于新发患者与无肾炎者,冷缺血时间、免疫抑制方案、术后Scr恢复时间及术后1个月内情况是影响移植肾肾炎复发与新发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