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 观察清热凉血汤联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血虚风热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血虚风热型白癜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凉血汤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包括局部白斑、面色淡白、食欲不振、头晕眼花、心悸失眠、乏力)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评分变化情况,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42/4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33%(6/45),对照组分别为77.78%(35/45)、8.89%(4/4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但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局部白斑、面色淡白、食欲不振、头晕眼花、心悸失眠、乏力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局部白斑、面色淡白、食欲不振、头晕眼花、心悸失眠、乏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HAMD...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指血液中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皮肤黏膜出血,重者可引起内脏出血.发病机制与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自身抗血小板抗体产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患者:张××,男,11岁。于1980年12月20日下午3时,被电火花烧伤,经外院初步包扎处理后,于次日下午5时转入我院。烧伤总面积为81%,其中Ⅲ°烧伤达52%。入院时神志清楚,口渴、烦躁不安,未包扎的头面部、阴茎、阴囊均有明显水肿,四肢发凉,血压测不到,静脉萎陷,每小时尿量仅15ml,处于严重休克状态。治疗休克是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及公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每年医院都在注入新的人才及人才的培养。而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必由途径。从多年的临床带教中得到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药有效成分治疗心绞痛的研究进展与开发前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范丽芳  张兰桐 《临床荟萃》2006,21(13):975-976
近年来心绞痛的发病率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中医药研究者在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和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筛选了大量抗心绞痛的中药与中成药,发现了一系列中药的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开发抗心绞痛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就中药有效成分在治疗心绞痛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开发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护患关系就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等活动与患者建立起一种工作性的人际关系[1].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护患双方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护患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增加.如何正确处理护患关系,协调护患矛盾,是摆在护理管理者和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为调查影响护患关系的相关因素,探索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有效途径,特进行了本项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恙虫病患者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恙虫病51例(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G-CSF的浓度,并与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IL-6、TNF-...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与空腹血糖受损的相关性.方法:将600例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与空腹血糖受损(IFG)相关指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当血糖水平为5.6 mmol/L-6.0 mmol/L时,中医确认证候所占比例较血糖3.9 mmol/L-5.5mmol/L水平有所升高,并且其比例还略高于血糖为6.1 mmol/L-6.9 mmol/L的水平.如果IFG需要治疗,那么从纠正中医证候的微观指标来讲,当血糖为5.6 mmol/L-6.0mmol/L时应同6.1 mmol/L-6.9mmol/L一样进行中医药的干预,即本组中医证候学的研究结果支持将IFG的节点从6.1 mmol/L提前至5.6 mmol/L;②血糖水平为5.6 mmol/L-6.1 mmol/L,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中的痰浊阻遏证显著增加,且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为如何对IFG进行中医药干预提供了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600例血脂异常中医症状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具有中医病名诊断意义的特异性症状较少;②症状统计支持血脂异常的辨证从虚论治,特别是支持以补肾为先治疗原则的确定;③中医辨证所依据的症状很少由单纯的血脂异常所导致,而大多是由MS及其各组分等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所引起;④中医症状的分布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无相关性规律,与血脂异常的临床分型诊断也无相关规律性发现.总之,既总结出了一些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同时也对目前血脂异常研究中的一些所谓"共识"提出了疑义,期望能对血脂异常的症状学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 DNA与ELISA检测HBV M结果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FQ-PCR和ELISA方法分别对240例乙肝患者进行HBV DNA定量测定和HBV M检测.结果:240例HBsAg阳性血清中HBV DNA阳性率为74.58%.HbsAg、HbeAg、HBcAb和HbsAg、HbeAg阳性组的HBVDNA含量及HBV 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sAg、HbeAb、HBcAb和HbsAg、HBcAb组(P<0.05,P<0.01).122例HBeAg阳性的血清中97.54%的HBV DNA阳性;118例HBBeAg阴性的血清中有50.85%HBV DNA阳性.结论:实时FQ-PCR检测HBV DNA准确灵敏,是HBV感染及复制的直接证据.HBV M和HBV DNA的检测各有其独特的临床检测意义,在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