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白癜风(Vitiligo)又称白斑病(Ieukoderma),是常见的局限性色素减退性皮肤病。由于病因复杂,难以治疗,故本病一直是皮肤疾患中的难症之一。为了搞清发病机制,寻求有效的治疗途径,很久以来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遗传、神经及外伤等等因素有关。近代随着边缘学科的崛起及其不断向各个领域渗透,许多研究者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对白癜风的病理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迄今已取得了进展。本文试就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粗略地探讨一下白癜风的发病机理。目前一般认为,白癜风是由于皮肤中黑色素缺乏所致。黑色素是在体内酪氨酸酶等催化下,由酪氨酸经一系列生化过程合成的。因此,黑色素在体内的合成与白癜风患者局部皮肤色素缺乏之间的关系就成了许多研究者感兴  相似文献   
2.
基于不同地理种源头花蓼中没食子酸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建立HPLC测定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方法,测定评价48个不同地理种源样品。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XB-18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4∶96),流速0.8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20 nm,分别测定头花蓼48个不同地理种源229株样本,SPSS17.0分析结果。结果:没食子酸线性范围进样量在10.24~102.40 ng,r=0.999 9,平均回收率97.32%,RSD 0.52%。所测定样本单株没食子酸含量0.594 6%~0.147 5%,居群间含量0.131 3%~0.330 6%。结论:该方法可准确测定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在头花蓼不同地理种源中,野生居群间和居群内的没食子酸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指纹图谱的指纹峰面积为参数,探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评价方法.方法:以黔产川续断为例,对其HPLC指纹图谱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相关软件计算指纹峰面积多样性、指纹峰之间相关性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并进行不同种质之间的聚类分析.结果:各指纹图谱峰的峰面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大多数指纹峰面积之间呈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反应了川续断的品质特征;聚类分析显示欧式遗传距离与种质资源的空间距离无关.结论:以指纹图谱为指标对药用植物进行多样性评价,可以揭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规律和结构,同时还能反映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内在质量,与其他研究药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的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民族药大果木姜子果实挥发油成分的变异及其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大果木姜子果实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分析其挥发油的化学类型,为其药材品质评价、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GC-MS联用分析技术测定大果木姜子果实挥发油成分。结果:在27个居群的47份单株样品中,挥发油存在着成分变化及相对含量差异,依据这些成分的化学结构差异及各成分的有无与含量的高低,大果木姜子挥发油成分可分为4个化学型,即桉叶素型、桉叶素-环己烷型、桉叶素-香桧烯型和桉叶素-α-松油醇型。其中贵州罗甸、云南富宁的样本以桉叶油素型为主要成分,贵州贞丰、望谟地区的样本为桉叶素-环己烯型,贵州册亨、荔波地区的样本中同时存在桉叶素-α-松油醇型、桉叶素-香桧烯型。结论:结合地理分布格局,大果木姜子的挥发油成分与物种本身特性和所处不同海拔环境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6.
艾强  周涛  江维克  袁媛  肖承鸿  熊厚溪  贺勇 《中草药》2013,44(15):2155-2159
目的 开展川续断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为合理利用川续断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SRAP分子标记方法对川黔境内川续断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 10对引物共检测到124个位点,其中102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82.26%.川续断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80 0,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D为0.435 3;居群水平上川续断的PPL为53.92%,H为0.121 2~0.244 0、I为0.179 6~0.361 1,其中5个高海拔、小生境特征的居群遗传多样性指标较高.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93 0,基因流(Nm)为1.206 4.基于遗传相似度,14个居群可聚为3类.结论 川续断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丰富,遗传变异主要存在居群内,地理位置(海拔)和气候是川续断居群遗传多样性较高的影响因素,而地理隔离(小生境)是造成居群内遗传变异高于居群间的另一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3年医院住院抗菌药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医院360份住院抗菌药病历,根据相关规定对住院抗菌药病历的点评结果及用药合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抽查的360份抗菌药病历中,用药不合理情况共有17份,占4.72%。结论医院住院抗菌药用药不合理用药现象较少,得益于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淫羊藿苷和总黄酮类成分在药用植物粗毛淫羊藿不同部位的代谢分布趋势及其与不同生境的相关性,为其栽培管理与药材采收提供实践指导。方法:对4种生境24个样方中的成年植株采样,分为叶、茎、根、根茎4个部位,用HPLC,UV分别测定各样品的淫羊藿苷、总黄酮含量,SPSS 17.0作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淫羊藿苷在叶、根的含量远高于在茎(地上茎、地下茎)中的含量,黄酮类成分在叶含量高于其他器官,其他器官含量则无差别;不同生境对淫羊藿苷在植株不同部位的积累有一定影响,而黄酮类在不同生境下植株不同部位中的含量差异不明显。结论:淫羊藿苷在植株中的含量分布具有较明显的部位、生境选择性;黄酮类在植株各部位中的代谢与积累则表现较均匀,且受环境影响不大。从淫羊藿苷、黄酮类成分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和积累比例、不同生境下的生长策略综合考虑,采挖粗毛淫羊藿地上部分,既可保证药材的质量合格,也利于资源的合理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太子参种子休眠机制与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太子参种子的休眠机制、解除休眠和发芽最佳条件,为提高太子参种子的繁殖效率和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太子参种子于-2~3℃下砂藏层积处理65 d,层积前期每隔10 d、中期每隔5 d测定种子胚长和萌发的动态变化;考察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层积中太子参种胚的形态无变化;层积处理35d前种子不萌发,35 d以后发芽率和发芽势随层积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种子在10℃下的发芽率、发芽势、株高和鲜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发芽温度;种子在砂上的发芽率、发芽势、株高、鲜重和干重均高于其他发芽床,且种子霉烂率和不正常苗比例均小于其他发芽床。结论:太子参种子的休眠主要是生理性休眠;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为10℃砂上培养;生产实践中以-2~3℃砂藏层积45~50 d打破休眠为宜。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一类新型独特的抗炎药物-铜络合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迄今这个研究的趋势仍在不断加强中。如日本于1980年将铜络合物的药物应用研究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并拨出了巨额的研究费用。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尚没有广泛开展。铜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和作用,长期来被人们忽视了。尽管1916年BucholZ报导动植物组织中有铜的存在,但到1928年人们仍假定铜在生物体内的存在是偶然的。直到1931年Hart报导用缺铜的食物对老鼠进行短时间的喂养后,发现老鼠发生了贫血,这才使人们足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