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晚期猴艾滋病(AIDS)模型的疗效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只恒河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只,经静脉注射SIVmac239病毒株感染建立猴艾滋病模型,当猴AIDS模型进入艾滋病晚期时,对照组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静脉推注参附注射液,20ml/次,每日1次,20天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停药3天,连续治疗至猴死亡.观察两组存活时间、体重变化、精神状况、临床症状评分、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病毒载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死亡率、CD4+%、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f治疗组病毒载量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治疗中摄食情况、精神活动情况、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晚期猴AIDS模型在延长生存时间、减轻临床症状、延缓病情恶化速度、改善部分血液学指标方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SIVmac239中国恒河猴艾滋病模型亚急性期内T淋巴细胞亚群、病毒载量指标变化情况,探讨中国恒河猴艾滋病模型亚急性期病毒学相关指标变化特征.方法:采用SlVmac239病毒株静脉接种健康中国恒河猴复制中国恒河猴艾滋病动物模型,观察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感染后动物模型亚急性期内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病毒载量变化情况.同时记录动物模型临床症状情况.结果:健康恒河猴接种病毒株后3个月体重及BMI指数比较稳定,各时间点差异不显著,在感染第10 ~14天病毒载量达到高峰(6.72±0.44)个1g,此后整体表现为水平波动下降趋势.T淋巴细胞亚群在感染后出现显著改变,CD3,CD4,CD8计数和百分比有不同程度的变化;CD4/CD8比值感染后2周内明显下降,一般在病毒载量高峰时表现为最低比值为(0.86±0.29),随后比值缓慢波动上升.感染3个月内共有3只感染猴临床症状明显,其中1只出现腹泻、2只出现摄食下降等临床症状.结论:中国恒河猴艾滋病动物模型与国外印度恒河猴艾滋病动物模型亚急性期相似,研究内容为中国恒河猴应用于艾滋病模型研究的标准化建立补充了更详尽的亚急性期变化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复制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39中国恒河猴艾滋病模型,观察该动物模型急性期的变化特征,为中国恒河猴动物模型应用于艾滋病研究的标准化建立补充急性期变化内容。【方法】对15只健康中国恒河猴进行静脉接种SIVmac239病毒株复制中国恒河猴艾滋病动物模型,观察感染后10周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毒载量、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症状。【结果】健康恒河猴接种病毒株后10周内体质量及BMI指数比较稳定,各时间点比较无显著差异,其变化特征与艾滋病消耗综合症时期不同。感染第3天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显示:在感染第10~14天病毒载量达到高峰,此后整体表现为水平波动下降趋势。T淋巴细胞亚群在感染后出现显著改变,其中CD3%、CD3计数整体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CD4%与CD4计数变化并不一致,感染后CD4%出现下降趋势,但CD4计数却出现增加趋势;CD8%、CD8计数均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CD4/CD8比值于感染后2周内明显下降,一般在病毒载量高峰时表现为最低比值,随后比值缓慢波动上升。感染10周内共有3只感染猴临床症状明显,其中1只出现腹泻、2只出现摄食下降等临床症状。【结论】中国恒河猴艾滋病动物模型与国外印度恒河猴艾滋病动物模型急性期相似,可用作急性期艾滋病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