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人24 h动态血压的控制状况.方法:以2010年1月-2011年3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住院的、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106例高血压病人为观察对象,分为糖尿病组(n=34)和非糖尿病组(n=72),对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的24 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糖尿病组分别为(143±21.2)、(144±20.2)、(142±25.4) mmHg,非糖尿病组分别为(133±21.8)、(134±21.7)、(131±23.3) mmHg,糖尿病组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各项降压指标达标率均低于非糖尿病组;两组的收缩压和夜间血压下降比例达标率均低于本组的舒张压下降达标率.两组间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需加强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人各时段收缩压和夜间血压的控制,重视动态血压监测对降压治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胃炎证候类型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共纳入69例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分析证候类型与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贫血史、甲状腺疾病史、糖尿病史、类风湿性疾病史、肿瘤史、Hp感染史)、内镜特征(胃窦萎缩、胃窦轮廓征、胃体黏膜岛、胃体白浊黏液、胃底白色隆起、增生性息肉、胆汁反流)、活检病理特征(胃体嗜铬样细胞增生、神经内分泌微巢、胃体小凹上皮增生、胃体黏膜肠上皮化生、胃体假幽门腺化生、胃体胰腺腺泡、胃体黏膜表层淋巴细胞浸润、胃体黏膜深层淋巴细胞浸润、胃体黏膜中性粒细胞浸润、胃体黏膜嗜酸粒细胞浸润、胃体黏膜胃底腺内淋巴细胞浸润、胃体黏膜成囊泡状腺管、胃窦黏化生膜小凹上皮增生、胃窦萎缩、胃窦纤维间质增生)的关联性。结果:脾胃虚弱证胃窦萎缩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胃体嗜酸粒细胞浸润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脾胃湿热证Hp感染史、胃镜下增生性息肉、胃体中性粒细胞浸润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肝胃不和证胃镜下胃体白浊黏液、胃底腺内淋巴细胞浸润比例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阴虚血瘀证糖尿病史比例显...  相似文献   
3.
1住院病史饶某某,女,50岁。入院日期:2019年7月9日。因"反复腹泻3月余,加重伴乏力1月余"拟诊慢性结肠炎收入住院。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间断性腹泻,偶有轻度腹痛,受凉及进食蔬菜后易发,无明显里急后重感,每日3~4次,无恶心呕吐,无泛酸烧心,未就诊。至5月底自觉腹泻次数增多,每日约5次。  相似文献   
4.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为77.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ND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且治疗后两组NDS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化痰助运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接受化痰助运方治疗的30例NAFLD患者与服用阿托伐他汀的FD患者28例进行比较,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及对肝功能、血脂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组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8.57%(P<0.05)。化痰助运方在改善肝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改善血脂方面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化痰助运方治疗NAFLD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季节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胃镜室诊断为原发性BRG的患者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并发症及季节特征。结果 在5 098例接受胃镜检查患者中共检出830例BRG患者,检出率为16.28%,30岁以下者BRG检出率最高,夏季BRG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平均检出率(P<0.01),冬季BRG检出率显著低于其他季节平均检出率(P<0.05),其并发症以反流性食管炎多见。结论 原发性BRG在青年患者中检出率最高,在夏季检出率最高,在冬季检出率最低,其发病与湿热之气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证型分布进行探索。方法:对20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进行问卷式调查,建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一般情况和症状数据库,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对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证候进行研究,归纳总结中医证型。结果:经统计分析将本研究调查的20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分为4种证型,包括:以脾虚湿热为主要表现者73人,占36.5%;以胃阴亏虚为主要表现者33人,占16.5%;以脾虚气滞为主要表现者52人,占26%;以肝胃不和为主要表现者42人,占21%。结论:糖尿病胃轻瘫常见的中医证型为脾虚湿热、胃阴亏虚、脾虚气滞、肝胃不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中医药非药物治疗的医技化管理模式。方法:在赴安徽省太和县中医医院考察学习的基础上,以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中穴位敷贴为线索,对成人穴位敷贴采用医技化管理模式进行探索,以儿童穴位敷贴为对照,了解医技化管理模式的优缺点。结果:经过1年试点,2016年成人穴位敷贴组穴位敷贴治疗人次较2015年增长68.69%,儿童增长1.35%,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中医非药物治疗的医技化模式,适合于医院面积小、空间拓展有限的医院,并有助于提高非药物治疗的质量均一性。  相似文献   
9.
顾仁樾教授认为冠心痛患者存在虚实夹杂的体质特点,在膏方治疗中首先注重辨识体质,将辨体质与辨证相结合;治疗上注重温通阳气、祛痰化瘀、疏肝理气、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