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晓霞  聂佳  佟继铭  马帅  刘永平  郝婷 《中成药》2023,(10):3313-3319
目的 研究赤雹Thladiantha dubia Bunge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赤雹根45%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ODS、TLC、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皂树皮酸-3-O-β-D-吡喃半乳糖-(1→2)-6-O-乙基-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1)、皂树皮酸-3-O-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苷(2)、皂树皮酸-3-O-β-D-吡喃半乳糖-(1→2)-[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苷(3)、皂树皮酸-3-O-β-D-吡喃半乳糖-(1→2)-6-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4)、3-O-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丝石竹酸-28-O-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5)、汉黄芩素(6)。结论 化合物1~3为新化合物,化合物4~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古籍数字化建设是当今图书馆的一大趋势,也是当今图书馆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巴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种巴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开发的意义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 APR3在不同宫颈组织的表达情况和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SP 法)对放化疗前后的宫颈鳞癌组织80例,CIN 90例以及正常宫颈组织30例的 APR3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APR3在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1.25%,明显高于 CIN 组的31.11%以及对照组的10.00%(P <0.01)。放化疗后宫颈鳞癌组织中 APR3的表达率为51.25%,低于放化疗前81.25%(P <0.01)。APR3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加(P <0.05),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P <0.05),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 <0.05)。结论:APR3与子宫颈病变良恶性有关,与子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相关。放化疗可能影响宫颈鳞癌组织中 APR3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分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藏医成方制剂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常用藏成药诠释》等中含诃子藏药组方规律。应用该平台V2.5软件,将含诃子的方剂构建数据库,利用软件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诃子藏药中的常用药物、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与核心药物组合等。对502首含诃子藏药分析后,总结出诃子常用药物组合14个,其所用药物多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温中理气之功;主治疾病640种,其中使用频率较高(频率≥12)的有22种疾病。选择高频疾病"赤巴病"、"陈旧热症"、"食物中毒"对比分析得出诃子治疗不同疾病的核心药物组合。通过TCMISS对含诃子藏药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诃子的临床组方规律和常用药物组合特点,为其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胰腺结核相对罕见但预后良好, 手术、抗结核药物治疗均具有较好疗效。然而, 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表现均缺乏特异性, 极易误诊为肿瘤性病变而行不必要的手术切除。本文报告2例经手术及抗结核治疗证实的胰腺结核病例及其诊治过程, 旨在提高对胰腺结核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三萜皂苷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皂苷(Saponin)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包括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其中苷元为三萜的皂苷称为三萜皂苷.多数三萜类化合物是由一类基本母核为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其结构根据异戊二烯定可看作是由6个异戊二烯单位聚合而成,是一类非常重要的中药化学成分[1].某些三萜皂苷因具有抗炎、抗菌、抗癌、溶血、抗病毒、降低胆固醇等多种生理活性,使其在医药、卫生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3].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本文对三萜皂苷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各种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mRNA binding protein 3,IMP3或IGF2BP3或KH-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KOC,又名L523S)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RNA结合蛋白家族中的一员,主要表达于发育中的胚胎上皮组织、肌肉和胎盘中,但随着组织分化成熟,表达逐渐下降,在成人组织中仅有极微量的表达。近来研究发现,IMP3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升高,且与其恶性程度、浸润、转移、预后等密切相关,可能是恶性上皮性肿瘤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就目前IMP3在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决策行为与冲动性。方法:根据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的诊断标准筛选出网瘾组23人,对照组22人;参考Rogers的冒险任务范式,对比两组被试冒险决策任务和冒险延迟任务的成绩。结果:(1)冒险决策任务中网瘾组做出高冒险、高奖励的选择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且在冒险选择决策时思考时间偏少;冒险延迟任务中网瘾组的冒险和非冒险信心指数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网瘾组的冒险信心指数差值大于非冒险条件。结论:网络成瘾青少年在已知奖惩概率的冒险情境下,更倾向于做出高冒险高奖励的选择,且缺乏奖惩信息的冒险情境也容易促使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冲动性行为。  相似文献   
9.
聂佳  刘钧  章丽霞 《现代肿瘤医学》2016,(13):2030-203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mRNA 结合蛋白3(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Ⅱ mRNA binding pro-tein 3,IMP3/IGF2BP3)在宫颈鳞癌实验动物模型(U14荷瘤小鼠)肿瘤组织放化疗前后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 U14细胞接种于昆明小鼠腹腔,形成腹水瘤模型,再抽取腹水,调整细胞数后,接种于昆明小鼠皮下,建立U14荷瘤小鼠实体瘤模型40例。根据成瘤后处理方式不同,将小鼠分为四组:对照组、化疗组、放疗组和放化疗组,测量不同组别小鼠肿瘤体积变化、抑瘤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处理组小鼠子宫颈鳞癌组织中 IMP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化疗组、放疗组、放化疗组肿瘤体积呈下降趋势,且放化疗后下降最明显(P <0.05),抑瘤率逐渐递增(P <0.05);IMP3蛋白在以上各组的平均相对灰度值分别为4.516±0.706、2.787±0.646、2.455±0.663、1.109±0.086,蛋白表达量逐渐下降,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并且单纯放疗或化疗高于联合放化疗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MP3在小鼠子宫颈鳞癌组织中高表达;放化疗处理可降低其表达,下降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藏医药古籍文献是藏医临床与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础,在藏医药特色与优势的继承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晶珠本草》是藏药学方面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其内容详实、藏医药特色浓厚、高原特点突出,临床实用性强。本文从药物分类、加工炮制方法、文献价值,以及藏药与中药的药性理论比较等方面,对《晶珠本草》的学术价值和学术特色进行分析,为推动藏医药古籍文献发掘整理,更好地发挥对藏医药科研、医疗及应用开发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