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儿童强直性脊柱炎为罕见病,常因关节疼痛、发热等症状而误诊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风湿热、白血病等,现将我科诊断的2例报告如下。例1.患儿男,15岁,因关节肿痛(以膝、踝及手指关节为主)伴间断发热8个月,于2001年8月15日住入我科。患儿入院前2个月因该病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查血沉40mm/h,抗“O”阳性,因贫血作骨穿未见异常,予泼尼松、布洛芬、阿司匹林、硫糖铝等药治疗,病情时有反复,1周前又出现肘、髋、踝等关节疼痛及后背疼痛,伴行动困难,遂来我院就诊。家族中其舅舅和姐姐均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入院时查体:T37~38℃,P100/min,R24/min,满…  相似文献   
3.
盐酸非索非那定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甲基苯乙酸乙酯经甲基化、溴代和Sommelet反应、格氏反应、缩醛水解、还原胺化、水解后成盐制得盐酸非索非那定,总收率32%。  相似文献   
4.
颅内2个或2个以上动脉瘤同时存在者即为颅内多发动脉瘤(multipleintracranial aneurysms,MIA)。MIA发生破裂的机会及其自然病死率均高于单发动脉瘤,且手术风险大、术中暴露难、术后并发症多等特点决定该病治疗相对困难。经一侧人路成功显露并夹闭MIA以往报道较少,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经一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MIA患者7 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秦雪峰  吴亮 《西部中医药》2005,18(11):27-27
咳嗽是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因咳嗽症状而就诊者,可占儿科呼吸专科门诊患者的80%以上,多种呼吸道和全身疾病都可引起咳嗽,而以鼻后滴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道反流性疾病最常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6种芳香族挥发性有机物(苯甲醇、苯乙醇、苯乙醛、苯甲醛、丁酸苯乙酯、乙酸苯酯)对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的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了气体扩散法,在28℃下把黄曲霉分别暴露于1、2、4、8μl的6种芳香族挥发性有机物原液72 h.测定黄曲霉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结果 除了1μ1的苯甲醛、丁酸苯乙酯、乙酸苯酯和2μl乙酸苯酯外,其余处理对黄曲霉菌丝生长都有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μl苯甲醛、苯甲醇、苯乙醇、丁酸苯乙酯、乙酸苯酯和2μl的丁酸苯乙酯、乙酸苯酯对产孢量无影响,其余处理条件对产孢量均有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6种芳香族挥发性有机物对黄曲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D-CTA诊断颅内多发动脉瘤(含颅内镜像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7例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患者进行3D-CTA检查,层厚0.625mm,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层面重建、表面遮盖三维重建、容积显示重建、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并对照手术及介入栓塞治疗结果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3D-CTA共发现47例110个动脉瘤,其中2个动脉瘤者35例(含镜像动脉瘤15例),3个动脉瘤者例9例;4个动脉瘤者2例(含镜像动脉瘤1例),5个动脉瘤者1例。3D-CTA能清晰显示颅内多发动脉瘤,并能清晰显示每个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顶指向、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与临近血管和骨性组织间的空间关系。结论3D-CTA诊断颅内多发动脉瘤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颅内多发动脉瘤诊断的首选方法,在指导动脉瘤治疗方面可对DSA起到重要补充作用。将颅内镜像动脉瘤分为Ⅰ型和Ⅱ型有助于判断破裂出血的责任动脉瘤。  相似文献   
8.
中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雪峰  吴亮 《西部中医药》2003,16(12):13-14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过敏性咳嗽,是一种只咳不喘的哮喘,是儿科近几年临床常见疾病。我科自2002年以来,运用泻肺止咳,化痰通腑法,自拟麻杏蝉龙汤加味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3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15岁,平均年龄9岁;病程最短4周,最长2年余。2诊断标准所选病例均符合1992年全国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主要有:①咳嗽性质或反复发作7日,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除外结核,做PPD试验21例,0.5~1.5cm1O例,阳性6例。②用支气管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病…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下简称传单)为小儿疾病EB病毒感染所引起。EB病毒为呼吸道病毒,婴儿传染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发热,而没有腺体增大,以后可表现为肝脾肿大,皮疹周围血中大量异常淋巴细胞,本文报道9例。1 临床资料 9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10岁,学龄前儿童5例;热程半月以上6例,最长5周,最短10天。临床表现咽痛者8例,头痛1例,恶心、呕吐2例,咳嗽3例,食欲不振1例,皮疹6例,淋巴结肿大5例。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白细胞10.0~20.0×109/L为5例,1例为30.0×109/L,异淋4例,1例20%左右,1例40…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