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使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并实施有针对性的规避措施。方法:选择收治的高龄患者300例,对其抗生素使用种类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整理,评估危险因素,并对危险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规避措施。结果:高龄患者使用p内酰胺类占44.67%,喹诺酮类占35.67%,大环内酯类占8.00%,氨基糖苷类占10.33%,林可霉素类占0.67%,磺胺类占0.33%,抗真菌类占0.33%。年龄较大、住院时间较长、抗生素用量较大、肝肾功能异常、合并基础疾病、抗生素种类为高龄患者使用抗生素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抗生素使用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应采用有针对性的规避措施降低老年人抗生素使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7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药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选取411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年龄将其分成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使用降糖药的合理性.结果:老年组男性患者数量显著少于中青年组,女性则多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病程<10年的患者数量显著少于中青年组,病程≥10年的患者数量则多于中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肝肾功能正常患者α-糖苷酶抑制药的使用多于中青年组,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使用少于中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肝肾功能异常患者α-糖苷酶抑制药、磺脲类的使用多于中青年组,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使用少于中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与中青年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合理用药是确保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安全,提高疗效,降低费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阿托伐他汀在高脂血症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4月1日~2012年9月30日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地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血脂的相关指标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TC、TG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且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4.12±0.55)mmol/L、TG(1.89±0.35)mmol/L、HDL-C(1.99±0.31)mmol/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在高脂血症治疗中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药物应用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探讨其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8年12月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库中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病例和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同期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涉及到不同年龄,男性多于女性,静脉注射最容易引起ADR。发生ADR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以左氧氟沙星最多,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结论:导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临床应用时应该注意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用药,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我院抗组胺药的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应用频度分析法对我院2002~2005年度抗组胺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用药频度(DDDs)却逐年下降。结论新一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目前仍是我院治疗过敏性疾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使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并实施有针对性的规避措施。方法:选择收治的高龄患者300例,对其抗生素使用种类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整理,评估危险因素,并对危险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规避措施。结果:高龄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占44.67%,喹诺酮类占35.67%,大环内酯类占8.00%,氨基糖苷类占10.33%,林可霉素类占0.67%,磺胺类占0.33%,抗真菌类占0.33%。年龄较大、住院时间较长、抗生素用量较大、肝肾功能异常、合并基础疾病、抗生素种类为高龄患者使用抗生素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抗生素使用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应采用有针对性的规避措施降低老年人抗生素使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精神药物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用药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分析方法对我院2002年~2005年度精神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神药物的年用药金额逐年上升,而DDDs却逐年下降。2005年精神药物年用药金额分别是2002年、2003年及2004年的2.29倍、2.02倍及1.37倍。结论:我院精神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精神药物的使用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