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策略.方法:按出院先后随机抽取肝硬化腹水患者100例及配对家属100名,在进行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于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及家访进行系统的家庭护理干预,为期6个月.结果:患者的遵医行为、患者与家属对肝硬化腹水疾病知识知晓程度明显提高.100例患者中48例坚持正常工作和学习,27例坚持轻工作,有并发症者24例,死亡1例(伴肿瘤).再次住院的25例患者中,2次以上6例,1次19例.结论:进行适当的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知晓率,发挥家属作用,提高社会支持力度,进而对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策略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及配对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及家属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患者及家属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出院后通过定期电话随访及家访进行系统的家庭护理干预,6个月后通过电话随访、家访及门诊复诊的方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正确用药率为92.0%,对肝硬化腹水疾病知识完全知晓率为96.0%,均高于对照组(62.0%,64.0%);干预组患者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0.0%,12.0%,均低于对照组(28.0%,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705,16.000,5.263,4.883;P<0.05)。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及再入院率、再入院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的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知晓率,发挥家属作用,提高社会支持力度,进而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对126例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别采取于拔牙窝内放入甲硝唑粉、碘仿、浸庆大霉素纱布及不放处理方法,结果表明甲硝唑和碘仿能有效地预防干槽症的发生。对4例发生干槽症者取干槽底部组织作细胞学检查,结果表明干槽症与厌氧菌感染有密切关系。并讨论了干槽症的发病机理及甲硝唑和碘仿预防干槽症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联合应用雷尼替丁、痢特灵和香砂六君丸(浓缩丸)(联合用药组)和单用雷尼替丁(对照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50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25例及单用雷尼替丁组25例,经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有效率联合用药组为97%,对照组为76%(P〈0.05);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联合用药组为79%,对照组为37%(P〈0.01)。结论联合用药组对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中西药联合用药组具有价廉、缓解症状快、溃疡愈合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塞动脉与静脉溶栓治疗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在探索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 ,国内外普遍开展了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大量结果表明早期溶栓治疗对大多数急性脑梗塞有效 ,其疗效出现最快 ,效果最好。我们于 1998年 2月至 2 0 0 0年 1月应用尿激酶 (UK)动脉溶栓治疗 CVD10例 ,静脉溶栓治疗 CVD50例。现将两种用药途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1动脉溶栓组 10例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50~ 72岁 ,平均 6 1岁。发病至接受治疗的时间 6~ 8小时 ;2静脉溶栓组 50例 ,男 4 1例 ,女 9例 ,年龄 6 0~ 84岁 ,平均 72岁。发…  相似文献   
7.
高氧液静脉输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我科最近开展的新项目,其目的是通过组织供氧,增加血细胞的血氧饱和度,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从而改善肝功能。10例患者与治疗前相比,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的恶心、厌油、头晕、四肢乏力等症状有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0例,均为慢性乙型肝炎,男8例,女2例,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32岁,黄疸1例,患者有恶心、厌油、头晕、乏力、纳差等症状。2方法2.1液体充氧方法:采用G R—1型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将普通氧气瓶,与量子溶氧发生器的进气管连接,再将溶氧进气管的近端插入医用液体中,基液选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注射液。2.2接通电源高氧医用治疗仪预热3m in。2.3将氧气阀接头处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消毒液体瓶口,将无菌溶氧管道接头连接,无菌长针头插到液体底部,无菌短针头以刚插入瓶为宜。2.4打开氧气源开关调节氧流量4L/m in,按启动键开始溶氧,溶氧时间为10m in(250m l)。2.5溶氧完毕,关闭氧气阀,尽快拔出出气针,再拔进气针,为保持氧分压,液体瓶可倒放或平放,溶氧后液体尽快使用。2.6按结束键,治疗仪的紫外线灯关闭,通风扇通风散热关机。2.7高氧...  相似文献   
8.
8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TCD检测分析内蒙古巴盟医院邮政编码015000银方梅,田瑞英本文用TCD对200例头昏、眩晕患者检测。检测部位系颞窗探测双侧中动脉、前动脉、颅内动脉终未段、大脑后动脉,枕窗探测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根据TCD检测到的血流频...  相似文献   
9.
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可以发生在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中。此综合征发展迅速,早期诊断与晚期治疗均较困难,若不积极进行治疗,预后不良。本文对15例急性DIC诊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明珠  田瑞英 《新疆医学》1994,24(3):154-156
自1991年5月至1992年6月,我科对临床怀疑败血症的新生儿103例进行了普通血培养及细菌L型培养,结果普通血培养阳性率为26.2%(27例),L型培养阻性率为48.5%(50例),后者明显高于前者。现将此50例细菌L型败血症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