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n=122)与预后不良组(n=30),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首发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不良组极低出生体重、外周血WBC < 5×109/L或 > 20×109/L、C-反应蛋白 > 50 mg/L、脑脊液WBC > 500×106/L、脑脊液糖 < 1 mmol/L、脑脊液蛋白 > 2 g/L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P < 0.05),血培养和/或脑脊液培养阳性率、革兰阳性菌及无乳链球菌培养阳性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糖 < 1 mmol/L、脑脊液蛋白 > 2 g/L是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脊液糖 < 1 mmol/L、脑脊液蛋白 > 2 g/L是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0AA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的干扰情况,建立其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检查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凝胶限量检查法进行实验,以不同生产厂家、不同批号的鲎试剂对多批供试品进行干扰试验。结果20AA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经4倍稀释后对检测无干扰作用。结论该制剂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热原检查法控制产品质量,其内毒素限值为含内毒素量应〈1.2EU·ml^-1。  相似文献   
3.
目的血液透析过程中如有热原存在,可直接对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造成一系列全身性组织器官并发症,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文中建立免疫吸附洗脱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 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凝胶半定量试验方法对免疫吸附洗脱液进行干扰试验。结果用去热原的碳酸钠饱和溶液将免疫吸附洗脱液原液pH值调至6.5,可对其进行凝胶半定量试验。结论所建方法可用于免疫吸附洗脱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患者在接受高压氧治疗时的心理状态,并及时施以心理疏导,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方法:通过发放调查表,调查2007年2—12月接受高压氧治疗的198例患者入氧舱前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类型施以心理疏导。结果:恐惧型、抑郁型和焦虑型患者经疏导后症状明显改善(P〈0.05),狂燥型患者较疏导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了解患者行高压氧治疗时心理变化,及时并施以心理护理是顺利完成高压氧治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结局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6月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胎龄小于32周、体重小于1500 g的早产儿共113例为研究对象,按开始使用枸橼酸咖啡因的日龄分为早期治疗组(日龄≤1 d,53例)和晚期治疗组(1 d<日龄≤10 d,60例),回顾性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围生期的基本情况、治疗过程、临床结局,并针对神经发育情况随访至12月龄。结果早期治疗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未闭及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发生率低于晚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治疗组纠正胎龄40周时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高于晚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组纠正胎龄3月龄时智力发育指数高于晚期治疗组,纠正胎龄至12月龄时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晚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可改善早产儿结局,改善神经系统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醋酸氯己定冲洗剂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43内毒素检查法,建立醋酸氯己定冲洗剂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并使用2个厂家的鲎试剂进行方法验证。结果使用稀释剂Ⅰ将醋酸氯己定冲洗剂稀释2倍后,再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稀释至8倍,可消除其对鲎试剂凝集反应的干扰,细菌内毒素限值为0.5EU/mL。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醋酸氯己定冲洗剂细菌内毒素的检查,为可能导致鲎试剂中单价和二价离子缺失样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各项异性分数(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评价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的脑白质发育。方法 以2016年8月至2019年4月生后24 h内收住NICU的出生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且出院前完成头颅MRI及DTI检查的9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诊断分为BPD组(n=48)和非BPD组(n=48),比较两组DTI相同感兴趣区的FA值和ADC值。结果 两组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局灶性脑白质损伤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PD组早产儿内囊后肢、胼胝体压部、枕叶白质、小脑、大脑脚的FA值低于非BPD组(P < 0.05),各ADC值高于非BPD组(P < 0.05)。与非BPD组相比,BPD组早产儿呼吸暂停次数更多、肺炎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比例更高、辅助通气时间更长(P < 0.05)。结论 BPD对早产儿脑白质发育具有潜在影响,可导致脑白质发育延迟,因此,需关注该类患儿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各项异性分数(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评价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的脑白质发育。方法 以2016年8月至2019年4月生后24 h内收住NICU的出生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且出院前完成头颅MRI及DTI检查的9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诊断分为BPD组(n=48)和非BPD组(n=48),比较两组DTI相同感兴趣区的FA值和ADC值。结果 两组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局灶性脑白质损伤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PD组早产儿内囊后肢、胼胝体压部、枕叶白质、小脑、大脑脚的FA值低于非BPD组(P < 0.05),各ADC值高于非BPD组(P < 0.05)。与非BPD组相比,BPD组早产儿呼吸暂停次数更多、肺炎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比例更高、辅助通气时间更长(P < 0.05)。结论 BPD对早产儿脑白质发育具有潜在影响,可导致脑白质发育延迟,因此,需关注该类患儿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为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8例,遵照单双号法的分组方式分为2组,即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平喘止咳汤治疗,对比2组肺功能改善效果及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连续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EV1、FEV1%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组间接受比较后发现,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2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平喘止咳汤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为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进行早期药物干预的临床疗效,讨论将此治疗方案进行临床推广的可行性。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实施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临床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为参照组患者采用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常规疗法进行治疗,为临床组患者在采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氟哌啶醇进行治疗,在治疗1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参照组患者中,有7例患者显效,21例患者有效,11例患者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79%。在临床组患者中,有17例患者显效,19例患者有效,3例患者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1%。临床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早期应用氟哌啶醇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其神经系统症状,改善其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