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素问玄机原病式》是刘完素的代表作,是一部着重探讨病证病机的临床理论著作,其对病机的论述始终未离五脏六腑,是全面而深入的脏腑病机论。从比物立象归类脏腑病证、亢害承制论述脏腑病机、六气病因到六气病机的转化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小儿药证直诀》脏腑辨证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儿药证直诀》是系统阐述北宋著名医学家钱乙学术思想的儿科学专著。钱乙继承前人脏腑辨证的理论,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创立了以五脏为纲,五腑、五官、五志为目的五脏辨证系统。从4个方面说明钱乙脏腑辨证的方法:即小儿变蒸与五脏六腑发育规律,小儿病变的五脏定位与虚实分证,五脏病变的基本证型,脏腑辨证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医药对中国医药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中阿医药交流过程中,有几种实现途径颇为显著。第一是朝贡(派遣使节),主要是阿拉伯地区的国家派遣使节来到中国,带来本国的药物;中国回赠的物品中也包括当时的一些名贵药材。第二是对外贸易,中国和阿拉伯地区国家的贸易往来,是药物交流实现的主要途径。第三是军事战争,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中阿医药的交流。第四是宗教传播。  相似文献   
4.
通常人为:心包就是心包络,心包络就是膻中,一物而三名。笔者认为,心包络、心包和膻中三者的概念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虚里不是心尖搏动处,而是胃之大络在体内的起点。胃之大络在体表的终点——-“左乳下”才是真正的心尖搏动处。结合《内经》原文从4个方面进行论述:虚有空虚不实之意;里有处所、部位之意。虚里即体内胃部空虚无穴的部位。胃之大络在体内的起点虚设为“虚里”.“左乳下”是胃之大络在体表的终点。原文中的两个“其”字,通常多认为是指“虚里”而言,而文章认为两个“其”字都是指“左乳下”而言。长期以来,人们误将“虚里”当作“胃之大络”的代名词。把“虚里”解释成“胃之大络”.文章认为“虚里”是“点”概念,而“胃之大络”是“线”的概念,“虚里”并不是“胃之大络”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6.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内生殖器,通过从隶属关系、藏泄功能、卵巢藏泄失司与排卵功能障碍3个方面论述卵巢应为奇恒之脏,其功能分藏泄两方面,受肝的疏泄和肾的封藏调节,藏泄失常与卵巢排卵障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秦汉时期,医家的脏腑辨证学说与易学都是在不断吸收先秦以来的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孕育形成的。汉代易学将《周易》与阴阳五行说合为一体,建构了天人合一的宇宙时空模式。脏腑辨证的思维方法和理论也源于这样的模式。不但汉易象数与五行藏象异曲同工,而且汉易灾验说所论天时人病与《内经》的"藏气法时"论也颇多相似。这都反映了二者同出一源又相融共参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9.
1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674年,惠王三年,丁未年,齐国传染病流行,摘自<公羊传>庄二十年. 公元前655年,惠王二十二年,丙寅年,赵国大疫流行,摘自<史记·赵世家>. 公元前544年,景王元年,丁巳年,真霍乱流行,摘自<公羊义疏>引<考异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