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美洲大蠊提取物对脂多糖(LPS)刺激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法获得HPDLFs细胞,经免疫组化鉴定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分别以600、300、150、75、37.5、18.25μg/mL美洲大蠊水提物和醇提物进行处理,采用MTT法检测12、24、36、48 h HPDLFs细胞存活率,选择合适的实验时间及剂量。建立LPS诱导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炎症模型,相应剂量药物给药,RT-qPCR法检测IL-1β、IL-6 mRNA相对表达,ELISA法检测IL-1β、IL-6、TNF-α、iN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NF-κB、NF-κB、p-p38、p38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在36 h、150μg/mL剂量以下,美洲大蠊水提物、醇提物组细胞存活率随剂量升高而增加(P<0.05,P<0.01)。与LPS组比较,美洲大蠊水提物和醇提物组细胞IL-6、IL-1β mRNA表达,TNF-α、IL-6水平,p-NF-κB、NF-κB、p-p38、p38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结论 ...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数字化改良囊腔塞治器与传统基托式囊肿塞治器在下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后的临床运用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下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后病例37例,随机分为数字化改良囊腔塞治器组和传统基托式囊肿塞治器组,对比两组所用塞治器的技工制作和临床操作用时、戴用后满意度评分及12个月后囊腔大小变化差异。结果数字化改良囊腔塞治器组塞治器的技工制作和临床操作平均用时与传统基托式囊肿塞治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数字化改良囊腔塞治器组戴用塞治器后舒适度及清洁度的满意度评分与传统基托式囊肿塞治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对固位的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改良囊腔塞治器组与传统基托式囊肿塞治器组戴用塞治器12个月后囊腔明显减小,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后运用数字化改良囊腔塞治器和传统基托式囊肿塞治器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数字化改良囊腔塞治器具有较高的时效性,患者满意度高,可作为下颌骨开窗减压术后的一种优选治疗装置。  相似文献   
3.
手法旋转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13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产程中手法旋转以矫正胎方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产程进入活跃期后枕后位或枕横位134例,经加强产力、改变体位、封闭水肿宫颈等处理,胎方位仍不能自然转为枕前位,产程延长或阻滞,施行经阴道徒手旋转儿头,辅以经孕妇腹部推儿背为脊前方位联合手法。结果本法可矫正枕后位或枕横位为枕前位,改善胎头俯屈降低难产发生,成功率达82.1%。提示胎儿体质量、胎头位置与手法旋转成功有相关性。结论经阴道纠正胎头异常位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安全,是降低头位难产率的可行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剖腹产术后脂肪液化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 根据切口渗液及愈合情况不同将32例脂肪液化病人分为A、B两组,分别换药处理.结果 A组病人切口手术后7~10 天愈合,B组病人切口手术后10~15 天愈合.无一例行Ⅱ期缝合,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 减少腹部手术的切口脂肪液化,能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减少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我院1995年9月至1997年4月期间手术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异位妊娠加以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22例,年龄19~44岁.发病年龄25~35岁,占80%.生产及流产史:足月产史10例占45.5%,人流史12例占54.5%。带宫内节育器13例,8例2年内立外孕,5例2年以上宫外孕。发生部位:输卵管妊娠18例占sl.8%,卵巢妊娠4例占18.2%。输卵管妊娠:壶腹部位10例,峡部妊娠6例.伞部妊娠2例。临床症状:有停经史9例占40.9%,无停经史13例占59.l%。出现症状时间.停经35~45天14例占63.6%,停经55~60天吕例占36.4%,有阴道出血18例占sl.8%,阴道出…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改良的Seldiger插管技术对20例经病理证实复发性宫颈癌患者进行经皮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其中根治术后复发12例,首选经典放疗法8例,复发癌灶位于中央的9例,在盆壁出现者6例,中央及盆壁复发者4例,远处转移1例。5例因盆腔肿瘤大粘连严重先行插管,治疗后复发癌块直径多缩小一半以上,症状明显减轻。余12例为已手术者,辅以这化疗巩固疗效,随访率100%,生存5年4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108例羊水过少应用胎心监护,NST检测.71例NST无反应,其中32例分娩时发现羊水Ⅱ°~Ⅲ°混浊.108例羊水过少,脐动脉血流监测发现S/D>3.胎儿宫内窘迫40例,新生儿窒息17例.结果 108例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92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0.37%,羊水污染29.63%,脐带绕颈21.30%.结论羊水过少出现NST无反应,脐动脉血流监测发现S/D>3,及时剖宫产术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测下颌管在下颌骨内的解剖结构,为口腔医师开展牙种植术及牙槽外科手术等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CBCT影像资料共339例,根据不同的年龄及性别进行分组,测量分析下颌管在下颌骨内的解剖结构和位置走行。  结果  下颌管距牙槽嵴顶、颊侧骨板、舌侧骨板及牙根根尖的距离在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下颌管距下颌骨下缘的距离在年龄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下颌管的解剖结构变异较大,在下颌骨中从远中向近中由舌侧向颊侧并逐渐靠近牙槽嵴顶走行;运用CBCT能够清晰的观测到下颌管在下颌骨内三维位置,对下颌骨外科手术及种植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大的临床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丹  玉环  王家云 《浙江医学》2010,32(12):1787-1788,1792
目的 研究围绝经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行宫颈电热圈环切(LEEP)术后口服小剂量雌激素对手术创面愈合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62例围绝经期CIN Ⅰ~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行LEEP锥切术,观察组于术后辅以尼尔雌醇片1mg口服1~2次,并观察两组患者阴道溢液、脱痂出血及创面修复时间、治愈率、术后宫颈管粘连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且术后宫颈管粘连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两组患者阴道溢液、脱痂出血时间及治愈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围绝经期CIN患者行LEEP术后辅以小剂量雌激素治疗有助于缩短手术创面愈合时间和减少宫颈管粘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王家云  陈金如 《肿瘤学杂志》2002,8(3):186-186,F003
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2000年11月90例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病人,发现此手术既能达到子宫全切的目的,又兼有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优点,组织损伤少,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