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骨手法,是接骨的基本功。《医宗金鉴》云:“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说明其手法的重要性。笔者在运用接骨手法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RFA)后残癌与炎症反应带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成功建立兔肝VX2肿瘤模型28只,并对其进行RAF治疗。RFA治疗后第1、3、7、14天行DCE-MRI检查,划定63个兴趣区,绘制所有兴趣区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T-T曲线)。然后处死兔,取兴趣区肝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63个兴趣区中残癌27个,炎症反应带36个。分别取8个残癌区域(观察组)和8个炎症反应带(对照组),比较ST-T曲线类型及峰值时间(Tmax)、信号强化程度(SIm%)和强化率(R)。结果观察组ST-T曲线为Ⅰ、Ⅱ、Ⅲ型者分别为1、2、5例,对照组分别为4、3、1例,观察组ST-T曲线以Ⅲ型为主,对照组Ⅲ型少见。观察组Tmax为32.8±8.81、SIm%为1.15%±0.12%、R为5.31±1.93,对照组分别为135.0±30.99、1.29%±0.14%、1.43±0.69,两组Tmax、R相比P<0.05,SIm%相比P>0.05。结论 DCE-MRI有助于兔肝VX2肿瘤RFA后残癌及炎症反应带的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在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后残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制备兔肝VX2肿瘤模型,在进行射频不完全消融治疗后1、3、7、14 d行MR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然后处死模型兔,取肝组织行病理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1周内各b值时炎症反应带、残癌ADC值相比P均>0.05.术后第2周时b=200 s/mm2时正常肝组织、炎症反应带及残癌ADC值分别为(2.34±0.36)、(2.14 ±0.33)、(1.86±0.24) ×10-3mm2/s,b=600 s/mm2时分别为(2.09±0.21)、(1.96±0.30)、(1.55±0.10)×10-3 mm2/s,b=1 000 s/mm2时分别为(1.99±0.17)、(1.78±0.15)、(1.43±0.13)×10-3 mm2/s,各b值下不同组织ADC值比较P均<0.05.b=200s/mm2时SNR、CNR、SIR分别为254.3±52.2、35.1±10.1、2.1±0.5,b =600 s/mm2时分别为198.0±44.0、20.2±9.2、2.7±0.8,b=1 000 s/mm2时分别为151.7±24.2、9.6±3.4、3.3±1.0.综合考虑上述数据,b=600 s/mm2为最佳扩散敏感系数.b=600 s/mm2时取残癌ADC值的95%参考值范围上限1.71×10-3mm2/s为界值鉴别残癌与炎症反应,其敏感性为57%,特异性为88%.结论 MR弥散加权成像有助于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后残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3年2月以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90例,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发生Ⅱ级及其以上系统并发症21例次(23.3%),发生Ⅱ级及其以上局部并发症14例次(15.6%),Logistic分析发现,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及伴随疾病的数量有关,局部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重建方式及是否行术前新辅助化疗有关。结论: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手段之一,但应注意控制年龄、伴随疾病、重建方式、术前新辅助化疗等并发症危险因素,以保障手术安全及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研究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2种抑制剂硫酸化磷酸甘露戊糖(phosphomannopentaosesulfate,PI-88)和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对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的体内抑瘤作用。材料与方法:采用低分化食管鳞癌TE-13细胞接种裸鼠皮下构建食管癌皮下侵袭模型,随机分为4组,30mg/kg PI-88组、2mg/kg ASODN组、20mg/kg PI-88+1mg/kgASODN联合用药组和无菌盐水对照组。模型建立后,各组于肿瘤接种区按上述剂量注射受试物,每天注射1次,注射15d后处死裸鼠,观察肿瘤体积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移植瘤中Hpa的表达。结果:接种后第6d,所有裸鼠在接种部位均长出肿瘤。接种后第21d,ASODN组、PI-88组和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用药组体积小于ASODN组和PI-88组(P均<0.01),ASODN组与PI-88两组体积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抑瘤率:ASODN组为49.67%,PI-88组为51.44%,联合用药组为83.00%。ASODN组、PI-88组和联合用药组MV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PI-88组和联合用药组MVD小于ASODN组(P<0.01),但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Hpa基因表达:ASODN组0.45±0.12,PI-88组1.22±0.01,联合用药组0.52±0.05,对照组1.33±0.05;Hpa蛋白表达:ASODN组43.40±7.80,PI-88组114.40±14.47,联合用药组37.40±7.20,对照组121.20±11.90。ASODN和联合用药组Hp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pa基因:P<0.01;Hpa蛋白:P<0.01),PI-88组和对照组Hpa基因和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ASODN和联合用药组Hpa基因和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单独应用ASODN或联合PI-88用药,均能抑制肿瘤生长,PI-88的作用可能主要在于抑制肿瘤血管新生。ASODN的作用可能主要在于抑制肿瘤Hpa基因和蛋白合成。两者联合用药可以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Raf激酶抑制蛋白(Raf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RKIP)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P-ERK)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KIP和P-ERK在HCC、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HCC组织中RKIP的表达低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而P-ERK的表达高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C组织中RKIP与P-ERK 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r =-0.227, P =0.039);RKIP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有无肝内或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相关( P <0.05);P-ERK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无癌栓及有无肝内或淋巴转移相关( P <0.05).结论:RKIP表达的减少或缺失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RKIP表达的减少或缺失可能通过上调P-ERK的表达促进HCC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北方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体质指数(BMI)与贲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N)关系。[方法]选择4078例内镜筛查的40~69岁的队列人群为样本,采用病例—队列研究。根据WHO2000年消化道肿瘤病理诊断标准,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包括贲门腺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和黏膜内癌。中国成人BMI分类标准划分为4个切点:BMI18.5~23.9为正常组、<18.5为体重过低,24.0~27.9为超重,≥28.0为肥胖。以超重和肥胖为暴露组,体重过低和正常组为非暴露组。采用病例—队列研究方法,分析准拟然危险度,以准拟然危险度估计RR值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暴露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病准拟然危险度为0.0125,非暴露组为0.0328,RR=0.39,95%CI:0.16~0.95,P=0.032。[结论]在中国北方食管癌高发区40~69岁人群中,肥胖和超重是贲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食管胃交界腺癌-肿瘤登记面临的新课题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根据1998-2002年中国部分市县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统计.以传统的地域角度划分的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林州市、山西省阳城县、河北省涉县及江苏省扬中市其食管癌的发病并不是第一位,而是胃癌的发病为第一位.那么与福建省长乐市、山东省临朐县为代表的胃癌高发区有何不同?为此本文以近年来食管癌高发区的流行病学变化.结合2000年WHO提出的贲门癌界定标准,探讨在我国肿瘤监测点重视对贲门癌发病死亡登记的必要性.以期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口腔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的形态、表型和功能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口腔癌患者(实验组)及正常人(对照组)15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GM-CSF,IL-4及TNF-α诱导培养, 获取成熟DC, 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如CD1a,CD83,CD80,CD86和HLA-DR等分子的表达变化,用噻唑蓝(MTT)法检测DC与自体和同种异体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中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刺激能力. 结果: 正常人及口腔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7 d诱导培养,均诱导出具有典型形态和表型的DC,其中实验组细胞的CD83,CD1a表达率分别为49.3±9.5和48.1±7.3,与对照组两者表达率62.1±7.9和60.2±6.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6,CD80和HLA-DR的表达率分别为85.5±8.7,83.2±8.1和78.3±5.4,与对照组三者表达率89.2±6.7,87.7±7.2和82.3±4.1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DC细胞CD83,CD1a,CD86,CD80和HLA-DR表达的平均荧光指数(MFI)分别为4.80±2.13,3.96±1.15,12.33±6.75,19.63±8.12和39.44±7.9, 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癌患者来源的DC在体外具有诱导同种异体和自体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能力. 结论: 口腔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可诱导成为具有功能性的成熟DC,该细胞可应用于口腔癌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