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93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在肩胛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MPR、SSD及MIP图像;所有病例均用Mareoni Ultra Z型螺旋CT机扫描,并在图像工作站上用MPR、SSD及MIP技术获得多平面和三维图像。结果 MPR、SSD及MIP重建图像清晰显示了40例共45处肩胛骨骨折及7例肩关节脱位;MPR、SSD及MIP能多方位、立体、全面地显示肩胛骨骨折部位和程度。MPR在显示微小骨折方面较好,而MIP、SSD在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及移位方面较好。结论 MPR、SSD及MIP是诊断肩胛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对肩胛骨骨折分类、手术入路及内固定器选择等方案的制定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一、活血生脉〔案例〕范××,女,58岁。1986年2月16日初诊。心慌、胸闷、心前区疼痛,反复发作一年。昨起心慌加剧,胸闷憋气,动则气促,偶有心跳停搏感,舌淡胖、边有瘀点,脉细结代。检查:心率78,律不齐,早搏5—8,有时呈二联律,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3.
女人的愿望     
沙星 《当代护士》2006,(1):50-51
吴迪在他的极为有趣的著作《中西风马牛》(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中,这样分析过样板戏与江青的心理:  相似文献   
4.
含铅药物致急性铅中毒误诊1例报告大连化学工业公司医院李艳萍赵金垣吴岳*李学军*报道口服含铅药物引起急性铅中毒误诊病毒肝炎1例。其特点为病人既往无铅作业史,无肝炎病史,有癫痫病史。口服含铅中药(偏方)1周后迅速出现消化道症状,发生腹绞痛、便秘、恶心、...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新型络合剂G-Cys-DTC、G-Thr-DTC对染毒大鼠肾内蓄积镉的络合促排作用及对肾皮质元素分布的影响,比较促排治疗对肾皮质铁、铜、锌等含量的影响,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提供的硬X射线对肾皮质冰冻切片扫描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X射线荧光测定染毒鼠肾皮质镉及其他元素含量。结果,新型络合剂G-Cys-DTC、G-Thr-DTC能大幅度降低肾内镉负荷。染毒肾皮质中Cd与Se密切相关,而Zn和Se的相关性下降。提示新型络合剂对肾内蓄积镉有较好驱排效果;硒和锌在镉中毒作用机制中可能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灵芝多糖对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的增殖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灵芝多糖(GP)对小鼠脾脏树突状细(dendrirtie cells,DCs)的增殖作用。方法采用MTT法,以细胞因子(GM-CSF+IL-4)作比较,观察不同质量浓度GP以及细胞因子+不同浓度的GP对小鼠脾脏DCs的增殖作用。结果GP(5-80μg/mL)可明显刺激小鼠脾脏DCs增殖,与细胞因子组相比,其较高质量浓度组(20、40、80μg/mL)作用明显;GP+细胞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的增殖作用,且明显高于细胞因子组。结论GP不仅能促进小鼠脾脏DCs的增殖,而且与细胞因子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具有类生长因子和协同生长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和非水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法分离测定水杨酸类药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韦寿莲  莫金垣 《药学学报》2003,38(3):207-210
目的建立水和非水毛细管电泳-电导法分离水杨酸类药物。方法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55 cm×50 μm),以10 mmol·L-1 Tris-30 mmol·L-1 H3BO3(pH 8.0)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为24 kV,进样时间10 s,电导检测法。结果在非水实验条件下,水杨酸(SA)、乙酰水杨酸(ASA)和磺基水杨酸(SSA)得到很好的分离。SA,ASA和SS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100 mg·L-1,5.0~250 mg·L-1,0.08~100 mg·L-1,r均大于0.995。结论应用于阿斯匹林制剂中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与水介质相比,乙醇介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8.
建立制剂中氧氟沙星及左氧氟沙星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分析法,并用于片剂、滴眼液中氧氟沙星及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测定。对电泳介质的种类、浓度以及操作电压和进样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实验采用5mmol/L乳酸为缓冲溶液,分离电压20.0kV,可在7min内实现对氧氟沙星及左氧氟沙星的分离和检测。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氧氟沙星的线性范围0.4~220μg/ml,检出限0.2μg/ml,回收率94.4%~102%;左氧氟沙星的线性范围0.6-200μg/ml,检出限0.3μg/ml,回收率95.4%~102%。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999年-2004年采用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5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结果:5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9~36)个月。骨折一期愈合45例。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8周。并发症2例骨延迟愈合,2例骨不连,1例感染,1例远端锁钉断裂。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早期功能活动、感染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动物模型制备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建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动物模型,为其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体重240~280 g雄性SD大鼠,分次腹腔注射CO染毒制备模型,动态监测尾血碳氧血红蛋白(HbCO)浓度,确定染毒剂量和间隔 .分别于染毒后1、3、7、14、21 d取脑组织,常规制备石蜡病理切片,行HE、Luxol氏坚牢蓝焦油紫及Tunnel原位末端凋亡染色.结果染毒后,大鼠体内血液HbCO迅速升高,使用分次腹腔注射法,大鼠可维持长时间(>16 h)高HbCO状态(HbCO>50%) ;病理学检查显示染毒大鼠除急性脑损伤外,还在染毒1~2周后出现脑细胞凋亡、大脑白质脱髓鞘、大脑基底结区变性坏死等二次损伤改变,与临床病理学特点十分吻合.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较为符合迟发性脑病临床特征的动物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将可为深入研究急性CO中毒致迟发性脑损伤的机制提供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