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本文以李东垣"脾胃学说"为依据,通过对其治疗的黄疸病案进行剖析,认为黄疸病的病机多为脾胃虚弱为本,肝经湿热为标,在治疗上应该升阳健脾,清热利湿。同时以清神益气汤为例分析李东垣治疗黄疸时的用药特点,发现其注重药物归经理论,补泻同行,注重时令用药等用药规律。李东垣治疗黄疸学术思想为临床中医治疗黄疸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草亭目科全书》是一部清初中医眼科学专著,作者为邓苑。本书精选前贤妙论,汇集眼科各家经验并加以增补发挥,以内外障为纲,分型施治,且将小儿眼病从内障、外障眼病中分出单独论述,治法丰富,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药物炮制论述详细,值得后世医家学习和探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学术特色和价值进行讨论,以期为临床眼科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临床上治疗肿瘤的使用率越来越高,ICIs已成为治疗恶性转移性肿瘤的常用药物,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生存机会。目前,使用最广泛的ICIs是抗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单抗类药物,而这些药物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被频繁报道,它对人体多种器官均有副作用,包括消化系统、皮肤、肺、内分泌腺和眼。其中,葡萄膜炎是眼部最常见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眼红、眼痛、畏光、流泪和视力模糊,如果能及时诊断并干预,病情会得到很好的控制,否则,此类药物源性葡萄膜炎可能导致患者严重的视力损伤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因此,ICIs眼部副作用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故本文就抗PD-1/PD-L1单抗导致药物源性葡萄膜炎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孕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的与分娩相关的眼疾称为产后目病,中医学认为“多虚多瘀”是产后目病发生的基础和内在因素,而外感六淫所伤是外在因素。通过对相关中医眼科及中医妇产科古籍深入研究,对其发病机理包括脏腑功能失调和气、血功能失调等进行了探析,总结出产后目病方药使用的特点是以“补虚不可留邪,祛瘀切勿伤正”为原则,并需注意辨证施治。通过对产后目病证治理论探析,希望有助于临床上及时诊断和治疗此类眼病,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氯喹已应用于临床70余年,最初用于治疗疟疾,现主要应用于皮肤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缔组织疾病)[1],随着氯喹类药物临床应用率的增加,其不良反应也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长期大剂量的使用氯喹类药物可引起全身多个器官的不良反应,包括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系统、血液系统、眼、耳、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2],其中视网膜病变是眼部最严重的不良反应[3],甚至可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现将1例长期服用氯喹引发的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认为肝与目在生理、病理方面均联系密切,因此,从肝论治眼病的方剂数目庞大,但目前中医眼科书籍多以病名为纲辨证分型论治,少有从病机出发分析眼科疾病的辨治方法。清代著名医家王旭高在《西溪书屋夜话录》中,分别从肝气、肝火、肝风、肝虚4个方面提出治肝三十法,其中多数治法和方药亦可运用于眼科中。本文结合其治肝方法分析中医眼科治疗思路,旨在帮助临床中对眼科疾病更好地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I)技术在眼科应用的热点及趋势。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WOS)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数据库中AI技术应用于眼科领域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该领域发文、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方面的文献计量学信息,解析AI在眼科中的应用热点及趋势,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1)发文趋势:分别在WOS和中文数据库中筛选得到387篇和290篇符合要求的文献,从2017年开始以“AI+眼科”为主题的论文数量开始爆发式的增长。(2)机构:国内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发文量最高,国外为新加坡国家眼科中心。(3)国家:中国和美国发文量最高,国际影响力方面英国处于领先地位。(4)关键词:主要涉及了3个层面,(1)数据层面,涉及电子病历、图像数据、眼科中心等;(2)算法层面,涉及到深度学习、图像识别、图像分类等;(3)应用层面,主要涉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黄斑变性等。结论 AI技术在眼科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目前已在多个眼科疾病中有了应用案例,但目前AI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眼科图像数据智能处理方面。电子病历系统是集数据、算法、应用一体的平台,建立智能化...  相似文献   
8.
刘完素创立“火热论”,认为“六气五志化火”,其擅长用火热论治疗眼病,并认为火热郁闭玄府是目病的基本病机,其论治目病时分为外障、内障,具体治疗时强调不同病程对应不同的治疗要点。在治疗上提出以“推陈致新”“通郁”为治疗眼病的基本原则。刘完素所用的方剂基本为其自拟,用药集中,善用辛散,酌用苦寒,佐用活血消肿,后期重视养血滋阴,用药轻巧,所拟眼科方剂有独到的配伍规律,开辟了中医眼科治疗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干眼是眼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眼睛干涩感、异物感等眼部不适症状。在中医学属“白涩症”范畴。目前,中医学者多认为其病机是火热伤阴化燥,临床多从阴虚燥热论治,而对辛温之品在干眼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未予足够重视。扶阳理论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中医理论,其学术的核心思想是重视固护机体阳气,以火立极,临证善用干姜、附子、肉桂等辛温药物,屡起陈疴。本文以扶阳理论为依据,从基本病机入手,对辛温药在干眼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略作探究,从而为干眼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