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正清风痛宁治疗肋软骨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清风痛宁治疗肋软骨炎30例临床观察天津市宁河县医院(301500)武振方,谷铁生主题词复发性多发性软骨炎/中医药疗法,肋骨,@正清风痛宁/治疗应用肋软骨炎发病时有急有缓,急性者可骤然发病,自感胸部刺痛、跳痛或酸痛。隐袭者则发病缓慢,在不知不觉中有2...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寻找并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关键基因,从而更好地理解RA的潜在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表达谱的综合分析方法鉴定RA滑膜液巨噬细胞中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s,DEGs)。利用功能注释、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构建以及寻找核心基因,探讨DEGs在RA中的潜在生物学作用。在GSE17755数据集中对鉴定的DEGs在RA外周血中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验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A患者滑膜液巨噬细胞中共找出489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359个,下调基因130个。DEGs在炎症反应调节、趋化因子受体结合、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方面均有较显著的富集。STAT1、CXCL10、FPR2、ITGAM、PPBP、IRF7、CCL5、OASL、OAS3、IRF1是DEGs的PPI网络中的核心基因。在GSE17755数据集中检测除FPR2之外的9个核心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正常人相比,RA患者外周血细胞中STAT1、PPBP、OASL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ITGAM、IRF7、CCL5、IRF1有下调的趋势。结论: STAT1与OASL等基因在RA疾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不同Miyazaki分级颈椎间盘内髓核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差异,评估该分级系统反映颈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可靠性与一致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7月36例行颈前路手术患者术中切除的颈椎间盘髓核组织。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为41.2±4.5岁,手术节段为单节段27例,两节段9例。将收集到的45个髓核组织按照术前颈椎MRI T2像上的Miyazaki分级分为4组,依次为Ⅱ级(n=6),Ⅲ级(n=10),Ⅳ级(n=14),Ⅴ级(n=15)。组织切片后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髓核组织内细胞的密度以及分布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不同分级组织内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和Ⅱ型胶原蛋白(typeⅡcollagen,ColⅡ)的表达量。采用酶消化法分离不同分级髓核组织内的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光镜下观察髓核细胞的形态,台盼蓝染色测定各组髓核细胞的活性比率,CCK-8法绘制各组1代髓核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Ⅱ级组髓核组织内细胞密度显著高于Ⅲ级组,Ⅲ级组高于Ⅳ级组,Ⅴ级组的细胞密度最低。Aggrecan和ColⅡ在Ⅱ级组织中表达量最高,Ⅲ级组高于Ⅳ级组,Ⅴ级组中表达量最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Ⅱ级组椎间盘内髓核细胞多呈三角形、短梭形,折光性较好;Ⅲ级组髓核细胞出现突起,轮廓不清晰;Ⅳ级组细胞形态多呈长梭形,细胞扁平且突起明显;Ⅴ级组髓核细胞形态各异,轮廓模糊,折光度差。Ⅱ、Ⅲ、Ⅳ、Ⅴ级组的细胞活性比率分别为(94.8±2.8)%、(84.3±2.6)%、(75.1±4.8)%和(66.1±3.3)%,其中Ⅱ级组高于Ⅲ级组,Ⅳ级组低于Ⅲ级组,而Ⅴ级组最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Ⅱ级组髓核细胞生长速率比Ⅲ级组快,Ⅲ级组比Ⅳ级组快,Ⅴ级组生长速率最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椎间盘Miyazaki分级系统可以较好地反映髓核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颈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可作为临床治疗和诊断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预弯钛网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因脊髓型颈椎病在我科接受单节段ACCF的8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9例术中放置预弯钛网(预弯钛网组),43例术中放置普通直钛网(直钛网组)。对比两组患者随访期间钛网末端与椎体上终板和下终板贴合度的变化、椎体间高度变化、钛网沉降率、植骨融合率、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评分及颈项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变化情况。结果:预弯钛网组和直钛网组平均随访17.7±2.1个月和18.4±2.4个月。末次随访时,尽管两组间植骨融合率均为100%,但预弯组钛网末端与椎体上终板和下终板角度的变化(1.0°±0.7°,1.1°±0.6°)均低于直钛网组(1.9°±0.4°,2.2°±0.8°),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预弯钛网组椎间前、后高度的丢失和钛网下沉率分别为-1.9±1.7mm、-1.5±1.6mm及28.2%,而直钛网组分别为-2.8±1.4mm、-2.7±2.2mm及53.4%,预弯钛网组均低于直钛网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的JOA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增加,但两组间的JOA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颈项部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且预弯钛网组(2.5±1.2分)显著低于直钛网组(3.2±0.8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节段ACCF手术中,预弯钛网能够与邻近椎体上下终板达到较好的贴合度,减少钛网沉降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BE)钥匙孔技术治疗旁中央颈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例旁中央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行上述治疗。依据术前影像确定手术入路和工作通道位置,将工作通道分别置于右侧C5椎板下缘上下两侧,下方通道置入内窥镜,上方通道置入手术器械,磨薄边缘椎板,切除部分软组织和黄韧带,充分显露责任神经根,剥离粘连组织后使用髓核钳取出突出髓核组织。[结果]本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症状显著缓解,次日可下床活动,随访1年,术前颈肩部VAS评分5分,上肢VAS评分7分,末次随访时均为2分。NDI评分术前26.7%,末次随访时为6%。未发现远期手术并发症及症状复发。[结论] UBE下钥匙孔技术可以在达到微创目的的同时,明显改善旁中央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单侧双通道内镜手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surgery,UBES)与显微内镜手术(micro endoscopic surgery,MES)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与安全性,为UBES在临床中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Clinical Trials,并通过Google Scholar进行文献补充,搜集所有采用UBES与MES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25日。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提取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2d及术后1周的C反应蛋白量,术后1周内硬脊膜扩张度,术后1~2d、1~3个月、6~9个月和12个月的腰痛和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1周内、1~3个月、6~9个月和12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12个月时的改良Macnab标准评定及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Qol Five Dimensions Questionnaire,5Q-5D)评分。应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的队列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采用优势比(odds ratio,OR)分析,连续性变量采用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分析,所有合并数据使用95%可信区间(CI)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高质量文献5篇,中等质量文献5篇,包括4篇随机对照研究、6篇队列研究,共880例患者,其中UBES组407例,MES组47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UBES组腰痛VAS评分在术后1~2d[WMD=-1.61,95%CI(-1.91,-1.31),P0.01]、1~3个月[WMD=-0.90,95%CI(-1.19,-0.61),P0.01]、6~9个月[WMD=-0.24,95%CI(-0.40,-0.07),P0.01]时比MES组低,术后下肢痛VAS评分在术后1~2d[WMD=-0.55,95%CI (-0.83,-0.28),P0.01]、6~9个月[WMD=-0.22,95%CI(-0.35,-0.08),P0.01]时比MES组低,住院时间[WMD=-2.21,95%CI(-3.50,-0.91),P0.01]与术后2d及术后1周C反应蛋白量较MES组低,总并发症发生率[OR=0.55,95%CI(0.32,0.96),P=0.03]较MES组低;UBES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1周硬脊膜扩张度,术后12个月腰痛VAS评分,术后1~3个月与术后12个月下肢痛VAS评分,术后1周内、1~3个月、6~9个月和12个月的ODI,术后12个月时的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与5Q-5D评分,与MES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MES,UBES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炎症反应小等优势,术后12个月随访两者的疗效一致。  相似文献   
7.
具有调控基因表达作用的非编码RNA(ncRNA)参与调控椎间盘细胞内众多的病理生理过程,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2]。微小RNA(miRNA)是一种短链小分子ncRNA,mi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UTR结合,阻碍mRNA的翻译或诱导其降解,从而负向调控椎间盘细胞的凋亡与增殖、细胞外基质生成以及细胞自噬等生物学过程[3-5]。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骨肉瘤基因表达谱芯片中具有差异性表达的基因,找出参与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表达谱基因芯片数据,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DEGs进行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STRING在线软件、Cytoscape的MCODE插件、cytoHubba插件对骨肉瘤的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寻找关键基因。结果共筛选出95个DEGs,主要富集在细胞黏附分子、抗原处理和呈递等信号通路,通过分析发现CD74、LAPTM5、CD163、MS4A6A、HLA-DRA、CD86、FCER1G、C1QB、TYROBP、AIF1等10个基因处于核心位置。结论CD74、LAPTM5、CD163、MS4A6A、HLA-DRA、CD86、FCER1G、C1QB、TYROBP、AIF1可能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腰椎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ASD)是腰椎后路融合术后的常见远期并发症[1-2],其发生率为4%~31%[3-5]。ASD由多种因素引起,继而产生新的神经压迫症状。Kambin等[6]于1986年提出单侧双通道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UBE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7],其兼具了开放手术与微创手术的优点[8]。本院采用UBED治疗腰椎术后ASD患者1例,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是近年来新兴的微创方式.文中旨在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3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UBE,通过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评估其安全性.比较术前、术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