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的运用对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以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处方1 000张,按季度(第1季度为干预前组、第2季度为干预1组、第3季度为干预2组和第4季度为干预3组)每季250张处方,根据PDCA原则,解析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产生的原因,制定计划(P)、实施措施(D)、检查落实(C)和总结改进(A),分析与比较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2019年第1季度)和实施后(2019年第2、3、4季度)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由60.86 DDD/(100人·d)下降至46.82 DDD/(100人·d),降幅达23.07%;并经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其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由30.00%降至10.08%,降幅达66.40%;与干预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的运用有效降低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促进了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
小脑出血3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院1993-2003年小脑出血3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分为三组,每组60例。A组给予α-2b干扰素、B组给予α-2b干扰素和C组给予α-1b干扰素治疗,三组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在疗程结束后,A组、B组和C组患者ALT复常率分别为68.3%、68.3%和65.0%;HBeAg转阴率分别为70.0%、71.7%和66.7%;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73.3%、73.3%和70.0%;三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I、II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费用分别为13680元、12240元和14040元(P〉0.05);但是,B组常见副反应明显重于A组和C组(P〈0.05)。结论常用国产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吗啡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家兔的镇痛作用及对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的影响.方法 对25只家兔进行坐骨神经结扎并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1周后选取建模成功的20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NS)、吗啡组(M)、加巴喷丁组(G)和加巴喷丁联合吗啡组(MG),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处理.观察给药前后家兔的行为学改变,并测定给药前后神经递质5-HT、NE和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家兔的行为学改变:给药后M、G、MG 3组家兔自发痛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MG组早于G组,G组早于M组,NS组则无明显改变.②神经递质改变:给药后M、G、MG 3组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MG组降低早于M组和G组,NS组则无明显改变.③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给药后M、G、MG 3组均低于治疗前,且MG组降低早于M组、G组,NS组则无明显降低.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吗啡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家兔具有较好的协同镇痛作用,优于单用吗啡和加巴喷丁,同时能够降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专业康复小组联合康复训练在颈椎病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收治的307例颈椎病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54例和对照组1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专业康复小组对患者进行管理.比较两组康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颈部、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负载冻干BMP-2到一新型无机生物陶瓷类支架材料OsteoBoneTM,验证其对组织工程骨修复牙槽突裂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 通过冻干法并添加海藻糖作为冻干保护剂,将BMP-2与OsteoBoneTM支架材料相结合;之后置于PBS溶液中并收集缓释液,BCA法检测随时间变化的蛋白浓度,ALP检测成骨诱导活性。选取1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在大鼠左右侧牙槽骨上人为制作4 mm×3 mm×3 mm牙槽突裂,将单纯材料(A组)、BMSC-材料复合物(B组)与构建出的BMP-2-材料复合物(C组),分别植入大鼠牙槽骨骨缺损区。分别于术后3周与6周取材,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比较3组之间的成骨差异,并进行micro-CT影像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冻干法并添加海藻糖作为冻干保护剂,将BMP-2与OsteoBoneTM支架材料结合后,BMP-2-材料复合物具备持续的随时间渐增的缓释BMP-2的能力,且表现出明显的ALP活性。体内实验术后3周,A、B、C组H-E染色观察可见较稀疏编织骨,3组间无显著差异;micro-CT分析BV/TV和骨小梁厚度,3组间无显著差异。术后6周,组织学观察B组与C组新骨形成趋势比A组更明显;micro-CT分析BV/TV和骨小梁厚度,B、C组显著大于A组,B组与C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负载冻干BMP-2到OsteoBoneTM支架材料能显著提高其成骨能力,达到与间充质干细胞相近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镜面人标本过程中,发现其双侧下腔静脉伴肝后段缺如变异。为丰富解剖学资料和临床数据,现报道如下。左侧下腔静脉在平第2腰椎起于第2腰静脉,在第2腰椎上缘水平与左肾静脉汇合后沿腹主动脉左侧上行至肝左叶下缘,沿着肝左缘内侧进入肝裸区与右侧下腔静脉于腔静脉孔汇成总下腔静脉。外径12.48 mm,行于肝左缘内侧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吗啡治疗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晚期癌症伴疼痛的患者,VAS评分≥6分,年龄32—69岁,随机分为M组、G组、MG组三组,分别给予吗啡,加巴喷丁,加巴喷丁+吗啡,直至疼痛缓解(VAS≤3分),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程度、吗啡用药量、生活质量和副作用,并检测疼痛介质的改变。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有不同程度的缓解,MG组的患者疼痛减轻程度要大于M组(P〈0.05)和G组(P〈0.05);MG组的吗啡消耗量比M组少;各组的疼痛介质在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MG组的副作用少于M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加巴喷丁联合吗啡能有效控制癌痛,可以减少吗啡的用量及其副作用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试验方法,35例晚期恶性肿瘤伴疼痛的患者,年龄32~69岁,随机分为3组:吗啡组(M组)11例,加巴喷丁组(G组)13例,加巴喷丁+吗啡组(GM组)11例。达到疼痛缓解时(VAS评分≤3分)维持给药直至观察终点,然后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程度、吗啡日均消耗量、生活质量和毒副反应,并检测疼痛介质(5 HT、NE)和免疫功能各指标(IgA、IgM、IgG;CD4、CD8、NK细胞)的改变。结果 (1)疼痛程度的改变大小:与治疗前相比,3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GM组大于M组(P<0.05)和G组(P<0.05);(2)吗啡消耗量:GM组比M组少(P<0.05);(3)疼痛介质检测值:3组在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4)毒副反应:GM组较M组和G组轻;(5)生活质量:GM组较M组和G组明显提高;(6)免疫功能指标:3组各项免疫指标在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吗啡能有效地控制癌痛,减少吗啡的用量及其副反应,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病因、病理机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RPLS的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的原发病为:妊高征子痫或子痫前期6例,嗜铬细胞瘤1例,IgA肾病1例,慢性肾炎伴肾功能不全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吸食"K粉"1例。发病时血压多升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神经影像学典型改变是大脑后部、皮质下为主的、双侧对称性、斑片状的血管源性水肿。一般预后较好,死亡1例。结论 RPLS的病因、发病机制并不相同,早诊断、早治疗很重要,控制血压和终止癫痫发作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