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六经气津互化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气与津皆生于水谷,气生于水,水化于气,津即为水。由于气津互化的密切关系,故任何一方的改变,都会影响到另一方,即所谓水化于气,亦能病气;气生于水,亦能病水。因此,太阳经气可概括为两大功能,即卫外和气化,是由气津互化而体现的;阳明气津之间,表现为相互制约;少阳经的气津互化,关系到少阳气机的条达舒畅及三焦水道的通调运使;太阴脾气的健旺,可使津液化生有源;少阴心肾精血充沛,滋养有时,才可使心肾之气化生有源;而厥阴之气的条达顺畅,又可维持津液代谢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手段。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增加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为原则,对实验课程进行了重构,以期达到实验课程相对独立,且能涵盖多门相关课,节省实验资源,减少重复课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浅谈气一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昌  梁华龙 《河南中医》2009,29(5):431-433
"气一元论"为先秦道家稷下学派所创立。其主要内容是:气是构成宇宙的本质;气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尽管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人类对生命现象本质的认识逐渐精确,但中医"气一元论"仍有其不可忽视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素问·阳明脉解篇》“厥道连脏则死,连经则生”,此之“厥逆”指阳明厥逆,由阳明热盛、邪热内郁、气机壅遏而致;其“脏”、“经”指阳明之脏(腑)、经;“连胜则死”,指病在阳明之腑胃及大肠,为有形燥热证,病情重;“连经则生”指病在阳明之经,为无形实热证,病情轻;“死”、“生”是相对病情轻、重而言。  相似文献   
5.
“透热转气”作为温病邪在营分的治疗大法,自叶天士提出之后,后世颇为光大,但多称“透热转气”是透营分之热邪,转入气分而解。究竟如何透热转气?笔者体会,透热转气的目的是使营分之邪外出,自气分而疏散。然该法的具体运用,则是通过疏散邪气、调畅气机而实现的。“透热转气”之法,所透者,  相似文献   
6.
六经形成三段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伤寒论》六经概念及实质,认为其形成经过了“名”、“形名结合”、“形、名、用结合”的三个阶段,提出六经既含有脏腑、经络的形质的概念,又含有气化等功能活动的概念,又含有位、量、时、势等认识论的概念,是一个形、名、用结合的多面体。  相似文献   
7.
了解二便之间的关系,既能有助于诊断病证,又有助于预测转归,又有助于确定治法宜忌。因此,笔者就《伤寒论》所述,谈谈有关疾病的二便之间的关系,以冀对初学有所裨益。(一)水液失常,二便逆相关所谓逆相关,是指大小便在同一证候中出现相反的表现,并且互相关连,互为因果。即小便利者,大便秘结;或是大便下利,而小便不利。这种二便逆相关的现象,多出现在津液代谢失常的病变中,它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阳明热盛津伤,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普通人也能读懂的白话文阐述《伤寒论》成书的历史文化背景、学术渊源风貌、版本流传情况.方法:从东汉末年的社会、自然条件和张仲景家族兴衰及其个人习医、诊治经历等方面入手,参阅《汉书》及《伤寒论序》,以通俗的语言概述《伤寒论》的诞生过程.结果:《黄帝内经》《难经》《汤液经》《易经》等先哲们的理论成果、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疫疠流行等严峻现实、张仲景丰厚的临证经验及高尚的道德观念促成了《伤寒论》的诞生.结论:《伤寒论》是一部集理、法、方、药、护为一体的中医学经典著作,对中医理论发展和临证诊治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益气活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采用益气活瘀法制成的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0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同时观察其对血小板聚集性、血栓素B_2、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剂(PAI)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及心电图、血流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益气活瘀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05),对气虚血瘀、气血两虚型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血小板功能和纤溶活性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0.01);明显提高血清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心电图及血流变情况均有明显改善。由此说明益气活瘀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