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与青少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29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分为老年组(n=83)和青少年组(n=46),分析两组患者贫血的原因和误诊情况。比较骨髓象、外周血象等检查资料。结果老年和青少年患者贫血原因中均以摄入不足比率最高(老年31例,37.35%;青少年29例,63.04%)。老年患者的骨髓象以活跃、明显活跃的比率较高,而青少年患者以极度活跃和明显活跃为主。老年组患者外周血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均显著低于青少年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比率显著高于青少年组(P均0.05)。老年患者中误诊27例,误诊率为32.53%,显著高于青年组的6.52%。两组治疗后血常规均回复正常,但老年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29.3±3.8 d)显著长于青少年组(19.9±2.1 d)。结论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因临床症状非特异而易误诊,其主要病因在于维生素B12、叶酸的摄入不足,表现为全血细胞水平下降者的比率更高,临床上需要积极掌握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特点,对降低误诊率、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雌激素抗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雌激素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一线药物,对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已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最近发现雌激素对骨的作用与直接上调骨保护素(OPG)有关。OPG是近年来发现的最有效抑制破骨细胞,继而抑制骨吸收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新成员。由于雌激素长期应用的副作用,植物雌激素正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应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GMS)对80例T2DM患者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并测定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酸等生化指标,根据血糖波动系数(BGFC)分为3组(A组BGFC≤1.5,B组1.5〈BGFC〈3,C组BGFC≥3.0),分析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①各组患者葡萄糖平均值、空腹血糖平均值、高血糖(≥11.1mmol/L)时间比、低血糖(≤3.9mmolfL)时间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②患者HbAlcA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BGFC的增加HbAlc升高。结论T2DM患者血糖波动可能与HbAlc相关。随着BGFC的升高,HbAlc升高。HbAlc越高的患者可能血糖波动越大。  相似文献   
4.
老年女性骨密度与体质指数细胞因子等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体质指数 (BMI)的老年女性骨密度与性激素水平、骨代谢指标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方法  12 8例BMI≥ 2 5kg/m2 、12 6例BMI≤ 2 0kg/m2 健康老年女性 ,根据年龄分为 5 5~岁组 ,6 0~岁组 ,6 6~ 70岁组 ,并与BMI≥ 2 5kg/m2 和BMI≤ 2 0kg/m2 的 31~ 35岁月经正常者各 2 0例作对照。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测定骨密度、生化指标及细胞因子等 ,并与骨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BMI≥ 2 5kg/m2 和BMI≤ 2 0kg/m2 组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均随增龄而下降 ,且各年龄段BMI≥ 2 5kg/m2 骨密度均高于BMI≤ 2 0kg/m2 组 (P <0 0 5 ) ;血清雌二醇 (E2 )、碱性磷酸酶 (ALP)、骨钙素 (BGP)水平随增龄而下降 ,而I型胶原N末端肽 (NTx)、卵泡刺激素 (FSH)水平随增龄而升高。白介素 6 (IL 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随增龄改变无明显规律 ;BMI≥ 2 5kg/m2 组血清E2 、ALP、BGP、IGF 1水平高于BMI≤ 2 0kg/m2 组 (P <0 0 5 ) ,NTx、FSH、促黄体生成素 (LH)、IL 6、TNF α水平BMI≥ 2 5kg/m2 组低于BMI≤ 2 0kg/m2 组 (P <0 0 5 ) ;两组各部位的骨密度均与E2 、ALP、BGP呈正相关 ,与NTx、FSH、LH呈负相关 (P <0 0 5 ) ;BMI≤ 2 0kg/m2 组各部位的骨密度均与IL 6、  相似文献   
5.
雌激素受体及信号转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雌激素是广泛调节众多靶组织 ,如生殖道、乳腺、骨骼及心血管系统生长、发育、功能的类固醇激素 ,它的这些作用均通过其受体来实现。关于雌激素受体 (estrogenreceptor,ER)的研究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对ER的研究日益深入 ,特别是在ERβ亚型的发现及克隆后 ,对雌激素作用的信号转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开发了更多更好的组织特异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selectiveestrogenreceptorModu lators,SERMs) ,为治疗骨质疏松症 ,乳腺癌等疾病开辟了一条更宽广的途径。一、ER的结构与功能(一 )结构与分布 早在 1 986年 ,ERα基因即被克隆 ,定位于第 6号染色体长臂上 ( 6q2 5 .1 ) ,长约2 95kb ,编码含有 5 9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包括 6个功能区 (A F)。N端的A/B区为不依赖配体的转录激活区AF 1 ,C区是高度保守的DNA结合区(DBD) ,含有 2个锌指 (Zincfinger)。D区为铰链区 ,配体结合区 (E区 )低度保守 ,含有一个依赖配体的转录激活区AF 2。C端的F区功能不详。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收集90例健康对照(对照组)与156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患者按HbA1c水平分为良好( < 6.5%)、尚可(6.5 ~ 7.5%)、控制差( > 7.5%)3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A199,比较4组CA199水平.结果:(1)HbA1c控制差组的CA199水平[(18.67 ± 8.29)U/mL]显著高于其他3组[对照组(10.52 ± 4.31)U/mL,良好组(11.03 ± 5.04)U/mL,尚可组(12.51 ± 6.60)U/mL,P < 0.01];(2)CA199高于正常水平的患者,经控制血糖2周后,CA199水平下降至(35.63 ± 3.30)U/mL,与治疗前(40.20 ± 1.01)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糖尿病患者CA199水平较正常人高,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CA199水平明显高于血糖控制尚可及良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的长期锻炼对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并初步探讨马王堆导引术辅助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可能机制。方法 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进行1 a有组织地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的习练,对照组不给予运动安排。2组均在开始锻炼前及锻炼1 a后测定血糖、血脂、胰岛素、血黏度及内脂素。结果实验组实验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实验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实验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实验后较实验前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实验后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改善(P均<0.05)。实验组实验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卡松黏度较实验前明显降低(P均<0.05)。实验组实验后内脂素水平较实验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马王堆导引术的长期锻炼可以辅助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控制,值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临床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52例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加用地特胰岛素(胰岛素组,26例)和另一种降糖药(降糖药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的变化、血糖波动、抑郁情绪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FBG、2hPG及HbA1c水平均明显下降,而胰岛素组的HbA1c水平显著低于降糖药组(t=-4.23,P<0.05),两组治疗后FBG、2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0.63,P>0.05);胰岛素组的MBG、MAGE均显著低于降糖药组(t=4.83,-4.05,P<0.05);治疗后,胰岛素组抑郁患者SDS评分显著下降(t=2.83,P<0.05),且明显低于降糖药组抑郁患者(t=-2.76,P<0.05);胰岛素组低血糖、症状性低血糖的总发生率较降糖药组显著降低(χ2=-4.28,P<0.05)。结论 对口服单一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联合基础胰岛素或另一种降糖药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但前者可改善抑郁症状,且血糖波动小,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淫羊藿甙对大鼠成骨细胞护骨素、RANKL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目的观察淫羊藿甙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护骨素(OPG)、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分离24h内新生SD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淫羊藿甙(10~(10)~10~(14)mol/L),培养48h后,抽提总RNA,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成骨细胞中OPG和RANKL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淫羊藿甙可明显促进成骨细胞OPG mRNA的表达,抑制RANKL mRNA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均以10~(-7)mol/L时作用最显著(P<0.05)。预先用淫羊藿甙干预成骨细胞,可逆转地塞米松的降低OPG mRNA(0.570±0.093vs 1.083±0.081)、升高RANKL mRNA(1.079±0.050vs 0.718±0.082)的作用(均P<0.05)。结论淫羊藿甙可以上调OPG基因表达,下调RANKL基因表达,从而调节骨吸收,这可能是淫羊藿甙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百忧解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及焦虑症状患者40例随机分为百忧解组(22例)及对照组(18例),百忧解组除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外辅以百忧解治疗12周,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AMD及HAMA评分、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肾功能及血尿便常规.结果治疗后百忧解组及对照组抑郁及焦虑评分均减低,百忧解组改善更明显(P<0.01),同时两组FPG及HbA1c水平均有所下降,百忧解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百忧解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症状,有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