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鹿蹄草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陕西省内药用植物鹿蹄草的种类及其分布作了调查,并进行了形态与组织结构的研究,同时作了薄层层析。  相似文献   
2.
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药性研究———抗血栓形成和抗凝作用张明发沈雅琴朱自平王红武杨智锋(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西安710003)我们曾对温里药进行了较系统的平行比较研究,发现大多具有抗溃疡、利胆、抗腹泻、镇痛、抗炎、抗动脉血栓形成和抗凝等药效谱。设想这些共有的药效谱是温里药共同药性[辛温(热)合归脾胃经]所产生。推测同样性味归经的中药也应具有基本相同的药效谱,为此我们选择了4组20味中药:(1)辛....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调经益灵胶囊中的香附、人参、白芍进行定性鉴别;方法:采用薄层鉴别的方法,并做阴性对照。结果:对香附、人参的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无干扰;对白芍的鉴别,因用的是双阴性对照品,需要用其它方法进一步鉴别。  相似文献   
4.
祛风湿中药镇痛抗炎的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祛风湿中药的药性理论。方法:采用药理学研究手段研究20味祛风湿中药的镇痛抗炎的药性理论。结果:4类祛风湿中药都有镇痛作用,相比较,其中舒筋活络药和祛风湿强筋骨药镇痛作用较强。祛风湿止痹痛药和辛温(热)合归脾胃经药(温经强肢肌药)镇痛作用相对较弱,然而在抗急性渗出性炎症方面,这两类药作用更强,祛风湿强筋骨药相对最弱。20味药中只有续断1味抗急性渗出性炎症作用强度等级之和为3个 ,没有达标,即其抗急性渗出性炎症的作用价值不大。5味祛风湿止痹痛药和5味祛风湿强筋骨药抗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强度全部达标,都在 以上,而在5味温经强肢肌药中却有半夏、砂仁、厚朴3味未能达标。在抗滤纸肉芽肿中,5味祛风湿强筋骨药的作用强度全部为 ,温经强肢肌药也有较强的抗肉芽肿作用。结论:镇痛抗急性渗出性炎症是这4类祛风湿中药的共同药效谱。抗佐剂性关节炎可能是祛风湿止痹痛药和祛风湿强筋骨药的共同药效之一。抗肉芽肿可能是祛风湿止痹痛药、祛风湿强筋骨药和温经强肢肌药的共同药效之一。所以辛温(热)合归脾胃经药也是可以作为温经强肢肌药融入到祛风湿类药物中,此类药的祛风湿共同药效谱包括镇痛、抗急性渗出性炎症和抗肉芽肿。舒筋活络药的祛风湿共同药效谱包括镇痛、抗急性渗出性炎症和抗佐剂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肠腑康胶囊的镇痛、抗炎及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方法采用甩尾法和扭体法进行镇痛作用的研究,抗炎作用采用二甲苯法及腹腔通透性法,溃疡性结肠炎用乙酸造模,灌胃给药观察治疗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肠腑康胶囊可延长小鼠甩尾时间,并可减少动物扭体次数;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乙酸性豚鼠结肠炎模型,与模型组比较,豚鼠的状态有一定的改变,溃疡面积显著减小。结论肠腑康胶囊具有一定的止痛、抗炎作用;对乙酸性豚鼠直肠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中药荜澄茄的原植物及同属植物在陕西的分布,原植物生药的性状和显微特征的比较,为荜澄茄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临床用药准确、制剂质量可控。方法 采用经验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方法。结果 与结论制定了该药材的质量标准,使临床所用药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肠腑康胶囊B(北败酱、厚朴、荜茇等)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对本制剂中北败酱、厚朴、荜茇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荜茇中主要成分胡椒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可鉴别出北败酱、厚朴、荜茇的特征性斑点;制剂中胡椒碱的平均含量为6.76mg·g-1。结论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羊红膻(Pimpinella thellungiana Wolff 。)显微及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组织与药材粉末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方法对有效成分进行鉴定。结果组织与粉末鉴定中可见纤维、导管、分泌物块、薄壁细胞、石细胞、厚角细胞、油管、非腺毛、淀粉粒;β-谷甾醇、黄酮苷薄层色谱特征明显。结论该显微与薄层鉴定方法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作为羊红膻药材鉴别及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北败酱乙醇提取物的抑菌和消肿排脓作用。方法:(1)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MIC;(2)将铜绿假单胞菌接种至SD大鼠右前肢皮下造成细菌性炎症模型,以北败酱乙醇提取物治疗5d。结果:(1)北败酱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枯草芽孢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IC分布在6.25~50mg/mL。(2)北败酱乙醇提取物可使大鼠造模后显著升高的白细胞计数有所下降(P<0.05),但对造模后引起的体重下降、体温升高以及大鼠细菌性炎症反应程度的对抗方面表现不明显(P>0.05)。结论:北败酱乙醇提取物对常见感染性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所致大鼠细菌性炎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