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究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与其抗结核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9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均依据统一标准予以抗结核治疗,治疗过程中给予保肝药物。将患者依据血糖控制情况不同分为有效组(61例)、无效组(29例)。对比两组患者血糖变异性指标、肺结核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初始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者血糖均数、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全天血糖值标准差、空腹血糖变异系数均低于无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者空洞闭合率、病灶吸收率、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5.57%(40/61)、54.10%(33/61)、88.52%(54/61),均高于对照组的41.38%(12/29)、31.03%(9/29)、55.17%(1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其抗结核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方案,最大程度将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平稳水平,进而有利保证抗结核治疗的临床效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关注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顺铂耐药性的逆转作用以及机制。方法:将A549/DDP细胞随机分组,采用MTT法测算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IC_(50)以及参芪扶正注射液对A549/DDP的逆转倍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测算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549/DDP细胞中LRP蛋白表达。结果:采用MTT法测算A549/DDP细胞增殖抑制率,顺铂+参芪扶正注射液组顺铂对A549/DDP的IC_(50)为(19.840±1.337)μmol/L,顺铂为(43.517±3.842)μmol/L,参芪扶正注射液的逆转耐药倍数为2.19,流式细胞术测得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顺铂组A549/DDP细胞细胞凋亡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及顺铂组(P0.05),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顺铂对LRP蛋白抑制程度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及顺铂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肺癌A549/DDP细胞株对顺铂的耐药性,作用机制与加速A549/DDP细胞凋亡、下调LRP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BMI、颈围、最低血氧饱和度、睡眠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的关系,探讨OSAHS严重程度与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8例OSAHS患者AHI、BMI、颈围、最低血氧饱和度、睡眠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等数据,比较肥胖组与非肥胖组及OSAHS各级间(轻、中、重度)上述指标的差异。分析AHI与BMI、颈围、最低血氧饱和度、睡眠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相关性。结果 OSAHS肥胖组各项指标均高于非肥胖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SAHS重度组各指标均高于轻中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SAHS患者AHI与BMI、颈围呈正相关;与LSa O2负相关;与睡眠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无关。结论 OSAHS的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与肥胖有密切相关。颈围、BMI可作为判断OSAHS病情的一种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与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CD64、白细胞(WBC)等感染指标变化,探讨其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年2018年12月106例AECOPD患者(观察组)合并肺感染的病原菌、PCT、CD64、Hs-CRP、WBC等感染指标,并与AECOPD患者无感染68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ECOPD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AECOPD患者肺部细菌感染同时伴有PCT、CD64、Hs-CRP、WBC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治疗3天和7天后,四项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至逐渐趋于正常。结论:AECOPD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病原菌中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PCT、CD64、Hs-CRP、WBC可作为AECOPD细菌感染鉴别及诊断指标,综合考虑基础病情及身体情况,同时加强监测病原菌及耐药性,确定感染病原菌并治疗,对改善预后和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2例老年肺癌患者手术中切除的肺癌组织及其癌旁(5 cm)组织。比较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HMGB1、MMP-9及VEGF-C的表达,并分析肺癌组织中HMGB1、MMP-9及VEGF-C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法分析肺癌组织中HMGB1、MMP-9及VEGF-C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组织中的HMGB1、MMP-9及VEGF-C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肺癌组织中HMGB1、MMP-9及VEGF-C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腺癌中的HMGB1、MMP-9及VEGF-C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鳞癌(P0.05)。肺癌组织中HMGB1与MMP-9、VEGF-C呈正相关(P0.05),MMP-9与VEGF-C呈正相关(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的HMGB1、MMP-9及VEGF-C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肺癌组织中HMGB1、MMP-9及VEGF-C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收治52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探讨定点医院收治疑似病例的重要性。 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31日至2020年2月15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疑似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特点,总结收治疑似病例的临床工作经验,以及疑似病例管理对传染病防控的重要作用。 结果52例患者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范围为15~65岁,中位年龄为36.5岁。其中有疫区旅行史或居住史的占28.8%,有确诊病例接触史的占26.9%,有确诊区域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患者接触史的占7.7%,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占34.6%。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39例(75.0%),咳嗽23例(44.2%)和乏力6例(11.5%)。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下降7例(13.5%),正常34例(65.4%),升高11例(21.2%);淋巴细胞计数下降19例(36.5%),正常33例(63.5%)。CD3+ T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13例(28.9%);CD4+ T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15例(33.3%)。CD8+ T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12例(26.7%)。C反应蛋白(CRP)值升高30例(57.7%);降钙素原(PCT)升高11例(21.1%)。44例行甲型流感、乙型流感、H7N9抗原检测,全阴性。22例行呼吸道13项常见病原体核酸检测,其中流感嗜血杆菌12例最多(54.5%)。影像学出现异常42例(80.8%),其中磨玻璃影29例(55.8%)、斑片影24例(46.2%),具有多重异常特征的16例(30.8%)。 结论疑似病例的收治对于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其与确诊病例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在收治的同时我们需要做好自身防护以及及时对其鉴别和诊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