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D1(cyclinD1)、视网膜母细胞瘤产物 (Rb)和p16是调节细胞自G1期进入S期的重要物质 ,在肿瘤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实验组为 5 4例星形细胞瘤手术切除标本 ,常规病理学检查证实 ,Ⅰ级 10例 ,Ⅱ级 13例 ,Ⅲ级 14例 ,Ⅳ 14例 ;6例活检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1 .2 实验方法 用搓网法制备单细胞悬液 ;基因蛋白标记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cyclinD1抗体是鼠抗人单克隆抗体 ,Rb抗体是鼠抗人多克隆抗体 ,p16抗体是鼠抗人单克隆抗体。三种抗体均为SantaCruzUS产品。具体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 ;在荧…  相似文献   
2.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误诊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是脊髓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但急性脊髓炎等脊髓疾患亦有类似症状。早期确诊对患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HR-MRI)技术评价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狭窄患者局部血管及斑块特征的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因MCA供血区缺血事件住院的患者,并依据性别分组,各组内分为症状侧及非症状侧,比较组间及组内HR-MRI图像上获取的局部血管及斑块特征。结果:收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共71例,其中男性46例(64.7%)。两性最狭窄层面管腔面积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9),且性别与侧别间具有明显交互作用(P=0.026);两性狭窄率无明显差异(P=0.056),但该指标的性别与侧别间交互作用明显(P=0.011);男性斑块负荷更大(P=0.006),且性别与健患侧间的交互作用明显(P=0.011);男性斑块强化现象较女性更为常见(P=0.026);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影响最狭窄管腔面积及斑块负荷的主要因素是高血压及糖尿病,性别主要影响斑块强化(OR 6.75,95%CI1.60-28.49, P=0.009)。结论:症状性MCA粥样硬化患者的局部血管及斑块特征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患者斑块体积更大并造成局部血管管腔面积更小,且更易出现易损性斑块。性别因素对局部血管狭窄程度影响不明显,更可能通过影响局部斑块稳定性参与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分水岭脑梗死( WSI)的危险因素及病因。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5月连续收集入住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WSI患者86例( WSI组),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WSI的脑梗死患者86例(非WSI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WSI组糖尿病、低灌注比例高于非WSI组(P=0.024、0.043),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低于非WSI组(P=0.016、0.030);WSI组皮层小梗死发生比例、大脑中动脉及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比例、前/后交通动脉均不开放比例均高于非WSI组( P=0.000、0.016、0.007、0.021);前/后交通动脉均开放比例低于非WSI组( P=0.033)。结论 WSI发生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低灌注及低血压,发病原因为脑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和低灌注事件所致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微栓塞、Willis环血流代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探究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颅内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偏头痛患者20例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发作间期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中国成人TCD正常范围的统计学研究》中的数据和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双侧PCA的Vm低于正常人群(P0.05);双侧MCA、ACA的Vm与正常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头痛患者头痛侧与非头痛侧MCA、ACA和PCA的V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PCA的Vm较正常人减低,而ACA及MCA平均血流速度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头痛患者逐渐增多,是神经科门诊的常见病。尤其慢性头痛病因复杂,病种繁多,诊断较困难。现将我院神经内科门诊2008年1~12月403例慢性头痛患者的病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1例56岁男性患者因病毒性脑膜炎给予阿昔洛韦0.5 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3次/d静脉滴注及甘露醇125ml,4次/d静脉滴注治疗.第5天加用七叶皂苷钠2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1次/d静脉滴注,滴速60滴/min,约60 min输注完毕.输注完毕约8 h后,患者出现耳部闷胀不适、耳鸣及对声音分辨能力下降.次日耳部不适感和耳鸣消失,声音分辨能力下降无明显改善.纯音电测听检查示双耳高频听力中度受损,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4 d后再次应用七叶皂苷钠,剂量及用法同前,约10 h后再次出现听力下降、耳部不适、耳鸣.次日耳部不适感及耳鸣均消失,但声音分辨能力下降无明显缓解.给予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约2个月后患者听力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1995年~1997年115例急性脑梗塞病人进行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其中成功:有效加显效100人,失败:无效加恶化15例,占13%.现就临床可能原因作一分析,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男80例,女35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8~42岁.发病时间6~20小时,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且无神经功能缺损所对应的低密度,血压低于26.6/16.6kPa,肌力在Ⅲ级以下,均无意识障碍,按改良爱丁堡与斯堪的维亚研究组制定的临床神经功能评分标准,NF评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客观评价中药龟羚帕安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航天中心医院周边社区40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P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两阶段调查方法。对航天中心医院周边社区(永定路、田村社区)年龄≥40岁的居民2430例进行问卷调查,分为40~59岁、60~79岁和≥80岁3个年龄段。第一阶段采用国际通用的9个问题PD调查问卷筛查出高危人群,同时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头外伤史、毒物、重金属接触史、饮茶史等;第二阶段由PD专科医师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完整资料2326份,筛查出高危人群274例(11.78%);最终临床诊断PD44例,总患病率为1.89%,其中男24例(2.08%),女20例(1.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龄段人群的患病率分别为0.46%、2.67%和3.10%(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家族史、毒物、重金属接触史与PD发生呈正相关,而饮茶与PD发生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年龄、家族史、毒物接触史及重金属接触史是PD的危险因素,饮茶史是保护因素。结论:航天中心医院周边社区PD患病率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年龄增长,PD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年龄、家族史、毒物及重金属接触史是PD可能的危险因素,饮茶可能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