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信号通路是目前癫痫研究的主要方向,尤其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该家族包括细胞外信号激酶(extrae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p38等,其在神经系统中广泛表达,受各种细胞外刺激,影响突触传递、神经重塑、形态分化和存活等,造成神经元的凋亡、苔藓纤维出芽、胶质增生等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但常引起胃肠极度不适且病情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全球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上,西医主要予以口服解痉、促泌、抗抑郁类药物等治疗,但存在不良反应多,远期疗效差等弊端,因此,寻找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IBS疗效确切、作用持久,成为了近年研究的热点方向。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中医药方法治疗IBS相关通路的机制研究中,以电针、艾灸、中药单体、复方汤剂为主,作用途径涉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5-羟色胺(5-H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中医药能通过调节此系列信号通路修复肠道炎症、降低内脏敏感性、增强肠黏膜屏障及调节肠道动力,发挥着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治疗IBS的重要作用。该文以细胞信号通路为基础,综述中医药治疗IBS机制研究的进展,以期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IBS提供理论支撑和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3.
依达拉奉(edaravone),化学名为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MCI-186,3-methyl-1-phenyl-pyrazolin-5-one),含亲脂性基团,为脂溶性药物,具有良好的膜通透性,静脉给药可清除羟基基团,是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心脑肺肾等都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1],尤其在神经系统中,有着一定的临床疗效,也是目前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备受关注的一种药物.  相似文献   
4.
龙秀英  龙敏  宋春江  曾尚霞  李雨芹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386-3387,3389
目的对复发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首次发病后使用降压药情况的调查,探讨引起其临床应用不规范的一些主要原因。方法从某院2005年9月~2011年6月住院的639例脑梗死患者中筛选出复发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102例,调查其住院前使用降压药的情况,分析降压药使用不规范的原因。结果 102例复发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75例(73.53%)患者降压药使用不规范;其中,47例(46.08%)患者虽坚持服用,但32例患者血压未达标占68.09%(32/47);21例(20.59%)患者间断服用降压药;7例(6.86%)患者未服用降压药;降压药使用不规范的主要原因为:患者担心不良反应;患者对高血压认识不足;患者或家属认为无效;患者未坚持内科门诊随访,未接受专科医生指导;门诊医生随访中忽略询问使用情况;患者嫌麻烦;患者因出现副作用而停药。结论相当比例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不规范及未能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达标率较低。应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加强脑卒中及高血压健康教育,以提高降压药使用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参芎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收集参芎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试验,应用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对19项研究结果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估计,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差异.结果:同质性检验X2=6.413,自由度为18,P>0.05;合并效应值的估计:OR =3.476,0R95%可信区间为2.680 ~4.510;0R的检验:x2=87.982,P<0.01.不良反应少.漏斗图提示: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参芎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确切疗效,且安全、不良反应少,但尚需进行严格的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提供更有效说服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贴敷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华医学会期刊、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有关穴位贴敷治疗胃脘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检索日期自建库至2022年12月,使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4篇RCTs,共2327例患者(试验组1162例、对照组1165例)。Meta分析显示,穴位贴敷能提高治疗胃脘痛的有效率[OR=4.15、95%CI(3.11,5.53)、P<0.00001];降低胃痛积分[SMD=-1.44,95%CI(-2.02,-0.86),P<0.00001]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SMD=-1.81,95%CI(-2.59,-1.02),P<0.00001];加快胃痛缓解[SMD=-2.17,95%CI(-2.49,-1.84),P<0.00001]。结论:穴位贴敷能明显提高胃脘痛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因纳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无镁细胞外液"诱导海马神经元产生癫痫样放电形式,建立离体癫痫模型.方法:采用24h新生Wistar大鼠,取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免疫荧光鉴定神经元.体外培养至第9d时,用"无镁细胞外液"处理3h,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神经元在相应时间点的放电情况.结果:通过鉴定可见,所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纯度接近100%.在"无镁细胞外液"处理3h后致恢复正常细胞培养液培养24h,神经元仍存在自发的"癫痫样放电".结论:采用本方法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在"无镁细胞外液"的作用下可形成稳定的癫痫样放电,为今后进行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在国内外多个数据库中检索已经公开发表的关于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文献,通过严格文章筛选应用Review Manager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分析显示,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改善其临床疗效的比值比(OR)合并值为3.80(95%可信区间为2.70~5.30)。MMSE评分疗效标准化均数差(SMD)合并值为4.02(95%可信区间为3.02~5.01)。ADL评分疗效标准化均数差(SMD)合并值为8.0(95%可信区间为3.70~12.29)。HDS评分疗效标准化均数差(SMD)合并值为4.08(95%可信区间为3.46~4.7)。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在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上,患者智力、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明显。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2018年行头CT或MRI检查的171例患者,诊断为脑小血管142例(脑小血管组),排除脑小血管病的29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血脂等指标,同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幽门螺旋杆菌等指标是否与脑小血管病相关。结果脑小血管病组与对照组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小血管病相关(OR=3.38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为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但仍需进一步验证及研究其机制,从而更好地治疗和预防脑小血管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国内外多个数据库中已经公开发表的关于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依据纳入、排除筛选数据应用Review Manager5.3做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分析显示,对于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的比值比(OR)合并值为3.83(95%可信区间为2.60~5.6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标准化均数差(SMD)合并值为-6.33(95%可信区间为-9.80~-2.86)。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有确切疗效,且安全、不良反应较少,但由于所选样本质量偏低,尚需进一步进行严格的、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验证,以便提供更有效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