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卒中单元的发展现状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在我国,卒中每年发病率为150/10万,死亡率为120/10万。尽管卒中的治疗在动物试验中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临床治疗仍不尽  相似文献   
2.
微透析是生物化学领域一种崭新的活体局部连续采样分析技术,一经问世便被迅速运用于生命科学的各科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微透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其在中医经脉脏腑相关研究领域中的拓展应用提出设想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气虚型胸痹模型大鼠的发病机制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复制冠心病心气虚模型,分为模型组、药物反证组、针药结合反证组、正常组,测定血清中VEGF、cTnⅠ含量.结果 药物反证组、针药结合反证组较模型大鼠血清中VEGF和cTnⅠ的含量明显降低,模型组较正常组大鼠血清中VEGF和cTnⅠ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血清VEGF、cTnⅠ水平的变化与气虚型胸痹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阳和平喘颗粒对实验性支气管哮喘时炎症及组织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哮喘的机理。方法:采用卵蛋白成功诱发豚鼠哮喘后用阳和平喘颗粒进行治疗,ELISA法检测豚鼠血浆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和白介素-6(IL-6)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浆中ET含量,并采用光镜和电镜法观察其对肺组织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血浆中sIL-2R、IL-6和ET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肺组织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显示:模型组动物的肺组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片状浸润,Ⅱ型细胞部分线粒体脊突消失、膨胀,板层小体减少,有较多排空现象。肺组织光镜观察显示:血管腔狭窄,毛细血管内皮肿胀,核浓缩,胞浆内可见到髓样小体(细胞器变性),基底膜结构不清。阳和平喘颗粒高剂量可明显降低上述炎症介质,并可抑制肺组织中的炎症细胞浸润。结论:阳和平喘颗粒可能通过抗炎而达到抗实验性哮喘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整理归纳针灸治疗腹型肥胖的方法、手法、穴位并分析临床治疗的规律性和仍存在的不足,为临床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在中国知网中检索2016年至今关键词为针灸、腹型肥胖、中心性肥胖的文献并进行总结。结果:针灸在治疗腹型肥胖时,方法具有多样性但以电针居多;手法以提插捻转、平补平泻为主,进针深度、留针时间会影响最终疗效;选穴时以脾胃经为主,天枢穴为核心。结论:在治疗腹型肥胖方面,中医针灸疗法相比于西医运动、节食、手术等疗法有独特优势,针灸方法的多样性为医者提供了多种治疗途径,治疗的针刺手法和取穴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可寻,为临床治疗腹型肥胖构建了框架。但目前还存在腹型肥胖疾病的病因、作用机制不明确,临床治疗尚未形成统一处方,辨证分型体系研究不够透彻,临床实验未规范要求等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电针心经不同节段对家兔心上交感神经丛放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经脉脏腑相关是针灸经络理论的核心,也是针灸作用机制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本文从心经与支配心脏交感神经电活动关系的角度探讨针灸经络理论的核心内容。目的:观察电针心经不同节段对家兔心上交感神经丛放电活动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安徽中医学院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心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4-03在安徽中医学院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心实验室开展,共选健康青紫兰家兔36只,体质量(2.8&;#177;0.3)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即电排针刺激心经腕部(“神门”区)、肘部(“少海”区)和腋部(“极泉”区)经脉主干3组。方法:每次每组各选1只同性别、体质量差小于10%的家兔,同步进行实验。在Olympus解剖显微镜(日本)下分离心上交感神经丛,埋植多股不锈钢丝双极电极,进口专用凝胶(美国产)固定后,关闭胸腔,控制肛温(39&;#177;0.5)℃,50mL/L葡萄糖等渗液静脉滴注维护2h后电针。记录分析心率变异性和心上交感神经丛放电活动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电针后各组动物的心率变异性、功率谱高频/低频值分析。结果:纳入家兔共3组,每组1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电针后,各组心率变异性的总心率变异性值和心上交感神经丛放电活动频率增高,功率谱高频/低频比值下降,以电针腕部组为著,肘部组次之,腋部组最弱。结论:电针心经不同节段,均可促进心上交感神经丛放电活动,增强左心功能,且以心经腕部经脉主干与左心功能间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偏瘫型偏头痛为偏头痛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较少见,报道不多,现报告1例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8岁,农民,因“发作性恶心呕吐伴肢体活动障碍3年余加重10余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发病后2d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不伴有明显头痛。  相似文献   
8.
肛门括约肌肌电图对多系统萎缩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种少见的,散发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MSA出现骶髓前角选择性的细胞脱失,同时伴有残留运动神经元的侧枝芽生。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AS-EMG)表现为时限延长、多相波增多、出现自发电位或卫星电位等神经源性损害的改变。在怀疑MSA时该项检查可作为常规的电生理检查方法。本文就近年EAS-EMG在MSA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后截瘫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硬膜外麻醉后截瘫患者的临床、电生理、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3例中1例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后出现神经根损伤,致1侧下肢弛缓性瘫痪。1例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后出现腰骶神经根炎,致2下肢弛缓性瘫痪。另一例腰椎间盘脱出、椎管狭窄行L4/5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后出现两下肢弛缓性瘫痪。经治疗1例痊愈,2例好转。结论硬膜外麻醉后截瘫的发生率低,但预后差,早发现、早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电针对大鼠急性缺血心肌细胞caspase基因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电针对急性缺血心肌细胞caspase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电针对缺血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 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电针心经前后正常心肌和缺血心肌细胞的caspase基因及其相关宇列。结果 在Affymetrix提供的大鼠U230A全基因芯片中,有17条caspase相关基因序列,完全检测到6条,未检测到4条。7条有差异性表达。结论 电针可以显著影响心肌细胞内caspase基因及其相似序列的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凋亡的进程.保护缺血心肌细胞,其中NM_022303.1、NM_022277.1和NM_053736.1三个基因序列可能是电针抗缺血心肌细胞凋亡的重要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