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分子马达作为生物体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丝分裂及细胞骨架的构建等,是生物体内一种蛋白质类纳米机器。分子马达种类很多,沿微管定向运动的动力蛋白和驱动蛋白、以肌动蛋白丝为运动轨道的肌动蛋白、三磷酸腺苷(ATP)合成酶、以离子跨膜运输为驱动力的鞭毛马达等,它们运输受到阻碍会引起疾病,如胃癌、阿尔茨海默病及黑色素瘤等。分子马达定向运动的特性使其可靶向治疗疾病,因此针对分子马达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已成为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笔者首先详细介绍了分子马达的种类、组成结构、主要功能以及运动机制,然后总结了近几年分子马达的应用进展,最后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对分子马达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借鉴有关植物蜡的提取方式,采取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法,探索从亚麻油油渣中提取植物蜡的工艺。设计正交实验L9(34)优化实验条件,最终确定了一条亚麻油油渣中植物蜡的提取工艺,并对提取的粗品进行精制,分析了精制蜡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CCD-RSM)优化姜黄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curcumin niosomes ,Cur-Nio)的制备工艺和处方,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以硬脂山梨坦(Span 60)和胆固醇作为载体材料制备Cur-Nio,以包封率、载药量、平均粒径为考察指标,以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优化制备处方。以CCD-RSM选取最佳处方,用二项式进行拟合预测分析,按优化出的处方制备Cur-Nio,考察测定Cur-Nio粒径、PDI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Cur-Nio形态,差式扫描热及X-射线衍射分析结构特征及晶型是否有变化,并对其稳定性及体外释放进行考察。结果:Cur-Nio的制备最佳处方及工艺条件为Span 60与胆固醇的质量比值为3.096∶1、水化时间为65 min、水化体积为19.45 mL;优化后的处方制备出的Cur-Nio的平均粒径是(151.70±2.003)nm,PDI为0.21±0.013,Zeta电位为(-45.10±1.40) mV,包封率为(82.91±0.59)%;透射电镜观察Cur-Nio外观圆整;长期存放4 ℃具有一定稳定性;差式扫描热及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Cur以无定型或分子状态包裹在囊泡中;体外释放结果表明,与游离姜黄素溶液相比,具有明显缓释效果。结论:通过CCD-RSM优化后的Cur-Nio,制备工艺简单,外观圆整,粒径均匀,具有缓释作用,符合优化试验结果。有效提高了姜黄素的生物活性,可用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唑吡坦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对丘脑和下丘脑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模拟海拔5500 m低压低氧环境,通过阈上剂量(50 mg·kg-1,ip)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翻正反射消失(LORR)实验建立低压低氧致失眠模型。采用LORR实验观察常压常氧和低压低氧条件下唑吡坦(0.33,1,3,9和27 mg·kg-1,ip)与戊巴比妥钠镇静催眠阈下(20 mg·kg-1,ip)和阈上剂量的协同效应及唑吡坦(10,13,17,20,23,30和40 mg·kg-1,ip)的镇静催眠效应。运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测定常压常氧和低压低氧条件下给予唑吡坦(10,20和40 mg·kg-1,ip)1 h后,小鼠丘脑和下丘脑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结果 低压低氧处理1 d显著缩短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LORR持续时间(P<0.05)。与常压常氧溶媒组和低压低氧致失眠溶媒组相比,常压常氧唑吡坦9和27 mg·kg-1组和低压低氧致失眠模...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能够在体记录清醒自由活动小鼠丘脑网状核场电位多通道电生理记录平台.方法 在小鼠丘脑网状核植入记录电极,采用OmniPlex神经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清醒自由活动小鼠丘脑网状核的局部场电位,用Offline Sorter和NeuroExplore等软件对局部场电位滤波,对滤波后的γ和θ振荡场电位进行频谱分析.小鼠ip...  相似文献   
6.
纳米乳作为一种新型纳米载药系统,由于粒径小、黏度低,可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及生物利用度而显示出优越的载药效果,并可改变难溶性药物临床应用剂型较少的现状.该文阐述了纳米乳与微乳、常规乳液的差异;分析了影响纳米乳性质的关键因素,包括组分的选择、温度和pH以及制备方法;展示了纳米乳多元化的给药途径;列举了国内外纳米乳上市产品及临床试验,同时指出纳米乳的局限性,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肺部给药已成为肺部疾病药物及某些蛋白类全身作用药物的重要给药方式。本文结合影响干粉吸入剂(DPI)性能的两大因素,即装置与微粒,就其体内、外评价体系的几种新颖的技术手段,如颗粒分布撞击器、电动力学悬浮模拟微粒与细胞表面作用的装置、液压肺技术,以及小鼠气管内吹入装置等进行了重点阐述,为DPI的研究与开发提供评价技术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长春新碱长循环热敏脂质体(VTSL)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MTT法评价长春新碱注射液(VCR)和VTSL对sw620、PANC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使用香豆素-6(Cou-6)标记脂质体,Hoechst 33258细胞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T-1080细胞对长循环热敏脂质体(TSL)摄取情况;建立荷瘤裸鼠模型(HepG-2、MCF-7),给药后加热肿瘤部位30 min,测量裸鼠体质量和肿瘤体积,比较研究VTSL的抑瘤效果。结果脂质体组给药后72 h,sw620细胞活性均<5%,PANC细胞活性均<20%,较VCR显示出更强的细胞毒作用;Cou-6标记脂质体加热后细胞内绿色荧光增强,细胞摄取增多;同剂量下VCR和VTSL对HepG-2、MCF-7的抑瘤率分别是50.0%和69.7%,47.8%和76.1%,治疗结束后肿瘤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将长春新碱制备成为VTSL提高了细胞毒性,加热能促进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在相同治疗剂量下,VTSL比VCR抑瘤率显著提升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果表明将长春新碱制备为VTSL应用于实体瘤治疗,能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有潜力拓展该药物的临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酵母菌中麦角固醇的提取以及纯化方法,探索提取高纯度麦角固醇的工艺路线.方法 首先将1.00g酵母粉浸入20~30 ml乙醇中进行超声破壁,再取沉淀进行皂化反应:醇碱体积比为1∶2、物料皂化剂比(m∶V)为1∶10、30%NaOH、70%乙醇、2.5 h的皂化时间、85℃的皂化温度.待反应液冷却,加入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操作,取乙酸乙酯相并浓缩,经柱层析得粗品,最后经重结晶纯化得麦角固醇产品.结果 麦角固醇的提取率为1.63%且纯度>98%.结论 采用该法提取和纯化麦角固醇,条件温和,纯度和提取效率均提高,且易于工厂实现工艺放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