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天花粉系指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为我国临床常用中药材,主要含有蛋白质、多糖、皂苷、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抗肿瘤、终止妊娠、降血糖、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活性。从天花粉主要成分分离纯化方法、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天花粉的质量控制、活性成分的提取开发、药理作用的深入挖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碘酸钠法,以BSA,OVA为载体蛋白合成斯皮诺素的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通过紫外扫描法鉴定,偶联率分别为17,13.7。采用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测定小鼠血清,其最高效价达1∶32 000,灵敏度为211.6μg·L-1且交叉反应率低,表明小鼠经斯皮诺素-BSA免疫后可产生高效价、特异性好的抗斯皮诺素抗体。该实验首次成功制备了具有免疫原性的斯皮诺素人工抗原,为进一步制备斯皮诺素的单克隆抗体及建立斯皮诺素的免疫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后负荷增加大鼠不同时间点心脏全基因谱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雄性SD大鼠110只,术前随机取10只进行处理,相关参数作为基线数据;其余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周亚组、8周亚组、18周亚组)、模型组(2周亚组、8周亚组、18周亚组),芪参益气滴丸低剂量组(8周亚组、18周亚组)、芪参益气滴丸高剂量组(8周亚组、18周亚组),每个亚组10只。模型组大鼠采用缩窄腹主动脉的方法建立心脏后负荷增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腹主动脉只穿线不进行缩窄。芪参益气滴丸组手术同模型组,术后2周开始每日给予芪参益气滴丸流浸膏灌胃处理(低剂量组150 mg/kg·d,高剂量组300 mg/kg·d)。各组大鼠分组后分别在术前、术后2周、8周、18周采用小动物超声实时影像系统及颈动脉插管检测大鼠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完成上述步骤后,处死大鼠,取左心室,进行大鼠心脏RNA建库,使用Illumina HiSeqTM2500/MiseqTM对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造模术后第8周、第18周,芪参益气滴丸组与模型组比较,能够改善后负荷增加大鼠心脏每搏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减小平均动脉压、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压。芪参益气滴丸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在造模术后第8周与基线时全基因表达差异表达基因的个数增高,分别为2050、1710个基因,至第18周差异表达的基因个数回落,分别为1741、1558个基因。芪参益气滴丸低剂量组大鼠在第8周、第18周较模型组2周亚组差异表达的基因个数呈降低趋势,分别为2011、1557个基因;芪参益气滴丸高剂量组大鼠在第8周、第18周较模型组2周亚组差异表达的基因个数呈升高趋势,分别为1183、1554个基因。术后8周,芪参益气滴丸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较模型组8周亚组差异表达的基因个数分别为46、78个基因;术后18周,芪参益气滴丸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较模型组18周亚组差异表达的基因个数分别为52、32个基因。GO富集柱状图显示,造模术后第8周,芪参益气滴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大鼠差异基因主要集中于生物过程中的离子转运、化学刺激反应、金属离子运输以及分子功能中水解酶活力、结合功能等;造模术后第18周,芪参益气滴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大鼠差异基因相对分散,主要集中于分子功能中的催化活性、肽酶活性、细胞骨架蛋白结合等。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造模术后第8周,芪参益气滴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大鼠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昼夜节律、甘油磷脂代谢等通路中;造模术后第18周,芪参益气滴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大鼠差异基因主要主要富集于HIF-1信号通路。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可以改善后负荷增加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脏重构,可能与药物引起造模大鼠心脏基因表达谱的显著变化,导致心肌细胞及基质细胞等生物过程、细胞结构、分子功能等一系列信号通路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川 《医学综述》2011,17(8):1154-1157
心力衰竭为慢性进行性疾病,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病症。现主要介绍用于心力衰竭研究的疾病动物模型,包括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法、阿霉素法、冠状动脉结扎法、腹主动脉缩窄法、心室快速起搏法。另外,介绍结合中医理论的病症结合动物模型,主要有心气虚症心力衰竭动物模型、气虚血瘀症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阳虚衰症心力衰竭动物模型、阳虚水停症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李彦川 《医学综述》2012,18(1):121-123
肺动脉高压(PH)是一类以肺小动脉的血管痉挛、内膜增生及重构、微血栓病灶形成、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能够导致右心衰竭、功能受限、最终死亡的疾病。PH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慢性低氧法、野百合碱注射法、分流手术等方法。现分别介绍各模型原理、制作方法、优缺点,为进行PH研究时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饲料钙不足对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SD雄性大鼠20只(7周龄),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n=10,饲料含钙量0.5%)、钙不足组(n=10,饲料含钙量0.15%)。每日记录摄食量,每周称量体重,第16周末处死大鼠,采集血清测定血糖(glucose, GLU)、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采集骨骼肌检测PGC-1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钙不足组大鼠摄食量及体重均无差别(均有P>0.05),但血清GLU、TC、LDL-C水平升高,HDL-C/LDL-C比值降低(均有P<0.05),TG和HDL-C虽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有升高趋势;钙不足组大鼠骨骼肌内调控糖脂代谢及线粒体功能的关键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1α,PGC-1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均有P<0.05)。大鼠骨骼肌PGC-1α表达水平与TC、LDL-C等水平呈负相关(均有P<0.05)。结论 饲料钙不足虽未影响大鼠体重,但可通过抑制PGC-1α的表达从而引起大鼠血糖血脂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中药材黄曲霉毒素B_1胶体金快检方法。方法:对酸枣仁、莲子、薏苡仁、槟榔、决明子和远志6种中药材的前处理方法进行研究,使胶体金法检测能够检测6种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B_1;同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标准方法,对快检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胶体金快检方法检测6种中药材黄曲霉毒素B_1灵敏度为5μg·kg-1,重复性和特异性良好;两种方法检测6种中药材样品共计111批次,结果表明快检方法的判断准确性与液相方法相比达到98.2%。结论:快检方法对样品的结果判断与液相色谱法高度一致,胶体金快检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酸枣仁等6种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B_1筛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基于网络调查的食物频率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随机抽取84名学生就最近4个月内膳食习惯进行两次食物频率的问卷调查。比较学生食物摄入的营养素的相关性,检验问卷的信度;并在第一次网络食物频率问卷调查之后连续记录3天的膳食日志,用三日膳食日志的平均结果与第一次网络食物频率问卷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评价问卷的内容效度。结果①效度研究中,除了胆固醇、维生素A和铜元素,网络食物频率问卷与三日膳食日志的能量和21种营养素摄入量均为显著相关,r为0.229~0.996,r平均值0.594。②信度研究中,两次网络食物频率问卷的能量和24种营养素均为显著相关,r为0.541~0.917,r平均值为0.722。③一致率分析中,营养素的效度研究一致率为88%,营养素的信度一致率为100%。结论基于网络食物频率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是研究人群营养与慢性病关系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9.
我院近5年来,采用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直肠癌14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II&床资料1.1年龄、性别年龄为32~68岁,其中40岁以下者3例,40~50岁者3例,50~60岁者5例,60岁以上者3例。本组患者全部为男性。1.2病灶部位和范围病灶部位距肛门scm以内者6例,5~scTn3例,scm以上者5例。肿瘤累及肠壁周径l/4以下者3例,IH者4例,其余均在1/2以上,2例经由直肠指诊发现,其余均由纤维结肠镜提示。1、3病理情况工期病灶局限于肠壁内者5例,11期肿瘤已浸润至肠壁外者3例,Ill期肿瘤已转移至邻近区域淋巴结者6例;腺癌11例,粘液癌2例,鳞…  相似文献   
10.
中药小分子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飚  李彦川  高雯  李细芬  张兰兰  李萍 《中草药》2018,49(10):2469-2476
近年来免疫分析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药安全性评价、中药(复方)机制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中药小分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这些应用的前提和关键。主要从完全抗原制备、动物免疫、杂交瘤细胞株建立及单克隆抗体生产等方面进行综述,特别对近20年已报道且具有代表性的中药小分子抗原抗体品种进行梳理,为中药小分子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