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腧穴"空间构筑共振假说"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针灸学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对腧穴的认识和应用更加深入、系统,其中最突出的是依据全息理论发现的诸多微针穴位如眼、耳、鼻、舌、口、手、足、第二掌骨等等;其次,自古以来临床医家总结出的经外奇穴,以其确切的疗效而一直得到应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针灸腧穴现象;再次,一些现代针灸学者创立了除上述微针系统之外,不同于传统腧穴理论的腧穴,且行之有效,如郭效宗的"针灸有效点"(<针灸有效点图解>).受这些医家学者的启发,笔者在临床应用一些非阿是穴、非奇穴的非固定穴位治疗疾病,也能取得很好疗效.显然,上述腧穴理论已超越了传统"以经统穴"理论体系范围,使腧穴学更博大精深.故对之加以系统研究,总结其规律,更好完善腧穴理论,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陕西省汉中市2006~2013年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探求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MMR)。方法:对汉中市2006~2013年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年来汉中市总活产数232 446例,从2006年的24 128例增加到2013年的30 876例,呈持续增长态势,增长率27.97%。28年来汉中市孕产妇死亡50例,MMR为21.51/10万,从2006年的45.59/10万下降到2013年的9.71/10万,下降趋势明显。38年来汉中市孕产妇死亡顺位前3位的依次是产后出血(23例,占46.00%)、内科合并症(11例,占22.00%)、产科合并症(4例,占8.00%)。48年来汉中市死亡孕产妇分娩和死亡地点逐渐由乡镇卫生院转移至县级以上医院。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强化基层产科医师的业务能力;规范住院孕产妇的管理、诊断及转诊制度;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是降低MMR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淫羊藿素(ICT)对体外培养 SD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rBMSCs)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 rBMSCs,传代至第4代作多向分化鉴定。分别以10-9、10-8、10-7、10-6、10-5 mol/L ICT 刺激 rBMSCs 后3、6、9 d,分别用 cck-8及碱性磷酸酶 ALP 试剂盒检测 rBMSCs 的增殖及 ALP 活性;10-9 mol/L ICT 处理 rBMSCs 后21 d 作茜素红(AR)染色以判断钙结节的形成。结果:原代培养的 rBMSCs 贴壁生长、呈梭形,能多向分化;ICT 明显抑制了 rBMSCs 的增殖;但增高其 ALP 活性、钙结节形成。结论:ICT 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 rBMSCs 的增殖但促进其分化和矿化。  相似文献   
4.
李学智 《山东医药》2009,49(32):106-107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疝修补术的一种术式。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月应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患者38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的脑功能成像变化特征,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中枢神经取效机制.方法:选取少阳经穴风池、外关、阳陵泉作为治疗穴位,对6名慢性偏头痛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进行扫描,观察分析针刺前后偏头痛患者与健康人相比脑内葡萄糖代谢变化.结果:慢性偏头痛患者脑内出现脑桥、岛叶、项叶、颞叶的脑功能激活区,出现颞叶、额叶、前扣带回等脑功能减低区.针刺后患者的脑干、脑岛等疼痛矩阵脑区的兴奋区消失,脑功能减低区以右侧颞叶为主转变为双侧颞叶对称区域.结论:针刺少阳经对慢性偏头痛镇痛作用的可能靶点是脑桥、脑岛、额叶前部等脑区,针刺后引起双侧颞区脑代谢减低的转变可能是针刺足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的机制之一.推测针刺十二经脉可能在脑内分别有相对特异性的应答特征.  相似文献   
6.
李学智 《中外医疗》2010,29(36):66-67
目的观察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思密达保留灌肠,对照组口服思密达,其余治疗措施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结论保留灌肠效果好,家长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敏感度体质对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运用脑功能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fMRIASL)技术,观察不同体质影响针刺镇痛效应的脑区激活变化特征,探讨体质因素影响针刺效果的中枢响应机制。方法:按标准筛选对针刺不同敏感度受试者,分为不敏感组20例和敏感组20例。针刺受试者左侧足三里穴,测定针刺前后两组受试者的体表压痛阈(PPT),比较两组针刺后的镇痛效应和PPT变化率;行脑功能磁共振ASL扫描,应用SPM 8、ASLtbx等软件对结果进行预处理,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局部脑血流(rCBF)与针感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敏感组受试者的针感VAS评分显著高于不敏感组(P0.05);针刺后敏感组的PPT变化率大于不敏感组(P0.05)。不敏感组激活脑区包括右侧海马旁回、左侧海马、胼胝体、左侧扣带回中部、右侧扣带回中部、额叶、右侧扣带回前部等,敏感组激活脑区包括双侧扣带回中部、双侧扣带回后部、颞叶、右侧海马、丘脑、额中回、双侧扣带回前部、内侧额上回、左侧扣带回前部等。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敏感组右侧扣带回前部和敏感组内侧额上回rCBF与VAS评分存在负相关(r0.3,P0.05)。结论:不同针刺敏感度体质是影响针刺镇痛效应的重要因素,敏感组针刺镇痛的疗效优于不敏感组,针刺可能使不同大脑功能区负激活而产生镇痛效应,内侧额上回、双侧前扣带回的负激活对敏感体质人群的针刺镇痛效应起到积极作用,这可能是针刺敏感体质人群针刺镇痛的中枢效应脑区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灸法对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大鼠性激素/促性激素分泌调节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正常组(n=10)和模型组(n=40),模型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中老年男性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partial androgen deficiency of aging male,PADAM)大鼠模型。从造模成功的大鼠中随机选取32只平均分为4组:温和灸组、瘢痕灸组、药物组和对照组。于造模前、造模后和治疗后测定大鼠血清总睾酮(total testosterone,TT)、游离睾酮(free testosterone,FT)值及悬尾和强迫游泳时间。于治疗后测定血清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及肾脏、睾丸匀浆SOD、MDA含量。结果:(1)运用环磷酰胺复制PADAM大鼠模型成功。(2)治疗结束后,温和灸组、瘢痕灸组、药物组血清TT、FT含量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值均为0.000);血清LH、FSH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值均为0.000);悬尾和强迫游泳时间明显改善(P值均为0.000);肾脏、睾丸SO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为0.000)而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为0.000);温和灸组与瘢痕灸组、药物组相比较疗效更明显(P=0.004,P=0.009;P=0.000,P=0.000;P=0.000,P=0.003),瘢痕灸组、药物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62,P=0.282,P=0.247)。结论:(1)2种灸法均可提高PADAM大鼠血清TT、FT水平及肌张力和抗疲劳能力,其作用与丙酸睾丸素相当。(2)2种灸法均可提高PADAM大鼠体内SOD而降低MDA,提示灸法治疗PADAM可能与其改善体内自由基系统有关联。(3)温和灸疗效更佳,为临床灸法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电针及电针结合脑内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大鼠caspase12、caspasse3、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的影响,探讨电针结合脑内VEGF对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修复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VEGF组,每组15只。后3组采用线栓法进行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法制作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模型。电针组及电针+VEGF组造模后1 d开始电针干预(穴位:百会、曲池、足三里),1次/d,每次30 min,共14 d。电针+VEGF组大鼠于造模成功后24 h行第一次电针干预后,向侧脑室内一次性注入10 μL VEGF165 (0.025 μg/μL)。每组于0 d(造模后1 d,开始电针干预前)、7 d、14 d时,各取5只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mNSS)后处死取材,尼氏染色观察脑梗死区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缺血脑组织GRP78活性,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缺血脑组织caspase12、caspase3、GRP78 mRNA表达量。结果 0 d、7 d、14 d时,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NSS评分升高( P<0.05),镜下可见脑梗死征象(尼氏小体数量明显减少且排列混乱,结构不清晰),GRP78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增多,GRP78 mRNA表达升高( P<0.05),caspase12及caspase3 mRNA表达升高( P<0.05)。7 d和14 d时,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以及电针+VEGF组大鼠的mNSS评分降低( P<0.05),镜下脑梗死征象减轻,GRP78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增多,GRP78 mRNA表达增多( P<0.05),caspase12、caspase3 mRNA表达降低( P<0.05),电针+VEGF组上述指标变化均较电针组明显( P<0.05)。假手术组各时点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3组mNSS评分( P<0.05)、脑梗死征象、caspase12、caspase3 mRNA表达随治疗时间降低( P<0.05),GRP78免疫阳性细胞数量随治疗时间增多,GRP78 mRNA表达随治疗时间升高( P<0.05)。结论 电针结合脑内注射VEGF可促进脑缺血损伤组织修复,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aspase12、caspase3基因,上调GRP78基因的表达有关,且其效果比单纯使用电针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1961年,胡熊以五门全优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公共卫生系(现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由国家统一分配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卫生防疫站.石嘴山市是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新建的以煤炭、陶瓷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当时,该市卫生防疫站仅有十数间土坯房,不足20名工作人员,三间简陋的化验室和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住的是半间草屋和一条没有炕面而铺着稻草的土炕.就从这里启步,胡熊迈出了他倾注全部心血从事的事业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