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m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 guided by complex fractionated atrial electrograms (CFAEs). Methods Twenty-two patients with drug refractory and symptomatic AF(16 paroxysmal, 6 persisten) were enrolled. Using Carto, the left atrial or biatrial replica was created during spontaneous or induced AF, and areas associated with CFAEs were identi-fi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t the site with CFAEs was performed and the end points were to eliminate CFAEs or convert to sinus rhythm. Results Thirteen patients(59%)were converted to sinus rhythm, (7 cases conver-ted directly to sinus rhythm, and 6 via the intermediate atrial tachycardia(AT) or atrial flutter (AFL). The re-maining nine patients required cardioversion with D. C. shock or drug. Repeat ablation was performed in 6 pa-tients (5 AT/AFL, 1 paroxysmal AF). During(10.9 ±4.8) months follow-up, 16 patients (73%) were free of arrhythmia and symptoms. CFAEs were most commonly found along the left interatrial septum, pulmonary veins, left atrial roof. CFAEs ablation prolonged AFCL[(157 ± 18) ms vs (211 ± 32) ms, P < 0.05]. Only one patient had pericardial tamponade that required pericardiocentesis. Conclusion Radiofrequeney catheter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 guided by CFAEs is safe and effective.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洪涝灾害高发地区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湖南省洪涝灾害高发地区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因素。方法选择洞庭湖区6个县研究传染源密度、带茵情况和自然人群、病人与动物抗体水平,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实验室和现场工作。结果(1)传染源:灭鼠前、后和钩体病流行后期鼠密度分别为7.02%、2.31%和4.64%,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灭鼠后鼠密度下降了67.09%:村民家庭家畜饲养以圈养形式占99.15%,喂商品混合饲料的占72.33%。(2)病原学:对鼠、猪、犬和病人的标本进行钩体培养,分离出82株钩体,黄疸出血群占70.73%,1株国内新型茵,黑线姬鼠分离率高达11.03%。(3)血清学:检测1263名自然人15个群钩体抗体,一群以上抗体阳性率未接种钩体苗为50.88%,接种一针四价钩体为72.55%,人群抗体有14群之多;检测85例病人双份血清抗体,确诊63例,符合率74.11%,黄疸出血群感染比例最高;流行季节牛、犬和出栏猪抗体分别有14、8和7个群,牛阳性率最高。结论流行前灭鼠效果好,不仅降低了鼠密度,还降低了带茵率;主要传染源是鼠和牛,牛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于猪和犬;人群接种一针四价钩体菌苗亦有效;病人感染黄疸出血、澳洲和秋季群为多。  相似文献   
3.
4.
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首次海洛因滥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首次海洛因滥用的发生情况。方法 于2004年5~7月,从社区中搜集吸毒人群,调查其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使用毒品的时间和方式及种类、首次吸毒前吸烟、饮酒、朋友、家庭成员和亲戚吸毒的情况。结果 在调查的451名吸毒人员中,首次使用的毒品均为海洛因,其中,首次吸毒方式为口吸和静脉注射的分别为80.7%和19.3%。从出生到首次吸毒的发生率为4.43/100人年(95%CI=4.02~4.8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彝族及其他少数民族(FIR:1.47,95%CI=1.22~1.78)、15岁以前开始吸烟(FIR=1.54,95%CI=1.25~1.83)与首次吸毒发生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需进一步了解吸毒人群首次吸毒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和改善家具制造业和制鞋业接触苯类化合物对作业环境的影响和职业危害情况 ,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采用劳动卫生学调查和卫生统计学处理方法。对 2 0 0 2年由我区卫生监督所开展的对家具制造业、制鞋业等职业中毒事故多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的监督管理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对家具制造业和制鞋业的劳动者作业环境的接触苯类化合物监督管理和预防措施的指导 ,促使家具制造业、制鞋业加强对防护设施投入 ,改善劳动者劳动条件 ,苯类化合物监测样品合格率有原来的 4 8.4 8%上升到 97.2 2 % ,作业场所苯类化合物浓度已达到和接近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说明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和卫生指导对促进对职业危害因素预防和提高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宜兴市近10年尘肺病发病情况,为尘肺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尘肺病诊断、职业卫生调查、尘肺病报告卡等资料,对2004—2013年该市尘肺病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宜兴市10年间新发尘肺病215例;以矽肺和陶工尘肺为主,电焊工尘肺和铝尘肺是新的尘肺病种类,壹期占尘肺总病例的60.93%;男性病例近88%;发病年龄平均60.68岁,接尘工龄中位数为8.75 a,开始接尘年龄中位数30岁,不满18岁的有12例;接尘工种以粉碎、破碎和采矿为主;病例主要来自地质矿产行业和轻工行业,超过2/3的相关用人单位已关闭。结论尘肺病仍然是该市今后一段时期内的职业病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沙眼衣原体抗体IgG(CT-IgG)与衣原体热休克蛋白60-IgG抗体(chsp60-IgG)两种沙眼衣原体相关抗体与输卵管病变的关系,探讨更准确的输卵管性不孕不育的初筛指标。方法收集经腹腔镜确诊的输卵管性不孕不育症患者空腹血清标本55例,健康人空腹血清标本1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对两组衣原体相关抗体CT-IgG与chsp60-IgG进行检测。计算CT-IgG和chsp60-IgG单个指标,两者联合共3种筛查方法的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约登指数(Youden)等。结果两组沙眼衣原体抗体IgG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4.55%和7.76%,两组chsp60-IgG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0.00%和22.41%。两种衣原体抗体联合检测在两组人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7.27%和24.1%。CT-IgG在两组中的OR值为14.3,CT-IgG和chsp60-IgG两者联合检测在两组中的OR值为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IgG和chsp60-IgG联合检测在预测输卵管性不孕中具有较高的筛查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振珅  王兰  朱国平 《陕西中医》2008,29(2):222-223
目的:制备润肌皮肤膏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确定润肌皮肤膏的处方、制备工艺,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并对60例患者进行临床考察。结果:润肌皮肤膏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临床应用治疗色斑的总有效率为93.3%。结论:该制剂配方及制法合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宫、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1月110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阻塞,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术后输卵管通畅184条(83.6%),输卵管中段阻塞36条(16.4%)。结论宫、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卵巢早衰60例临床特征及自身免疫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自身免疫状况。探讨自身免疫异常在PO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早期预测及临床治疗POF提供新途径。方法分析60例POF患者的临床特征。对POF患者(POF组)与70例健康育龄妇女(对照组)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用酶联吸附实验测定两组性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雌激素(E2)及血清中InIrA,InIrB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CD4+、CD8+及CD4+/CD8+变化。结果POF组BIM大于对照组(P〈0.05),POF组子宫及卵巢体积明显减小(P〈0.01),POF组初潮年龄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POF组CD4+低于对照组(P〈0.05),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D4+/CD8+明显降低(P〈0.01),POF组血清抑制素A、BCInhA、B下降(P〈0.05)。通过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CD4+、CD4+/CD8+分别与E2呈正相关,CD8+与E2呈负相关。结论遗传因素和自身免疫因素与POF的发病有关系,E2有免疫抑制作用,可抑制T细胞免疫应答,血清Ihn水平下降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做为早期预测POF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