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6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属“痹症”范畴。是由风寒湿三气直接侵袭经络所致,用火针治疗痹症早在《灵枢、官针》中就有“九曰粹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笔者近年来用火针治疗痹症30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疗效标准:治愈:肿痛消失,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复查检验指标正常。本文14(46.7%);显效:疼痛基本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云南省1型艾滋病病毒(HIV-1)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共感染的静脉吸毒人群(IDUs)中,HCV对NS5A抑制剂的天然耐药相关变异(RAVs)的流行情况。方法 2014年1—6月在云南省IDUs中连续收集HIV-1和HCV抗体均为阳性的样本288份,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NS5A基因进行扩增,将获得的片段测序后进行耐药相关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结果获得NS5A基因序列共185条,1a亚型中未发现优势RAV;1b的优势RAV为H58P(17/18);3a的优势RAV为H58P(43/43);3b的优势RAVs为H58P、Q30K和L31M,发生率分别为97.2%(70/72)、95.8%(69/72)和88.9%(64/72);6a的优势RAVs为Q30R(11/11)和Y93T(11/11);6n亚型中优势RAV为Y93S(14/14);6xa的优势RAVs为H58P(6/6)和M28V(6/6)。结论云南省IDUs中流行的HCV亚型的NS5A基因中普遍存在天然耐药相关变异,采用NS5A抑制剂开展治疗时应充分考虑本地主要流行的天然耐药突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红河州HIV/HCV合并感染者中HCV的基因型分布。方法 收集2018-2019年红河州HIV/HCV抗体阳性的血浆246份,进行HCV病毒载量检测,对有病毒载量的样品E1E2区和N55B区采用巢氏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基因序列测定,所得序列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HCV的分子亚型。结果 结合2个基因片段,最终120份样品获得了分型结果。3b为主要亚型,占30.8%(37/120),其他亚型按照比例依次为3a(21.7%,26/120)、6a(17.5%,21/120)、6n(16.7%,20/120)、其他亚型(13.3%,16/120)。各HCV亚型在民族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计算各亚型在E1E2区和NS5B区的基因距离,结果显示在3a、3b、6a、1b、6n这5种亚型中,3a的基因距离最大,且3a、6a、1b、6n的基因距离均与3b的基因距离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红河州HIV/HCV合并感染者中,3b是主要流行亚型,且在该人群中有较长的流行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MSM新报告HIV-1感染者在接受ART 48周内总HIV-1 DNA水平变化情况,为评估疾病进展提供数据。方法 连续招募新报告的MSM HIV-1感染者,于ART前(基线,0周)、治疗24周和48周三个时间点分别采集患者样本进行血浆HIV-1新发感染检测(基线)、血浆HIV感染亚型检测(基线)、外周血CD4细胞计数、血浆HIV-1 RNA定量检测和全血HIV-1 DNA定量检测,比较上述指标在ART过程中的变化,分析总HIV-1 DNA水平与传统疾病进展替代标志物(HIV-1 RNA水平和CD4细胞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治疗48周时的总HIV-1 DNA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招募到49例调查对象,在基线、治疗24周和48周时的CD4细胞水平分别为263(182,327)、355(287,421)、381(300,483)个/μL,HIV-1 RNA水平分别为4.31(4.06,5.05)、0(0,2.07)、0(0,1.08)log10IU/mL,总HIV-1 DNA水平分别为2.44(1.97,2.89)、2.35(1.90,2.61)、...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枳壳燥性的产生机制,并比较不同炮制品对正常大鼠胃窦、结肠c-kit和干细胞因子(SC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生品枳壳高(10 g·kg~(-1),下同)和低(1 g·kg~(-1),下同)剂量组,麸炒枳壳高、低剂量组,蜜麸枳壳高、低剂量组及慢传输型便秘(STC)模型组,各给药组大鼠灌服相应药液1次/d,模型组大鼠灌服复方地芬诺酯片溶液,空白组大鼠灌服同等体积生理盐水,所有实验动物均连续给药30 d。在第30 d处死大鼠并迅速剖取胃窦与结肠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仪检测组织中c-kit和SC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生品枳壳组胃窦与结肠的c-kit和SCF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生品枳壳高剂量组所有检测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麸炒枳壳组、蜜麸枳壳组胃窦与结肠的c-kit和SCF mRNA表达有显著增加(P0.05,P0.01)。结论:长期高剂量服用枳壳生品能显著抑制正常大鼠胃肠道c-kit和SCF mRNA的表达,进而影响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从而造成肠燥便秘;麸炒枳壳与蜜麸枳壳均能有效缓和生品所产生的肠道燥性效应,且蜜麸炒品炮制减燥作用优于麸炒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云南省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和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 NG)感染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1—6月, 对云南省16个州(市)的暗娼人群共2 627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并采集尿液样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云南省暗娼人群的CT感染率为14.4%(379/2 627), NG感染率为3.6%(94/2 627), CT和NG混合感染率为2.2%(59/2 6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滇东南地区(OR=3.225, 95%CI:1.946~5.345)、≤25岁(OR=2.411, 95%CI:1.579~3.681)、在本地工作1~<6个月(OR=1.658, 95%CI:1.216~2.261)、最近一年被诊断出性病(OR=7.558, 95%CI:4.017~14.221)是暗娼CT感染危险因素;滇东南地区(OR=3.219, 95%CI:1.232~8.411)、少数民族(OR=1.982, 95%CI:1.238~3.172), 以及在本地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查找云南省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血清学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方法 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快速试验、筛查确证和条带判读的平均分和满分实验室比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云南省分别有36、58、73、86和115家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参加全国血清学检测能力验证。快速试验平均分98.95~100分,满分实验室比例98.18%~100%。筛查确证平均分97.71~99.70分,满分实验室比例86.11%~96.55%,有上升趋势(χ2 = 15.21, P<0.05)。县级实验室提升明显(χ2 = 56.73, P<0.05)。条带判读平均分91.14~97.38分,满分实验室比例54.39%~91.67%。2019年能力验证中,首次参加的实验室条带判读满分比例明显低于已参加过的实验室(χ2 = 8.32, P<0.05)。25家实验室被扣分,80%(20/25)为县级实验室。33.33%(6/18)的非疾控系统实验室未得满分。结论 云南省艾滋病确证实验室不断向县级疾控中心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机构推进。HIV抗体检测水平整体较高。通过开展能力验证,实验室检测水平得到提升。条带判读是薄弱环节,需持续开展强化培训,尤其是针对新开展工作的实验室。省级和州级中心实验室应加强县级实验室和非疾控系统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云南省暗娼人群中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的亚型分布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2020年结合艾滋病哨点监测开展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调查,收集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核酸阳性样本374例,使用巢式PCR扩增CT的OmpA基因区并进行分析。  结果  在173个成功获得序列的样本中,共检测出7种基因型,其中以E型、F型、J型和D型为主要基因型,分别占24.9%(43/173)、21.4%(37/173)、19.1%(33/173)、17.9%(31/173),其他包括G型(9.3%,16/173)、K型(4.6%,8/173)和H型(2.9%,5/173)。不同型别之间在调查地区、户籍、是否为边境州(市)、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样本来源和场所档次等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云南省暗娼人群中存在多种的CT亚型,其分布在主要的人口学特征上无差异,可为进一步控制CT的传播提供指导,也可为将来治疗和疫苗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婚检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以及效果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选取云南省保山市、德宏州、红河州、临沧市、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婚检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尿液/宫颈分泌物样本进行CT核酸检测。   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671例,总的人群感染率为6.64%(111/1671,95%CI:5.40%~7.80%)。其中男性感染率4.99%(42/841,95%CI:3.50%~6.50%),女性感染率8.31%(69/830,95%CI:6.40%~10.20%)。不同州市C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43),其中普洱市、德宏州和临沧市的感染率较高,为8.87%(29/327),8.64%(26/301)和7.94%(25/315)。年龄18~20岁(AOR = 4.346,95%CI:1.468~12.707)和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AOR = 1.854,95%CI:1.071~3.211)更可能感染CT。  结论  云南省部分地区婚检人群中CT感染率具有地区、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差异。应加强性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强性病的检测能力,加大筛查力度和动员检测,尽可能地发现传染源,并进行规范化的治疗,以有效地控制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云南省25个边境县艾滋病实验室检测能力和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查找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升艾滋病防控能力。方法根据"云南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系统"内实验室信息数据对艾滋病检测能力进行分析,对实验室人员数量进行统计。结果25个边境县共有37家实验室具备CD4+T淋巴细胞检测能力,覆盖24个县。共有25家(覆盖25个县)实验室开展蛋白印迹试验,65家实验室开展快速检测替代试验。可开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24家,覆盖13个县。25个边境县共有1284家快速检测点,平均每县51.4家,高于全省平均的42.7家,每万人1.8家,高于全省平均的1.1家。村级快速检测点833家,平均每县33.3家,高于全省平均的24.5家,每万人1.2家,高于全省平均的0.7家。25家县级艾滋病中心实验室检测人员平均为4.0人,略低于4.2人的全省平均水平。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检测人员平均为5.2人,高于全省平均的2.2人。快速检测点检测人员平均为2.1人,低于全省平均的2.5人,10个边境县不足2人。村级快速检测点检测人员平均1.7人,低于全省平均的1.8人,15个边境县不足2人。结论云南省边境县检测能力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艾滋病实验室人力资源不足,快速检测点(尤其是村级检测点)实验室人员数量亟需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