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上腺素(Epi)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致大鼠炎症性肝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4mL·kg^-1·h^-1;LPS组:静脉注射LPS6mg·kg^-1后,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4mL·kg^-1·h^-1;低、中和高剂量Epi组:静脉注射LPS6mg·kg^-1后,分别静脉滴注Epi0.12、0.3和0.6μg·kg^-1·min^-1。在LPS注射前、注射后2和6h3个时点取血,检测血清ALT、AST、TNF-α、IL-1β和IL-10水平,并在6h时点观察肝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LPS组注射LPS后2、6h血清AST和AL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同时血清TNF-α、IL-1β和IL-10水平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病理检查结果示:LPS组肝窦扩张、充血,局灶性肝细胞坏死。高剂量Epi可显著降低血清AST和ALT水平,减轻肝脏病理损伤,并显著可降低TNF-α水平和升高IL-10水平(1)8LPS组,P均〈0.05),但对IL-1β水平无影响。中、低剂量Epi对LPS致炎症性肝损害无明显保护作用。结论 Epi可通过抗炎作用减轻LPS诱导的炎症性肝损害。  相似文献   
2.
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报告 5例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病例 ,并复习相关文献 ,总结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2 0 0 1年5月至 2 0 0 3年 10月 ,对 5例年龄 9个月至 10岁 ,主诉为反复咳嗽、气促并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的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 ,给予支气管镜检及气道内异物取出术 ,配以反复纤维支气管气道内冲洗、呼吸机机械通气、胸部物理治疗、强化护理及吸痰等综合治疗。结果  5例中 ,4例支气管镜检取出异物 ,1例为吸痰时吸出支气管状条形异物 ,经病理检查确诊。双侧支气管病变 1例 ,左侧支气管病变 2例 ,右侧支气管病变 1例 ,另 1例吸痰时可吸出。死亡 2例 ,其余 3例均痊愈出院。病理组织学分型按Seear方法 :Ⅰ型 3例 ,Ⅱ型 2例。结论 塑型性支气管炎是一种高危性疾病 ,确诊需依靠支气管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气道护理和胸部物理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脓毒症(sepsis)是已证实的感染所引起的全身炎症综合征,是当今医学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来探寻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并积极寻找新疗法。最近的一项调察结果[1]显示,在美国,每1 000人就有3例严重脓毒症患者,由此推算全国每年有751 000人患病,超过383 000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选择性肠道去污(SDD)对小儿MODS的防治效果。方法2004年4月~2005年6月在ICU住院的符合MODS诊断的患儿60名,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M1组(30名),常规治疗 口服庆大治疗(SDD)M2组(30名),分析研究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血清炎症介质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M1组在ICU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68±4.8)d,M2组为(9.69±1.56)d,(P<0.05);M1组出现感染并发症的人数多于M2组;M2组患儿中性粒细胞计数在治疗期间下降更为明显;M1组患儿血清TNF浓度在治疗前、后没有显著变化,M2组血清TNF浓度在治疗后明显降低。结论选择性肠道去污的治疗能有效减轻并发症,缩短病程,能否降低病死率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地区医院儿科主要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的情况。方法对2000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5所儿童专科医院检验科报送检标本分离出的4种革兰阳性球菌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实验。结果5所医院临床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共7825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检出率为6.87%,红霉素总耐药率为66.39%,并且有逐年上升趋势,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或中度敏感菌株。分离出肺炎链球菌4781株,其中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的平均检出率为68.64%,红霉素耐药率为90.80%,两者耐药率均逐年上升。分离出1301株β溶血性链球菌,对青霉素全部敏感,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80.94%,且耐药率在逐年增加。分离出肠球菌共2216株,对万古霉素的中度敏感率为3.11%,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48.03%,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6.47%。结论除β溶血性链球菌外,多数革兰阳性菌对广谱青霉素的耐药率都偏高;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居高不下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高。MRSA仍在较低水平,本研究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但出现对万古霉素中度敏感耐药的肠球菌。因此要加强对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和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中(PICU)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以期提高ARDS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6月~2004年2月我院PICU的14例确诊为ARDS患儿的特点。结果ARDS的发病率为2.3%。诱发ARDS的因素有体外循环、肺炎、脓毒症、休克等,其中以体外循环为最多见(占发病人数的42.9%)。确诊时急性肺损伤指数和PaO2FiO2分别为(3.2±0.6)和(86.5±23.8)。机械通气时最高吸气峰压和呼气终末正压分别是(33.8±8.4)cmH2O、(8.3±4.8)cmH2O。ARDS平均住院时间为18.1d,占PICU危重病人总住院时间的21.2%。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呼吸衰竭死亡6例(病死率42.9%),占PICU死亡总数的21.5%。结论积极去除高危因素预防ARDS、探讨ARDS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病死率仍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早期肾损伤敏感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0年12月至2001年11月广州市儿童医院儿科病房45例SIRS患儿及30名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尿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EIA)测定,尿微量IgG、血、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比色法(ELISA)测定,尿N-α-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尿ALB、β2-MG、RBP、NAG、血β2-MG、血RBP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尿ALB、β2-MG、RBP、NAG、血β2-MG、血RBP为SIRS患儿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SIRS患儿早期机体反应较轻时已存在早期肾损害并且病变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肠道腺病毒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婴幼儿重症肺炎诊治水平.方法 对重症肺炎尸检脑、肝、心、肺、肠、脾组织进行腺病毒巢式PCR检测,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中3型腺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的分布情况.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3型腺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都为阴性.肺和肠中腺病毒巢式PCR结果为阳性,测序结果显示都为腺病毒41型.结论 肠道腺病毒41型感染可能是婴幼儿重症肺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与强化胰岛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重患者常伴有应激性高血糖,这种高血糖状态常给机体带来损伤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强化胰岛索治疗可以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病率,改善其预后.其机制主要包括血糖控制作用、改善血脂代谢作用、抗炎作用和防止内皮功能障碍及高凝状态的作用等.该文就此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