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急诊死亡患者年龄及疾病构成,分析疾病变化特征,了解并掌握死亡患者疾病发展及演变过程,为抢救患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抢救室2012-07—2017-12期间1 882例急诊抢救死亡病历资料,对患者年龄及疾病种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死亡患者年龄前5位分别为年龄≥90岁128例(6.8%);75~89岁889例(47.24%);60~74岁420例(22.31%);45~59岁328例(17.43%);41~44岁32例(1.70%);死亡患者疾病种类前5位分别为(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分类):循环系统(65.30%);呼吸系统(16.15%);神经系统(2.50%);肿瘤(4.99%);消化系统(4.25%)。死亡患者共1754例,占死亡总数93.19%(1 754/1 882);死亡患者疾病病种前5位分别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脑血管病、颅内出血、脑梗塞,死亡患者共1 171例,占死亡总数62.21%(1 171/1 882)。结论:对病死率较高的疾病患者进行重点监护,优化抢救资源的合理应用与配比,从而降低急诊抢救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p38MAPK及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 BMP⁃7)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肝多房棘球蚴病肝纤维化中的潜在作用。方法 以20例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距肝脏病灶0.5 cm内(A组)、距肝脏病灶0.5~1.5 cm(B组)肝组织及距肝脏病灶2 cm及以上的正常肝组织(C组)。肝组织标本分别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中TGF⁃β1、p38MAPK及BMP⁃7蛋白表达水平,分析TGF⁃β1、p38MAPK及BMP⁃7蛋白表达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A组和B组肝组织中肝细胞结构排列紊乱、肝小叶结构有不同程度破坏,可见不同程度肝细胞变性、萎缩、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并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C组肝组织无异常病理改变,肝细胞结构形态正常、大小均匀,未见明显排列紊乱,肝小叶结构清晰,无或轻度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Masson染色结果显示,A组和B组肝组织可见汇管区较多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出现不同程度小叶内纤维化;C组肝组织无明显异常病理改变。A、B、C组肝组织中TGF⁃β1(P < 0.001)、p38MAPK(P < 0.01)及BMP⁃7蛋白(P < 0.05)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TGF⁃β1、p38MAPK及BMP⁃7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均< 0.05),B组TGF⁃β1、p38MAPK及BMP⁃7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高于C组(P均< 0.05)。TGF⁃β1、p38MAPK及BMP⁃7蛋白表达水平均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 = 0.866、0.702、0.801,P均< 0.05),不同纤维化程度肝组织中TGF⁃β1(F = 72.580,P < 0.01)、p38MAPK([χ2] = 31.705,P < 0.01)及BMP⁃7蛋白([χ2] = 48.388,P < 0.0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GF⁃β1蛋白与p38MAPK、BMP⁃7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 = 0.607、0.702,P均 < 0.001),BMP⁃7与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亦呈显著正相关(r = 0.456,P < 0.001)。结论 TGF⁃β1、p38MAPK和BMP⁃7蛋白通过相互作用、共同介导了肝多房棘球蚴病肝纤维化发生。  相似文献   
3.
返流性食管炎的内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近5年我院内镜检出返流性食管炎237例,临床症状主要为烧心、上腹痛、腹胀、呕血、黑便及吞咽困难。食管裂孔疝和十二指肠球部病变为主要的消化系统伴随疾病。内镜表现食管粘膜红斑者占9.7%。孤立性或非融合性糜烂者占29.1%。环周性或融合性糜烂者占34.2%、溃疡形成者占27.0%,且有3.4%发生食管下端狭窄。资料提示本病我国并不少见,发病明显与贲门功能不全和十二指肠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经胃镜取透胃壁竹质牙鉴1例报告曹涛,耿喜成,何冀芳患者女,66岁。因上腹痛10天,于1995年6月29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感上腹部饥饿样疼痛,进食后缓解,并有夜间疼。无恶心、呕吐,无返酸及排黑便。3天前来我院门诊就诊,考虑为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5.
背景复杂性肝包虫病具有多发、残腔大,继发胆汁瘘等特点,术后并发胆漏的防治重心应倾向于术中对胆漏点的清除.腹腔镜下术中若胆道系统给与注射肉眼可见的显影剂,有利于术者对胆漏点进行清除.目的分析复杂肝包虫病患者不同术式术后并发症探讨White test+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腹腔镜术式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19-01诊断纳入复杂肝包虫病并经手术治疗的患者43例,其中开腹组15例(A组),术前行ERCP+腔镜组14例(B组), White test+ERCP+腔镜组14例(C组),分析比较三组术后临床效果.结果行White test+ERCP+腔镜组术后短期残腔胆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 White test+ERCP+腔镜组及ERCP+腔镜组术后远期(3mo)胆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结论复杂肝包虫病患者行White test+ERCP+腔镜治疗术,可有效预防术后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临床效果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20年8月—2022年8月,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2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DFU患者。按区组随机化法, 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12例), 抗生素骨水泥组患者中男7例、女5例, 年龄(64±8)岁, 溃疡面积(41±21)cm2;磺胺嘧啶银组患者中男8例、女4例, 年龄(62±8)岁, 溃疡面积(38±19)cm2。在确保每例患者膝下主要动脉至少1条通畅的情况下, 彻底清创后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3~5 d, 此后对抗生素骨水泥组创面采用载庆大霉素骨水泥、磺胺嘧啶银组创面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行换药治疗, 换药3周后, 均取患侧大腿外侧刃厚皮覆盖创面。清创前与换药3周后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创面组织及足部正常皮肤组织血流强度, 计算创面相对血流强度百分比及血流强度改变率。换药3周后取创缘组织, 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CD31阳性新生血管数与血管形貌, 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D31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双阳性细胞所围成的血管形态, 行免疫荧光染色评估细胞增殖活性(以Ki67阳性细...  相似文献   
8.
梁潇  曹涛 《现代护理》2006,12(23):2186-2186
奥维美通用名为注射用甲磺酸加替沙星,为新一代喹诺酮类抗生素,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敏感菌株引起的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多属轻度,包括静脉炎、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及眩晕等。我院2005年10~11月发生4例严重的不良反应,现将护理报导如下。1资料4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76~92岁,肺炎3例,支气管炎1例。奥维美用量皆为0.4 g+生理盐水250ml,100 ml/h,用药当时无不适反应,用药第2天分别出现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甚至抽搐。停药1 h后,症状消失。2护理2.1患者发病均在第2次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及家属均没有思想准备,出…  相似文献   
9.
超声显像检查用于肝脓肿的诊断及治疗期间的观察已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对于经临床治愈的病例,这些病灶变化与病程长短,病灶大小及治疗方法和穿刺时机的选择有无关系,本文就经临床治愈的34例远期声像图变化的随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自1982年以来共收治胃石症患者26例,16例发生溃疡,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患者共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最短7d,最长90d,平均32d。上腹痛16例,上消化道出血6例(37.5%,其中呕血2例,黑便4例),另外还有腹胀、恶心等症状。 1.2 内镜检查 ①胃石情况:胃石直径2-3.9cm 3例,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