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苓桂气化方(LGQH)对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模型大鼠的心脏功能及血糖、血脂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诱导加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复合HFpEF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为HFpEF模型组、诺欣妥组、苓桂气化方低剂量、高剂量组,以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正常对照组、Wistar kyoto(WKY)空白对照组,各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HFpEF模型组及两个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8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脏超声功能指标包括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二尖瓣心房收缩期最大血流(A)等;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空腹胰岛素(FINS)、C肽(C-P)、心钠素(ANP)、B型脑尿钠肽(BNP)等的含量;取大鼠心脏组织做大体病理和病理切片检测。[结果] 与HFpEF组比较,诺欣妥和苓桂气化方低、高剂量组均对E、E/A比值有一定的改善作用(P<0.05或P<0.01),苓桂气化方组可使大鼠ANP、BNP含量不同程度的减低(P<0.05或P<0.01),而诺欣妥组仅BNP含量较前降低(P<0.01),诺欣妥和苓桂气化方低、高剂量组可不同程度降低FINS、C-P及LEP含量(P<0.05或P<0.01),苓桂气化方低、高剂量组还可降低GSP及GLU水平(P<0.05或P<0.01);苓桂气化方低、高剂量组大鼠血脂指标TC及LDL-CHO水平均较前降低(P<0.05或P<0.01);诺欣妥和苓桂气化方低、高剂量组均对大鼠hs-CRP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1)。[结论] 苓桂气化方具有改善大鼠心脏舒张功能,抑制心房结构性重构,同时具有降低炎性因子、改善糖脂代谢及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内血肿的经颅超声(TCCS)及经颅超声造影(CE-TCCS)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临床拟诊断为急性脑内血肿(ICH)患者66例,利用TCCS在急性期、亚急性期与慢性期观察血肿回声、边界改变,计算血肿体积,并在急性期观察颅内结构并发症.随机选取其中32例在亚急性期行CE-TCCS检查,观察血肿大小、形态及灌注情况,并与造影前对比.将TCCS、CE-TCCS结果与CT平扫、CT灌注(CTP)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CT:61例(61/66)经CT平扫证实为ICH;②TCCS:共显示50例(50/61)ICH,急性期时探测到其中33例ICH伴有侧脑室受压或扩张、血肿破入脑室及中线移位等并发症.血肿随着时间延长回声逐渐减低,边界逐渐清晰光滑.各期血肿长、宽、厚径及血肿体积与CT平扫测量值之间均具有良好相关性.③CE-TCCS:经病灶同侧颞窗观察的30例ICH均显示清晰,血肿长径、宽径与CT平扫结果的相关性优于TCCS.2例经对侧颞窗观察的ICH均显示不清.7例(21.9%)ICH于血肿周边可见低增强水肿带,其宽度与CTP结果相关性良好.结论 TCCS能够明确血肿部位、出血量、颅内结构并发症及其不同阶段的二维超声特征,可对患者病情进行监测并对疾病病程进行初步判断;CE-TCCS可更加清晰显示血肿形态、边界,提供血肿周围组织的血流灌注信息,能够更方便地动态观察水肿带变化.  相似文献   
3.
腹水四项指标检测对消化系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水肿瘤标记物对消化系恶性肿瘤所致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 6例消化系肿瘤和 32例良性腹水患者的腹水标志物CEA、CA50 、CA19 9、SF。【结果】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腹水四项标记物测定值均较两对照组高 ,阳性率也较对照组高 ,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四项标记物联合检测时 ,对癌性腹水的敏感性、特异性可达 83.9%、84 .3% ,诊断准确性 84 .1%。【结论】联合检测腹水肿瘤标记物有助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巴戟天对大鼠运动能力和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巴戟天对大鼠运动能力和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为模型,55只42 d龄雄性Wistar大鼠为对象,随机分为5组:静止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运动ig低剂量巴戟天组(RMOL组),运动ig中剂量巴戟天组(RMOM组),运动ig高剂量巴戟天组(RMOH组),每组10只(剔除不符合试验要求的大鼠).采用专业灌胃器每天ig1次,低、中、高剂量组ig剂量分别为4,8,12 g·kg-1·d-1,ig体积为5 mL·kg-1,C和T2组ig等量生理盐水.6周力竭游泳训练.末次训练后24 h,测定体重、力竭游泳时间及心肌线粒体中丙二醛(MDA)等与疲劳作用相关的指标.结果:RMO各组体重大于运动对照组(P<0.05),力竭游泳时间均长于运动对照组(P<0.01),RMO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力竭游泳导致大鼠心肌线粒体中MDA含量显著升高,运动对照组及RMO各组分别升高至(6.06±0.24),(5.07±0.56),(5.08±0.79),(5.09±0.53) μmol·L-1,但RMO各组明显低于运动对照组(P <0.01);SOD,GSH-Px活性显著下降,运动对照组及RMO各组SOD分别下降至(211.35±20.37),(255.85±10.31),(258.98±8.24),(263.31±12.69)U·mL-1,GSH-Px分别下降至(55.72 ±14.23),(70.64 ±5.83),(70.96 ±4.96),(71.38±5.06) U·mg-1,但RMO各组明显高于运动对照组(P<0.01);RMO各组间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巴戟天具有提高大鼠运动能力和心肌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从而减轻自由基对心肌线粒体膜和肌浆网膜造成损伤,抑制大强度力竭运动造成的心肌线粒体氧化损伤,延缓疲劳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水肿瘤标记物对消化系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放免法检测 5 6例消化系肿瘤患者和 9例结核性腹膜炎、2 3例肝硬化患者的腹水癌胚抗原 (CEA)、糖链抗原 (CA50 、CA19-9)和铁蛋白 (SF)。结果 :消化系肿瘤患者的 4项标志物检测值均较两对照组高 (P <0 .0 1) ,其阳性率也较两对照组高。 4项标志物联合检测时 ,其敏感性、特异性为 83 .9%、84.3% ,诊断准确性 84.1%。  相似文献   
6.
射频透热治疗实体肿瘤的方法已逐渐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应用 ,但是 ,由于在射频透热治疗时局部皮肤及皮下脂肪的过热 ,易引起局部皮肤疼痛、皮下脂肪形成硬结现象的发生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继续治疗。我们自制活血止痛膏 (以下简称药膏 )局部外敷 ,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瘤经皮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 59例周围型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超声(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组(常规超声组27例)与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组(超声造影组32例),术后将所取组织标本送病理检查,取材满足病理诊断为取材成功,分析两组肺肿瘤经皮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与准确率.结果 常规超声组经皮穿刺肺肿瘤活检取材成功率与准确率分别为92.6%(25/27)和77.7(21/27),超声造影组经皮穿刺肺肿瘤活检取材成功率与准确率分别为100%(32/32)和96.9%(31/32);超声造影组取材成功率与准确率均高于常规超声组,两组经皮穿刺肺肿瘤活检取材成功率(χ2=5.10,P<0.05)与准确率(Fisher检验P=0.0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穿刺活检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病灶内的肿瘤活性区,区别坏死区,有助于穿刺取材部位的选择,提高穿刺取材的成功率与准确率,在周围型肺肿瘤穿刺活检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颅脑手术中判断急性脑膨出原因的价值.方法 对32例颅脑手术过程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患者进行术中超声探查,确认是否有颅内出血、脑组织挫伤或弥漫性脑组织水肿发生,并记录出血灶和脑组织挫伤灶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回声特点.结果 32例中,术中超声发现颅内异常28例,包括颅内出血21例、脑组织挫伤4例及弥漫性脑组织水肿3例;其中6例术后经CT证实,其余均在术中得到证实并在超声引导下将血肿或挫伤灶清除.4例患者术中超声未发现颅内异常,术后经CT证实.结论 术中超声可清晰显示并准确定位颅内出血和脑组织挫伤,为急性脑膨出的病因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并可指导术者选择适当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严荣华  成晔 《中国病案》2012,13(1):21-22
为了更好的实施医学检验与检查互认,在其实施过程中应对以下问题加以注意。审查互认资料的合法性、完整性和关联性;对患者提供的资料是否采用以及对某些项目是否需要重新检查,需要向患者履行告知义务;并对患者提供的资料予以妥善保存,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这样才能合理的执行医学检验与检查互认制度,避免因患者不理解而发生纠纷,并且达到减轻患者负担的目的 ,使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脑外伤灶的分型、边界显示、范围测定以及判断灶内脑组织损伤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3例神经外科实施急诊手术治疗的脑外伤患者行术中超声检查,观察外伤灶的特点,判断其类型;对术中超声分型不明确或边界显示不清的外伤灶行术中超声造影检查,确定类型,明确边界,测量范围,并与常规超声、术前CT及手术结果对照;根据外伤灶内超声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判断脑组织的损伤程度及存活状况.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指导术者实时调整手术方案.结果 83例患者经术中超声检查发现148个脑外伤灶,其中32个外伤灶分型不明确或边界显示不清,应用超声造影均准确分型并清晰显示边界;不同类型脑损伤灶的超声造影表现不同,绝对峰值强度存在差异,且随灶内脑组织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减小;同一外伤灶的范围,超声造影显示更准确,其测量值均较常规超声测值大(P=0.01);超声造影后,术者根据反馈信息对21个脑外伤灶的手术方式进行了及时调整.结论 术中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可对各种脑外伤灶准确分型,超声造影可明确外伤灶的范围且可对灶内脑组织的损伤程度作出判断,指导术者及时调整手术方式并为手术操作的精准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