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糖肾清2号有效成分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及血清中PPARγ、RANTES、IL-1β、MCP-1水平的影响,探讨该方减轻DN小鼠肾脏损伤的作用。方法将KK-Ay小鼠30只予高脂饲料喂养3周制备糖尿病肾病模型。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缬沙坦13. 33 mg/kg),糖肾清2号高、中、低剂量组(糖肾清2号方有效成分13. 33 mg/kg,6. 67 mg/kg,3. 33 mg/kg),另设6只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各组小鼠灌胃1次/d,连续干预12周后取血清及肾脏。采用RT-PCR技术检测肾脏组织PPARγ,RANTES,IL-1β,MCP-1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测定肾脏组织PPARγ、RANTES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MC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PARγ mRNA水平下调,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 0. 01),RANTES、IL-1β、MCP-1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 0. 01)。与模型组比较,TSQ高、中、低剂量组PPARγ mRNA水平下调,蛋白水平上调(P 0. 05,P 0. 01),RANTES、IL-1β、MCP-1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调(P 0. 05,P 0. 01)。结论糖肾清2号方可以上调DN小鼠PPARγ水平,抑制炎性损伤,对DN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孟凤仙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6年孟凤仙教授治疗RA的门诊处方,借助Epidata 3.1、SPSS 20.0、SPSS Clementine 12.0计算机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证型及用药频数分析、高频用药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证型及用药频数分析结果显示,1129诊次病例中,湿热痹阻、痰瘀痹阻、瘀血阻络、肝肾不足是排名前四的证型,使用频次20%以上的中药共30味。高频用药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乳香、没药是关联规则最强的药物组合,另挖掘出多组常用药对。聚类分析挖掘出5类针对不同证型的常用组方。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方式,比较客观的总结了孟教授治疗RA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3.
张燕萍教授用二陈汤异病同治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张燕萍教授发现"痰"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痰湿内蕴证在呼吸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中医理论认为有是证用是方,当不同疾病出现相同证型即可采用相同的治法,即"异病同治"。因此,张燕萍教授在此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常以二陈汤为底方加减用药,以健脾化痰、宣降通利。本文列举张燕萍教授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三则病案,以分析张燕萍教授用二陈汤加减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处方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糖肾清1号高、中、低剂量对糖尿病肾病肾组织局部CC族细胞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糖肾清1号高、中、低剂量组,正常组和模型组每日予去离子水10 m L·kg~(-1)灌胃;卡托普利组每日予卡托普利2.33 mg·kg~(-1)灌胃,糖肾清1号高、中、低剂量组每日分别予糖肾清1号颗粒187,93.5,46.75 mg·kg~(-1)灌胃,连续给药12周后取材。采用时实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mRNA转录,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CP-1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RANTE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糖肾清1号可以下调肾组织的MCP-1,RANTES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P0.05,P0.01),并且呈量效依赖性,肾组织MCP-1和RANTES的表达量为糖肾清1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中药各组以糖肾清1号高剂量组疗效明显。结论:糖肾清1号可通过抑制肾组织MCP-1,RANTES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麻杏苡甘汤由汉代张仲景首次创造并应用于风湿所致周身疼痛。后世医家多遵循之,现代临床中也多被应用于治疗风湿痹证。张燕萍教授另辟蹊径,将麻杏苡甘汤应用于慢性咳嗽、便秘、支气管哮喘合并湿疹等不同疾病,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和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多效性。从另一方面可看出,麻杏苡甘汤具有健脾化湿祛痰、开宣肺气的功效,扩大了麻杏苡甘汤的治疗范围,为临床高效诊疗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之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运用中医的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和防治疾病的方法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目的。治未病核心理念就是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主动权,争取却病于未病之前。本文以痔病预防为例,探讨中医治未病之养生方法,深刻理解中医学原创思想与原创优势的现实意义,使中医学更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全人类健康事业中去。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临床常见自身免疫疾病,可导致患者关节畸形,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传统中医对本病认识历史悠久,近现代医家认为,RA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肝肾亏虚、脾胃气血亏虚、阳气亏虚、营卫不和等正气不足为RA发病之本,风寒湿热、痰浊、瘀血痹阻等内外之邪阻滞经络为RA发病之标,治疗方面提出了"从五脏论治""从毒邪论治""从络论治"以及以现代中药药理为用药指导的论治思想。实验研究证实了中药复方治疗RA的有效性,并从缓解RA滑膜炎症,抑制滑膜增生和骨破坏等现代医学理论方面揭示了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秦苓液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AMPK/iNOS信号途径的影响,探讨其对尿酸性肾病肾脏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灌胃配合酵母饲料喂养的方法制备高尿酸肾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别嘌呤醇组[23.33 mg/(kg·d)],秦苓液大、中、小剂量组[剂量分别为:36.4、18.2、9.1 g/(kg·d)],每组12只,予对应药物干预。6周和8周时处死各组1/2大鼠,取肾脏组织。RT-PCR检测AMPKα1、iNOS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MPKα1、p-AMPKα1、i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6周及8周模型组AMPKα1 mRNA和蛋白表达、p-AMPKα1蛋白表达降低,iNOS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 P<0.05)。与模型组比较,6周时秦苓液各组AMPKα1 mRNA表达升高,p-AMPK蛋白表达升高,iNOS蛋白表达降低,秦苓液大、小剂量组AMPKα1 蛋白表达升高(P<0.01, P<0.05);8周时秦苓液小剂量组AMPKα1 mRNA表达升高,中、小剂量组AMPKα1、p-AMPKα1蛋白表达升高,iNOS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 P<0.05)。结论秦苓液可能通过调节AMPK/iNOS信号途径改善代谢,抑制炎性损伤,减轻尿酸性肾病大鼠的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