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早期疗效的预测指标,为中医补肾治法联合西药治疗AA提供预后参考指标。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等19家医院就诊并采用补肾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6个月有效的126例患者,评价其治疗4个月时的疗效,根据治疗4个月时的疗效评价结果将其分为4个月有效组和4个月无效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性别、疾病分型[包括重型AA(SAA)、非重型AA(NSAA)]、病程、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及基线血象水平[包括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AN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网织红细胞(RET)]、T淋巴细胞及亚群、T-box转录因子(T-bet)、GATA家族转录因子-3(GATA-3)表达水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4个月有效组在20岁≤年龄<40岁及60岁≤年龄<80岁患者占比较高(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疾病分型(SAA/NSAA)、病程、有无合并症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个月有效患者治疗前HGB、WBC、ANC、PLT基线水平明显高于治疗4个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对血小板(PLT)的影响,分析影响PLT的临床因素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等19个分中心的AA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基础治疗,连用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观察患者PLT变化情况,分析PLT较基线值增长且恢复正常、较基线值增长未恢复正常的AA患者的临床因素特征。结果:AA患者接受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4个月后,PLT较基线值增长且恢复正常的有13例,PLT较基线值增长未恢复正常的有66例。对一般资料分析显示,中医证候积分越低,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越容易恢复正常(P<0.05)。对治疗前血常规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红蛋白≥60 g/L时、中性粒细胞数值越高时、网织红细胞比率<0.5%时,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越容易恢复正常(P<0.05)。对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分析显示,CD3+CD19-<60%时,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更容易恢复正常(P<0.05)。结论:当AA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越低、血红蛋白≥60 g/L、中性粒细胞数值越高、网织红细胞比率<0.5%、CD3+CD19-<60%且越低时,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AA患者的PLT更容易增加并恢复正常(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益气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血象升高患者的免疫学特征,以及免疫学指标对血象升高的预测作用,以期为疗效预测、治疗方案调整提供参考。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等19个分中心接受益气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6个月的77例AA患者,按治疗6个月时血象恢复程度[包括血红蛋白(HG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及中性粒细胞计数(ANC)],将患者分为2组,一组血象较基线值增长<50%,另一组较基线值增长≥50%,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免疫学特征。结果 ①与HGB上升<50%组比较,HGB上升≥50%组患者治疗前CD3+ 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更高,且治疗前辅助型T细胞2(Th2)<5%、CD8+≥50%及CD3+ HLA-DR+≥9%的患者占比更高(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CD8+≥50%是HGB升高≥50%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OR)=12.000,95%置信区间(95%CI)2.218,64.928,P<0.01]。②与WBC上升<50%组比较,WBC上升≥50%组治疗前CD3+ HLA-DR+<6%及T-box转录因子(T-bet)≥200%的患者占比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CD3+ HLA-DR+<6%(OR=2.998,95%CI 1.036,8.680,P<0.05)、T-bet≥200%(OR=3.634,95%CI 1.076,12.273,P<0.05)均是WBC升高≥50%的独立影响因素。③与PLT上升<50%组比较,PLT上升≥50%组治疗前Th1、CD3+ HLA-DR+更低,且Th1<12%、CD4+≥6%、CD3+HLA-DR+<5%的患者占比更高(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CD3+ HLA-DR+<5%是PLT升高≥50%的独立影响因素(OR=16.190,95%CI 3.430,76.434,P<0.01)。④与ANC上升<50%组比较,ANC上升≥50%组治疗前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气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在HGB增长快的AA患者中,表现出Th2<5%、CD3+HLA-DR+≥9%,CD8+≥50%的AA患者中更为显著;在WBC增长快的AA患者中,表现出CD3+HLA-DR+<6%和T-bet≥200%;在PLT增长快的AA患者中,表现出Th1<12%、CD4+≥6%,尤其是CD3+HLA-DR+<5%的AA患者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HR-MDS-EB)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及早期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20年8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病房57例HR-MDS-EB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生存时间分为早期死亡组与非早期死亡组,收集并分析患者基本信息、临床特征、专科检查、初诊血常规和实验室检查、中医证候特征等资料,筛选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HR-MDS-EB早期死亡组与非早期死亡组间比较,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初诊血小板计数、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乳酸脱氢酶、邪热炽盛证和大便秘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以上单因素分析结果,提取P<0.05项目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CCI评分对死亡风险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I评分较高是影响HR-MDS-EB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应四时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五脏六腑气血运行各有法度。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中医学称“髓毒劳”,髓为病位脾肾虚损,邪毒内郁为基本病机,虚、毒、瘀三者相互胶结,导致疾病的形成与进展,根据疾病特点,及脏腑与病位之间的整体性与相关性,于扶正中加入血肉有情之品,大补人身精血,使精有所藏;针对毒邪在以毒攻毒基础上加入轻清芳香药物,助疏调气血引邪外出,给邪以出路,共奏解毒祛邪之效,以扶正祛邪,助人体恢复气血调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益气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对血小板的影响,分析影响血小板的临床因素特征。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9月-2021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19个分中心共164例接受益气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6个月的CAA患者,筛选出血小板较入组基线值上升>20×109/L的CAA患者25例,按治疗6个月时血小板恢复程度,分为正常组13例和未正常组12例,分析2组患者临床因素及病例特点。结果 应用益气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CAA,患者年龄<50岁,治疗前血红蛋白(HGB)≥60 g/L、网织红细胞比率(Ret%)≥0.5%、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越高、粒系比例越低、CD3+CD19-<70%、CD3+HLA-DR+≥10%、Th1%越低、GATA3%越低,其血小板更易恢复正常(P<0.05)。结论 年龄、HGB、Ret%、白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计数、粒系比例、CD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非老年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疗效的预测因素,为中医益气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非老年成人AA提供预后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等19家医院并采用益气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的非老年成人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6个月的疗效评价结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分型[非重型再障(NSAA)/重型再障(SAA)]、病程、家族史、合并症、药物过敏史、基线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ANC)、血小板(PLT)及网织红细胞(Ret)]、T淋巴细胞亚群、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T-bet及GATA-3基因指标上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01例非老年成人AA患者,有效组81例,无效组20例。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无药物过敏史患者占比更高(P<0.05);两组患者在身高、体质量、性别、年龄、分型、病程、家族史、合并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患者治疗前ANC、PLT水平更高(P<0.05),有效组ANC≥1.6×109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