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3篇
儿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稳定、无法提纯的未结合胆红素(4Z,15Z-胆红素Ⅸα,简称ZZ)光异构体的校正因子,以便临床对它们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光照前后ZZ光异构体峰面积进行测定,然后通过公式计算校正因子.结果两种主要的光异构体的校正因子分别是4Z,15E-胆红素Ⅸα为1.33±0.01,光红素为1.85±0.02.结论校正因子为临床定量分析ZZ光异构体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抗生素广泛使用的21世纪,化脓性心包炎已经成为了罕见病,其最常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等,根据实际情况亦需考虑结核杆菌[1-3]。肺炎链球菌作为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最常见细菌,始终占据了各个年龄段儿童肺炎的病原菌前列。  相似文献   
3.
4.
项丹  张晨美 《浙江医学》2020,(10):1064-1066,107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中毒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147例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性别、年龄、中毒类型、中毒方式、中毒季节、预后情况、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147例中毒患儿中,男91例(61.9%),女56例(38.1%);1~3岁89例(60.5%),随着年龄增长,中毒比例逐渐下降;中毒种类上农药、杀虫剂中毒93例(63.3%),药物中毒28例(19.0%),食物中毒11例(7.5%),化学品中毒12例(8.2%),一氧化碳中毒3例(2.0%);中毒方式以误服128例(87.1%)为主,其他包括自杀5例(3.4%),误吸3例(2.0%),意外接触8例(5.4%),中毒原因不详3例(2.0%)。中毒季节春季60例(40.8%),夏季46例(31.3%),秋季23例(15.6%),冬季18例(12.2%)。经积极治疗122例(83.0%)患儿治愈出院;3例(2.0%)患儿好转遗留后遗症,需继续行康复治疗;18例(12.2%)患儿自动出院;2例(1.3%)患儿死亡;2例(1.4%)转院继续治疗。中毒患儿住院时间1~23d,中位数5d。不同中毒类型患儿性别、年龄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中毒方式、中毒季节、预后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中毒男孩多于女孩,幼儿期好发。农药、杀虫剂中毒是儿童中毒主要类型,其次为药物中毒。误服是儿童中毒的主要方式,中毒好发于春季。经积极治疗绝大多数中毒患儿预后良好。预防是降低儿童中毒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小儿右颈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致颅脑损伤的高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7月至2015年11月19例严重心肺衰竭患儿行右颈总动脉和右颈内静脉插管,并结扎相应远端血管转ECMO的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7例;年龄1d~13岁,新生儿2例;体重3.7~61.0 kg,平均(22.7±15.2)kg.本组行ECMO前低灌注13例(68.4%),伴有高乳酸血症10例(52.6%),少尿10例(52.6%),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同时ECMO(E-CPR)7例(36.8%),低氧和/或酸中毒16例(84.2%).采用静脉-动脉转流ECMO(VA-ECMO) 18例,静脉-静脉转流ECMO(VV-ECMO)1例.结果 能在1h内建立有效循环并在随后24h内获得明显组织灌注改善17例,不能改善2例.ECMO支持时间65~572 h,平均(172.0±141.0)h.19例中脱机14例(73.7%),存活13例(68.4%),死亡6例(31.6%).发生颅脑损伤4例(21.0%,颅脑损伤组),其中心搏骤停3例(院外心搏骤停史1例,E-CPR 2例),插管困难且不能在24h获得内环境和组织灌注改善2例,ECMO前长时间严重低氧血症1例,最终死亡2例(50.0%).行E-CPR 7例的存活率为71.4%(5/7),病死率为28.6%(2/7);颅脑损伤发生率为28.6%(2/7),明显高于总体平均水平.本组2例新生儿,存活1例为新生儿膈疝,1例为胎粪吸入综合征死于严重溶血、肝衰竭,这2例均无颅脑损伤.存活13例出院后随访时间1个月~6年不等,无颅脑损伤后遗症12例,能正常生活学习,有明显颅脑损伤后遗症1例(7.7%).存活13例中有10例在ECMO撤离后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均提示右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结扎远端血管充盈,血流正常;7例行脑MRI检查,2例行脑部CT检查,发现颅内出血2例.新生儿中存活1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提示双耳正常.结论 ECMO能治疗严重心肺衰竭患儿.预防ECMO所致颅脑损伤的关键在于密切关注EC-MO术前、术中各个相关危险因素,把握ECMO置入时机.对于小儿ECMO颈部血管入路是比较好的选择.结扎颈部血管并不增加颅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陈巧琳  张晨美 《浙江医学》2022,44(9):996-997
川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的血管炎性疾病,冠状动脉病变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但川崎病急性期合并颅内出血十分罕见。本文报道2021年6月3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川崎病合并颅内出血患儿1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供临床医生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9.
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是以微血管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临床特征的综合征,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的疾病,是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尽早准确诊断及治疗,降低死亡率,现对1996年3月至2007年1月我院收治的28例HUS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囊性纤维化病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囊性纤维化病(Cystic Fibrosis of Pancreas)又名粘滞病(Mucovisidosis),以欧美白种人多见,东方黄种人少见,可发生于儿童或成人,是一种威胁人类生命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消化不良及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临床表现易与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